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公共考古论坛召开

2014-04-04郜媛媛

大众考古 2014年4期
关键词:考古学考古委员会

2014年4月1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公共考古论坛”在成都圆满召开。

会议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二、公共考古论坛:聚焦四川考古;三、公共考古座谈会。

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研究员致开幕词。他指出,2014年考古学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上通过了建立一系列考古分支学科专业委员会的决议,其中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是第一个成立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众对考古的兴趣日益浓厚,考古由20年前的“冷门”变成社会关注的“焦点”。委员会的成立,是考古学界顺应时代发展和民众需求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将被载入中国考古学的史册。

随后由王巍宣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并一一颁发证书。主任:王仁湘;常务副主任:刘国祥;副主任:徐天进、高大伦、高蒙河、贺云翱、张自成、闫向东、曹兵武、汪永基、王新建、杨雪梅、李韵。

公共考古主要涉及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的作用及影响等方面。1972年,“公共考古学”一词在考古学家查尔斯·麦吉姆西(Charles R.Mc Gimsey)《公共考古学》一书中首次被使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在会议上说,小众的考古学家一起来探讨如何面向大众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何为考古?”是一个不断持续的命题,考古人对于考古的理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共考古也属于“何为考古?”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会引出许多新鲜的问题。考古学家在揭露重大发现的同时,自身也承担者相应的责任,关注历史的现代人并不只有我们这些屈指可数的考古人,大众都有关注历史的权力,考古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前往古代探访信息的使者。使者要有自己的担当,要为现代与未来社会服务,应当将考古当作公共的事业,公共考古应当作为我们研究的重要目标。

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

王巍研究员致开幕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刘国祥研究员表示,中国的公共考古首倡于苏秉琦先生,他在1950年首次提出考古是人民的事业,同时提到考古学应具有为文化建设服务的“普及任务”。刘国祥说,中国公共考古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考古以普及考古知识为主,考古学者撰写科普读物、传播考古知识;进入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的大众化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新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学与大众——考古知识的普及问题”等会议的召开,考古学界初步达成“全面结束孤芳自赏、建立公共考古学”的共识。

《大众考古》总编辑兼主编、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也指出,我们的文化遗产有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功能、社会建设功能,应将考古与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公众考古不仅仅是宣传工作,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郜媛媛)

猜你喜欢

考古学考古委员会
考古学未来的威胁与挑战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考古”测一测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翁文灏与中国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