APP下载

美容院化妆品市场亟待规范

2014-04-04李丰梅周乐沈露路长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美容院化妆品卫生

文 李丰梅 周乐 沈露 路长飞

1 北京市海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进美容院做保养,更是成为爱美时尚女性定期必做的功课。与从商场购买化妆品使用不同,在美容院做保养的消费者,往往都认为自己享受到了符合自己生理特征的专属化、精细化服务。但是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很少有消费者注意所用化妆品的具体模样,至于卫生批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质量认证标志、产品说明书等详细信息,更不会去逐一过目。正是消费者的“过分信任”,使得美容院成为假冒伪劣化妆品的重灾区。

美容院化妆品市场存在四大问题

当前部分美容院业主法律意识淡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产品质量安全,使美容院化妆品市场乱象丛生。笔者在日常监督检查及文献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美容院化妆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特殊用途化妆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问题较多,且集中表现在4 个方面。

销售使用无证化妆品我国对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使用和首次进口化妆品实施严格的许可准入制度,对其他类别的化妆品,实施备案登记制度。然而,部分美容院,堂而皇之地使用未经批准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和未完成备案登记的普通化妆品,此外,一些销量不错的国外产品,也成为美容院暴利的重要来源。这些资质不全的产品,往往进货渠道不正规,限量成分超标或含有禁用化学物质,存在质量缺陷。美容院无证化妆品最突出的质量问题是汞超标和菌落总数超标,有些祛斑类化妆品汞含量最高超标4 万倍,菌落总数最高超标85 倍,可能导致过敏性皮炎等严重身体伤害。

自行配制化妆品我国对化妆品生产实行许可制度,其产品在投放市场前,必须按照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进行卫生质量检验。现实中美容院往往自行配制面膜、祛斑水、护肤液等产品,特别是个别连锁美容院,其自制化妆品的数量等同于一家小型生产企业。这种销售自制化妆品的行为涉嫌无证生产。此外,自制化妆品的成分、原料不明,更没有经过毒理、刺激性等试验,质量状况堪忧。有的美容院为达到快速“美容”效果,在自制化妆品中添加药物、激素等违禁成分,更是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因此而引起的各类皮肤病病例报道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虚夸化妆品美容功效由于特殊用途化妆品需向国家化妆品监管部门申报,获得批准后才能上市,花钱且费时,因此,美容院出现了许多貌似普通化妆品,而产品说明书或宣传页中却大肆声称具有特殊功效,其中以宣传美白祛斑、丰胸塑身的产品居多。有些美容院利用花言巧语和不切实际的承诺推销化妆品,甚至一些美容院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虚构夸大美容功效,误导消费者。其后果,轻者诱骗消费者花了钱,不见效,重者对消费者皮肤及健康造成伤害。

标签标识不规范化妆品标签是化妆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的很多美容院里,化妆品标签标识不规范情况比较普遍,主要包括:化妆品外包装上不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限用日期,或标注不清晰;外包装及产品说明中未标注成分列表或只在“商品说明”上简单提到产品的主要成分,注明“主要成分”却使用“保湿因子”、“植物精华”、“天然萃取物”等模糊概念;外包装未准确标明生产商(或进口商)名称、生产地址、生产许可证号或卫生许可证号;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格式不规范或未标示;外包装或使用说明书上标识有适应症、宣传疗效和使用医疗术语;进口产品无中文标识等等。还有一些国产化妆品,利用消费者崇拜洋品牌的心理,冠以外文包装,无中文标识,鱼目混珠,充斥市场,欺骗消费者。

美容院化妆品市场监管体系待完善

监管法规滞后目前,我国涉及化妆品监管方面的法规主要是1989 年由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至今已经超过23 年。《条列》中关于美容院化妆品监管、化妆品风险分析与评估、安全事故处置、广告监管、不合格化妆品召回、检验与检测等许多重要内容都没有涉及,对化妆品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还是23 年前的处罚标准,缺乏力度,给行政监管带来困难。以《条例》为基础制定的一些部门规章,包括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布的《进出口化妆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基本都是上世纪90 年代制定,已与当前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和监管职能调整等新形势不适应,亟待修订更新。

