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新题型解析
2014-04-04■赵琳
■赵 琳
公务员面试除了传统的结构化题型之外,也出现过一些形式新颖、亮人眼球的题型,考生们要在备考期间对各类新题型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应对考场上的不时之需。
编故事题
编故事题主要是,围绕题中给出的一句特定话语,或几个有内在关联的词语发挥想象,编出有一定情节和意义的故事,要求主题明确,语言通顺明了。
这类试题近年来呈日渐丰富的趋势,不仅局限于给定词语和句子的形式,还出现了让考生自己说出几个成语编故事的形式,例如:“请想出四个成语、俗语编个故事。”这种题型在给考生更大的空间的同时,也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故事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具备“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大多数的编故事开头基本遵循这一点来进行。由此,我们要根据编说故事给定内容所涉及的要素,对其进行分类分析。
第一类为人物类,即给定句子中出现了故事人物或人物的介绍,如性格、经历等。一般按照“人物—事件、矛盾—问题的解决—结局”的结构进行编说。
第二类为背景类,即以描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自然风景及社会环境等作为故事开头。可按照“背景—人物—事件、困难或者矛盾—问题的解决—结局”的结构进行编说。
第三类为情节类,即故事开篇就进入故事的发生状态,以人物的某种行为开始。一般按照“情节—人物—矛盾冲突(形成、高潮)—结局”的结构进行编说。例题:请你以“一个小男孩很穷”开头,编一个小故事。
解题技巧上,首先故事要合理。故事首先是符合伦理道德、主流意识形态;其次是语言运用正确;最后是故事情节要合乎情理。
同时,故事性要强,即必须具备故事的基本要素。一篇故事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没有这些要素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故事,只能是造句。这一点是起步分,非常重要。
尽量将题目所给的词或句子当成关键词或关键句。如果不能做到,也别强求,但一定要全部用上,这是最低要求。
除了故事的基本六要素外,主题、情节、情感要素也至关重要。首先是主题,编故事的质量和水平都取决于此,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其次可以穿插情感要素,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情感要素很容易把握的。最后才是情节,高手在回答题目时,除了要保证不出差错外,还想办法“出彩”,这样才会更容易得高分。
另外,切忌评论成分过重。故事不允许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不允许作者在故事中对人物或者事件大加评论,故事应该着力于你口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而不是在说什么、想什么,始终要注意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
发散想象题
公务员经常面对复杂的场景和突发状况,需要突破程式化的思维模式和工作套路,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能动性。这就要求公务员具备很好的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词语发散想象。此种发散想象题以一两个单音节字词或者简单短语为出发点,要求考生就此展开联想。例如:对于“算盘”,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在公务员工作中你能联想到的词汇。
画面发散理解。此种发散想象题通常运用夸张、变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通过漫画或者文字描述一种场景,描绘一种具有深刻含义的意象供考生发挥。例如:两个圆,大小相同,相互分离。请问你会想到什么?
故事发散启示。此类试题与综合分析类试题有些相似,但通常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得出更加富有新意的答案。故事发散启示题首先以一个小故事为材料,通常为蕴含丰富哲理的简短寓言,考生需根据故事主旨进行发散想象,最好能在传统理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例如:有一种竹子,起初5年的时候没什么变化,到第六年的时候每天以60厘米的速度疯长,一直长到30米。起初的5年它是在积蓄能量,根系一直往下长。对于这个你有什么想法?
社会现象发散思考。社会现象发散思考题采用描述社会热点现象的方式命题,需要考生据此表明自己的观点,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考生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进行分析。
发散想象类试题鼓励创新,其变通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等方法,使思维沿着不同的维度和方向发散,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考生可将自己了解的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实现知识结构的跨域联通、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充分融合,从而开拓思路,得出合理而新颖的答案。
发散想象类试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和答题套路,考生需要破除“绝对”、“唯一”等僵化意识,变僵化的套路为灵活的创意,习惯应试教育答题规律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但同时也要避免极端的好恶与偏激的观点,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漫无边际的都不是科学的发散,要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提出的观点要言之有据、答之成理,同时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联系起来,充分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
发散想象类试题提倡考生对信息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加工。在各种结构化面试试题陷入套路化的桎梏之中时,发散想象类试题鲜明的个性特征无疑是一股清新的空气,令考官眼前一亮。
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职位特点、报考地区、过往经历、兴趣爱好等,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觉得你不仅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考生若能融入真情实感,将题目信息情感化,赋予感情色彩,会大大提高思维发散的速度,增强思维发散的效果,使答案惊艳出彩。
情境对话题
情境对话类试题要求考生进入指定工作场景,完成指定任务,考官通过考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分析评价考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衡量考生的素质。
与单纯口述方式的面试形式相比,情境模拟对话更加形象、生动,也更灵活,能更真实地测查出考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情境模拟对话类试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讲话类。在题目设定的特殊场景下,考生需要把自己当成题目中的人物角色,在现场进行讲话。例如:你是甲校校长,到乙校开家长会,乙校校长要你作为家长代表发言。请现场模拟一下。
日常工作类。这类情境模拟对话题很容易和情景应变类题目混淆,只是它更强调现场性和互动性,让考生身临其境,现场解决或说明问题。
例如:现在很多人在街头进行街头绘画或者临摹世界名画,同时在人行通道演奏乐器,精湛的技艺经常引起人们的围观。这种现象引起了交通堵塞,你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你将会如何劝阻,请现场模拟。
人际关系类。这类情境模拟对话题很常见,通常是假设考官为领导,或者考官为同事,考生要在特定情境下与考官对话,解决问题。
例如:你平时的工作很繁忙,而且最近也经常睡懒觉,领导经常来电提醒,于是把领导的铃声设成《鬼子进村》,这样能督促自己不睡懒觉,这事让领导知道了,领导不高兴,现在考官是领导,你怎么和领导说?
情境模拟对话题解题时,定位是关键。考生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角色适应度,进入角色,以拟定的身份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做才能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以便恰当运用现场语言,充分运用现场资源,顺利完成任务。
在回答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对话对象,其语言的特点也是各异的,在情境模拟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沟通的技巧性。特别要注重肢体语言。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可以适当加入肢体语言,特别是眼神交流。这样可以让你显得更加投入,形象更加逼真。
情境模拟对话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组织管理或者情景处理题目基础上的,往往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考生可以考虑运用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来解答情境模拟对话类题目。
另外,考生在遇到情境模拟对话类试题时,不能仅限于简单地演示平常工作中的方法,而应对事务进行灵活处理,以平时的经验为基础,根据情境模拟中的条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这种突破常规的做法和勇气,往往会给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