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文明创新

2014-04-0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明生态

夏 光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编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创新。我们可以把全社会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所进行的一切创新活动称为“生态文明创新”。

生态文明创新的重要性可以从创新对于我国过去三四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所做的贡献来认识。我们都知道,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通过改革释放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巨大潜力,即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包括各级领导者、企业家、公民个人等,都具有极大的热情和机会去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他们进行这种追求的方式就是“创新”——去寻求和创造一切可能的市场机会以增加新的价值。可以说,激发十多亿人口的创新热情是我们能够实现经济崛起战略目标的不二法门。

今天,中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新的国家战略目标,那么根本途径还是“创新”——让千百万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力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迸发出来,去创造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生态文明群体:中华民族。这种生态文明创新过程,一方面减弱和纠正上述经济发展创新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压力,另一方面将创造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新制度。

生态文明创新同样包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大的方面,前者主要是在微观层面发生,后者主要在宏观方面进行,二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且都取得了现实的、积极的进展。

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主要是通过改善人与自然的技术关系来形成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现实中我们已经看到,为了应对国家提出的绿色、低碳、环保的要求,很多企业已经研发和生产了诸如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无公害食品、节能降耗机械设备、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等成千上万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显示了新型绿色产业的强大前景。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主要是通过改善人与人的关系来促进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压力。目前这方面也在快速推进:新的环保法规标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绿色金融激励措施等都在源源不断出台,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更是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系统的部署,反映了我们建设一个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坚定态度。

我们对生态文明创新的信心来自于对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能力的自信。中华文化的本质是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的,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见贤思齐、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有十多亿颗聪慧明智的脑袋,一旦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成为全民意志和国家战略,则创新所迸发出来的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能量,将会如同创新对经济崛起产生的能量一样,令世人惊异。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文明生态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