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煤化工”兴衰
2014-04-04任浩宁
文/任浩宁/
近日,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通知》应声而落,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煤化工行业的紧缩政策再度袭来,国企央企纷纷以实际行动表明立场,中海油、大唐、国电纷纷撤离煤化工业务,新型煤化工这一“高大上”的项目瞬间被推向舆论的最前沿,央企此举的真实意图和深远影响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激烈探讨。
从表面上来看,煤化工项目被能源巨头剥离出去符合经济规律,项目盈利能力较差、大量投入并不能换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企业为了扭亏为盈、减少损失必然会将该项目剥离出去。之前疯狂上马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热情也降至谷底,企业层面做出怎样的决定完全是由企业管理层来衡量利弊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个层面,煤化工项目并不值得我们给予过多的解读和关注。
然而,煤化工项目的兴衰表明我国在煤化工产业的规划尚不到位,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细则规划并没有同步出台,产业政策也仅仅停留在“扶持”、“鼓励”层面,真正对能源巨头发展有实实在在作用的产业政策尚未颁布。煤化工项目放松、收紧、放松、再收紧,使得企业很难把控国家层面的真实意图,国企央企率先发力该领域更多的是看重政策的指引。一旦政策层面有所收紧,央企必然会集体撤出该领域。
这从侧面表明我国政府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并非企业技术革新、行业环境好转、供求关系影响,扶持政策、导向性政策才是引领行业兴衰的关键要素。新型煤化工行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策层面出台帮扶政策着实可以理解,但政策全面指引行业发展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市场化改革、产业化运作必然要求企业主动发挥最强大的创造力,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只需做好服务性工作即可,政府财政收税、地方经济如果跟煤化工项目关联度太高,则煤制气、煤制油项目的真实作用必然会大打折扣。
同时,国家层面对新型煤化工项目的审批并没有完全放开,获批项目多是国企央企投入重金打造的示范性项目,对于行业未来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运营方式都有很强的指导性。煤炭巨头涉足煤化工项目可以理解为拓展产业链、完善高附加值业务,电力巨头、石化巨头涉足该领域可以解读为受政策鼓舞、利用优势技术,各自对煤化工项目的定位也有所不同。且煤炭巨头对煤化工项目的把控能力相对更强,该领域未来必然会成为其主打业务之一,即便是当下项目的盈利能力没有显现出来,煤炭巨头也丝毫不会有抛弃这一业务的想法;其他巨头则只是将煤化工项目视为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工具,并没有长年植根于煤化工领域的打算,如今断然抛弃更是将其固有想法完全暴露出来。
毋庸置疑,新型煤化工是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煤炭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主要取决于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项目的落实效果,如果巨头企业先行退出该领域、放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则未来行业想要突破恐更加困难。在我国煤炭行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基本上被国企央企掌控,其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业的发展路径,此时国企央企应当主动承担起促进产业发展、支持经济转型的社会责任,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显得过于“小气”。毕竟,国企央企在我国不仅仅是企业。
当前新型煤化工项目的退潮是对之前“热炒”的最佳回应,行业尚未完全兴起之时就已经过多轮的整合,这在客观上是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利,只是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会被浪费掉,而数额不菲、已经“打水漂”的资金是否会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