监管体系待完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卫生监督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工作。目前,我国美容院开办所需的“一证一照”,即“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由卫生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管美容院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化妆品质量。由于法规相对滞后、监管职能调整、监管力量不足等诸多原因,美容院成为日常监管相对薄弱的环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侧重产品质量的监管,而对责任主体的监管存在取证难、查处难的客观现实。由于管不了“出生证”,多数美容院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化妆品监管不够重视、不够配合,甚至对监督检查存有抵触情绪。由于美容院经营活动相对私密,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取证较为困难,加上现有法规处罚条款的可操作性不强、且处罚力度较轻,致使美容院常常有恃无恐,违法违规屡犯不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想责令美容院停业整顿,还得依靠卫生、工商等部门协作,政策协调一致有难度,监管难免不会“打折”。总之,现有美容院化妆品的监管体系捉襟见肘,呈现出“无牙老虎”的状态。

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入门门槛低,多数美容院从业者文化水平偏低,很少接受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专业知识欠缺。同时,美容院从业者对国家颁布的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法律意识淡漠。很多美容院从业者不知道我国化妆品有非特殊用途和特殊用途之分,也不知道相关的管理规定;不知道经营过程要执行索票索证及台账管理制度,认为只要有卫生许可证就什么都可以销售;对于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管理规定更是不甚了解。由于法律意识、自律意识的缺乏,美容院从业者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中小美容院成了潜藏不合格化妆品的重灾区。

产品质量标准较低我国化妆品相关标准包括《化妆品卫生标准》、《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原料要求与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等。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产业飞速发展,化妆品的种类、剂型、性能指标、化妆品新原料以及化妆品功效等方面日新月异,原来的化妆品卫生标准已远远跟不上化妆品监管工作新形势的需要,也跟不上国际化妆品市场竞争新格局的变化,原有化妆品标准体系亟待提高。目前我国化妆品禁、限用物质检验方法已不能满足日常监管需求,建立灵敏、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以检测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为化妆品监管提供技术保障,已成为当务之急。此外,在化妆品新原料标准、人体功效性评价标准、动物替代实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亟待颁布新的标准,指导产业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

美容院化妆品监管的建议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美容院化妆品监管的职能,根据研究现对我国美容院化妆品的监管提出如下建议:

修订法律法规2013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了对《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修订工作,修订要充分总结《条例》23 年来的实施效果和管理经验,结合化妆品产业的发展、消费市场的特点和监管理念的更新,其内容应涵盖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风险分析与评估、标签标识和广告、检验与检测、不良反应监测、法律责任等方面,并进行细化、严格的规定。建议借鉴欧盟等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参照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法》,将“化妆品卫生”和“化妆品质量”统一为“化妆品安全”,强化企业责任。建议《条例》增加对美容院监管的内容,如:把美容院的自制化妆品纳入监管范围;规范美容院的化妆品经营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还要及时修订《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配套规章,使得化妆品的质量监管能落到实处。

完善监管监测体系充分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现阶段继续保持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前许可、上市后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但监管的重心要向上市后监督、产品抽验和不良反应监测转移。要强化“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通过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在生产经营全过程建立制度规范。要强化对生产原料把关、委托加工行为的监督管理,扎实推行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制度,加大对美容院等监管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频率和抽验覆盖率,建立完善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要加强化妆品监管队伍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切断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流通渠道,净化市场秩序。

提高质量标准化妆品标准是产品安全的有效判定依据,是监管的重要技术基础。建议对我国的化妆品标准进行梳理,确定我国化妆品标准框架体系,并稳步提高标准。建议优先提高的内容有:及时更新化妆品禁、限用物质清单,并明确检验方法;增加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功效性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制定《化妆品原料规格标准》,企业的自检和政府的抽检都要逐步从成品检测向原料检测扩展。

修订特殊用途化妆品范围色斑、面色暗沉和祛痘是最为普遍的肌肤问题。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快速显效的心理,个别不法厂商在该类化妆品中进行违法添加或夸大宣传。建议扩充特殊用途化妆品目录,将“祛痘、除螨、美白、除皱”等特殊功能化妆品纳入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同时,对普通化妆品伪装成特殊用途化妆品,通过广告和标识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秩序。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目前,美容业从业者具备专业知识、真正持证上岗者为数甚少,社会上缺乏正规的技术培训机构对此类从业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法规要求的培训。鉴于如此现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化妆品法规及安全知识培训,从而不断提高美容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推进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曝光、淘汰违法违规者,自觉维护行业秩序。

猜你喜欢

美容院化妆品卫生
监狱里的美容院
卫生与健康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丰胸不成告美容院
卫生歌
美容后脸刺痛 想要退卡有点难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动物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