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4-04-03吕晓冰姜军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学阶段创新能力意识

吕晓冰 姜军辉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而高中时期是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就现状而言,中国的高中生应试能力较强,但相对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差。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其意义不言自明。

高中生创新意识能力培养策略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也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要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基础和氛围,就要从基础入手,通过有效可行途径来培养和发展我国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江泽民同志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努力构建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培育机制、激励机制和自我完善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重视和支持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我国学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效益。在中学阶段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探索在中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多去研究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途径。

一、影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因素

1.创新是人类对以往知识经验的有利变革。在人类竞争中起重要作用。在高中的学习中,高强度地为学生灌输考试标准化答案的教学方法,极易让学生形成定势的思维习惯。教师授课方式常缺乏互动和民主气氛,以灌输为目的,虽有启发也是为了灌输——这种做法严重地打消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形成。学生学习方式以单纯记忆为主,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满堂灌,必须通过题海战术才能适应应试考试的需要。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受到压抑。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听话”与“会考试”是评价学生的普遍意识,这种教育体制虽也能培养出人才,但却不能适应创新大潮之下的国际竞争环境。

2.从具体社会环境看,我们认为经济基础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社会条件和物质利益的因素。人是社会动物,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单纯地解释为个体的活动,而是与其所生活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空间时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个人的活动也反映着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活动的意义,受到内在和外在的社会规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约束、激励和推动,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交互影响。

3.从主观上讲现阶段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许多学生给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往往仅满足于考上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激发。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缺乏创新兴趣。当代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而变化,对创新感兴趣的不多,更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重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确立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先要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要从“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要从“对教育平等”的错误理解中摆脱出来,承认差异,发展差异,鼓励竞争,鼓励冒尖,不求全才,允许偏才、奇才、怪才的生存与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只是跟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就是这样一种因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学会与人相处、关心他人。其次,是要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学会在一个有竞争的集体中进行工作,学会在与人合作中进行创造。

三、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策略

1.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们以往对创新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认为培养创新能力只是对部分优秀学生而言,这是将创新与创造的概念相混淆而产生的错误认识。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因此,中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注意开发每个学生创新的潜能。教师只有珍惜学生创新的巨大潜能,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到创新是自己能做到的能做好的事情,使创新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动力。

2.加强制度建设,改革管理体制,增进激励机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科技活动有章可循。并且将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师评比的一个指标。每年对结题项目进行盘点,表彰奖励优秀项目组成员、指导教师、管理教师,推荐优秀项目成果申报各级各类奖励,并且将这些成绩与绩效工资相结合,认可科技教师的劳动,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为学生构建新平台,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需要自我表现的空间,而中学生尤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实践操作的空间,为学生构建新平台,让他们在操作中,演示、实验中掌握内容,学到新知识,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4.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家庭环境很重要。陶行知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创造之中,当然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在点滴的生活中唤起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产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发挥联想。并且要尊重孩子对人生的选择和志向,尊重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评价,这对孩子的自由发展,创造性发展,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对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富裕繁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大、中、小幼相衔接,家庭、学校、社会相配,科技创新教育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总而言之,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两个主要的途径,一是以保护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目的,改革教育机制、改革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改善人力资源环境,去除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解决消极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问题。二是积极探索有策略、有计划地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先进理论。

猜你喜欢

中学阶段创新能力意识
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以中学阶段为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中学阶段有限集元素数目运算的有效拓展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