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的改造是有边界的
2014-04-04杨雪冬
最近媒体上的热点之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风格的讨论。这说明全社会都已经注意到新一届领导人给中国政治话语带来的变化。清新、朴实、直接的讲话风格,增强了讲话内容的传播力,改变了官方话语的程式化形象,缩小了与社会话语之间的距离。这种变化,的确反映了中国政治主动求变的创新精神。
政治话语向社会话语的贴近,也是有边界的。政治话语的边界,其根本就是话语表达的环境,通常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
首先是场合,话语表达时的时间和空间。政治话语是有时代特征和空间归属的。同样的话语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截然相反的效果。现在通常有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将上级领导针对某些重大问题的内部讲话,不仅原封不动,甚至添油加醋地运用于大众宣传之中,貌似贯彻了上级精神,但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另一种是将本来属于学术领域讨论的话题,放在政治话语之中,虽然有定纷止争的效果,但放大了学术争论的影响,干扰了学术领域的规则和秩序。
其次是身份,表达者的身份和对象的身份。双方身份类似或者相同,有助于减少误解,产生共鸣;反之,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而随着对象身份的多样化,这种可能性越来越高。一些官员往往不考虑对象的知识和感受,只顾自己表达的便利,将内部讨论或者行政命令的方式用于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在一些敏感话题上把握不好尺度,引发误解。也有一些官员自认为放下身段,用一些俗话俚语,虽然理是那个理,但全然没有了严肃性。
第三是概念和范畴,这是政治话语的精髓。概念的除旧布新是话语发展的必然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话语的概念、范畴以及表述方式经历了重大的调整,一些曾经流行的概念和范畴或者退出了官方的文本,或者被划定在学术领域,但都远离了日常生活,成为过去时代的标志。同时,经济社会变化中产生的一些新词汇、新说法也被吸收到政治话语之中,增强了表达的鲜活性和亲近感。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不能把握好概念除旧布新的尺度,就会在社会中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混乱。比如有的人将一些长期不用的概念拿出去,用来分析当今社会,不顾及社会公众对这些概念的历史情感;有的人将一些网络用语照搬到官方文件之中,不考虑这些网络用语与日常生活中的粗俗用语的联系,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改善政治话语须从领导人开始。习近平令人耳目一新的讲话风格,为中国政治话语的改进树立了榜样。各级官员,尤其是一些理论工作者,作为政治话语的具体表达者,不是简单地模仿领导人的讲话风格,而应该把握这种风格变化、话语表述背后所蕴含的意旨和精神,要根据场合、对象来运用概念和范畴,把个人魅力与话语的说服力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最大化地提高政治话语的传播力。惟其如此,才能使中国的政治话语改造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