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大矛盾,促进氯碱行业健康发展
2014-04-04文/郁红/
文/郁 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发展新阶段标志之一,就是传统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过去34年达到9.8%的高增长,它是三高换一高,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换来34年9.8%的高增长。大量消耗能源,透支资源,破坏环境,这是以往实现增长的前提条件。目前中国氯碱行业的现状似乎是对以上观点的一个诠释。深化改革,促进氯碱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要深化改革,就必须正视并解决氯碱行业目前存在的产能过剩、安全环境压力大、技术落后等三大矛盾。
首先是过剩问题严重。2014 年上半年氯碱企业由于行业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低迷,氯碱产品价格继续走低,氯碱企业面临着比去年更为复杂、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前3个月,国内烧碱累计产量为781万吨,聚氯乙烯累计产量为39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2%。随着产能的增长,今年下半年,烧碱和聚氯乙烯市场将延续较为低迷的运行态势。加之能源、环保等政策的进一步收紧,氯碱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不容乐观。
据了解,国家已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设置了高压线。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中旬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时完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各项任务。产能过剩行业违规项目的清理整顿结果,将作为严格实施各项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通知要求,要限期上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项目清理整顿方案。违规项目的清理整顿结果,将作为严格实施各项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未予认定的在建违规项目,一律不得续建,并停止土地供应和融资支持,由地方政府自行妥善处理;对隐瞒不报的在建违规项目,按《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严肃处理;对不予备案的建成违规项目,实施更加严格的差别化和惩罚性电价、水价,不再换发生产许可证,金融机构停止发放贷款,促使其逐步退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
随着国家在产业发展、优化结构、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为企业进一步优化工艺降耗增效、提高装备运行水平、充分了解国内外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石化联合会提出,全行业全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将采取四项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利用市场机制,关闭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典型示范企业,今年底要评出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以代表行业发展方向。四措并举,将使全行业转型升级能有所突破,希望氯碱企业能率先走出转型升级的新路,走在全行业之前。目前,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受工信部和财政部委托正式编写修订《氯碱行业准入条件》,同时承担了国家安监总局委托的《烧碱行业安全准入条件》编写工作,发布后也将助推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其次是安全环境压力大。目前氯碱行业市场疲软,碱氯齐低,电石法PVC行业供需矛盾加剧;但针对行业的环保政策却在升级,无论是新《环保法》即将实施,还是《氯碱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95)的修订,抑或碳税征收和环保财税新政,都极大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进程。如何在市场和环保政策的夹逢中生存下去,成为氯碱行业和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导致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屡屡升级,令氯碱行业倍感压力。氯碱行业的环保压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国外层面主要是公约的制约,包括《蒙特利尔公约》、《POPs公约》以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等均涉及到氯碱行业,尤其是电石法聚氯乙烯(PVC)行业全面淘汰高汞触媒已经进入倒计时,使行业履约压力陡增。
中国是一个缺油、富煤的国家,所以电石法PVC行业必须保留,而且要有一段存续的过程。因此,履约的唯一措施只能是减汞,包括加强汞污染治理和尽量采用低汞触媒。削汞是当前行业最紧迫的任务。来自国内层面的环保压力主要是涉及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要求不断提高而且更加严格,此外还涉及国家在环保领域所开展的一些重点工作。例如,环保部正在组织对《氯碱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95)的修订工作,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在重点工作方面,电石法PVC汞污染防治是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开展化学品管理,即对化学品要按照环境风险加以管理、识别、评估、风险防范;另外环保财税新政,如即将开征碳税、排污费改成排放税以及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等,都会对氯碱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还有一大批环保的法律、法规、政策都在制订和陆续出台。如新《环保法》正在修改,一些环保政策正在出台,如环保税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些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可能对氯碱行业的经济运行产生一些影响。
目前《氯碱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95)正在修订,修订后的指标肯定比原来严格得多,总体思路是用严格的指标促进落后企业的淘汰。另外,即将实施的新《环保法》也有几个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提高了违法成本。一些企业以前不太当回事的行为都已被列入到拘留的处罚中,如没有环评、用暗管排污、违造和瞒报数据、不配合监管等违法主体都会被拘留;违法处罚的手段更多,包括行政拘留、引咎辞职、区域限批等强制处罚手段,都纳入到了新《环保法》的处罚体系中。
可喜的是,很多氯碱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化压力为机遇,实现产业升级,氯碱行业最终才有出路。据了解,新疆天业集团在低汞触媒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企业的低汞触媒用得效果非常好,汞消耗比用高汞触媒时大为减少。虽然汞污染防治对电石法PVC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每个企业如果真正行动起来,运用新技术,汞污染防治还可能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他们现在正在建立电石法PVC汞资源封闭式高效循环系统,实现废触媒的回收再利用。一旦这个循环建立起来,汞资源在装置内部充分循环利用,经济效益会进一步放大。而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搬迁改造之机,积极调整产品工艺路线,改变原料结构,引进英力士公司的PVC和VCM专利技术,以乙烯法PVC取代了电石法PVC,彻底实现了减汞的目标。
再次,实现技术进步,成为氯碱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无论是控制过快的产能,还是防治环境污染,离不开技术进步作为支撑。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氯碱生产国和消费国,行业总体竞争力不断提高,国内自主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装置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目前,我国已成为除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外能够自行制造烧碱、聚氯乙烯大型核心设备离子膜电解槽以及100立方米以上聚合釜和离子膜的国家,聚氯乙烯生产过程废弃物治理、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电石法聚氯乙烯向大型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今年8月,乙炔和二氯乙烷无汞催化合成氯乙烯新工艺20万吨/年设计方案德州实华通过鉴定。针对全球禁汞大环境下我国PVC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我国汞资源枯竭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甲醇制烯烃(MTO/MTP)迅速发展的态势,开发以乙炔和乙烯或二氯乙烷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无汞催化新工艺路线,对PVC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科易工(厦门)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组成“产学研设”的联合开发团队,合作开发乙炔和二氯乙烷无汞催化合成氯乙烯新工艺。专家认为,该技术吨聚氯乙烯电石耗量下降50%,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对原料电石的依赖,综合能耗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采用非汞触媒完全消除汞污染,解决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这一世界难题。
但总体来看,产品通用牌号多、同质化严重,说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氯碱行业生存困难的根源,行业发展中促进技术进步、技术交流的任务远没有完成。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今年将从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研究应对措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做好行业政策研究,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好行业市场战略研究,强化贸易救济措施;加强行业技术交流,促进氯碱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努力实现我国由氯碱大国向氯碱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