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简·爱》解读

2014-04-03庞中兰

关键词:简·爱罗切斯特男权

庞中兰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简·爱》解读

庞中兰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简·爱》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权主义热潮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部极具女性主义色彩的名著。《简·爱》中女性主义思想不仅集中体现在反抗男权社会的女主人公行为上,而且作品的语言叙述也处处彰显女性意识,从而使得《简·爱》成为诠释女性主义思想的文学经典。

女性主义;《简·爱》;女权意识

一、关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作“女权主义”、“女权运动”,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女性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争取投票权、教育权、工作平等权、薪资平等权、孕妇留职权、生育权、堕胎权等,消除性别歧视、家庭暴力、性骚扰与性暴力等不公平待遇,从而为女性争取应有的权利。它的产生有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前提,即女性在经济、政治、文化、认知乃至家庭等各个领域处于一个与男性相比极其不平等的地位,对于这种社会现象,一些进步人士开始了“女性主义”的抗争。从19世纪到现在,共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其目的主要是争取平等的财产权、教育权和选举权,争取法律地位上的性别平等,主要争取政治权利;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女权主义者发现男女不平等现象不仅仅只是存在于社会政治领域,而是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因此“女性主义”抗争不能只是拘泥于追求性别平等,更要从性别差异上来强调女性的独特性。

事实上,早在1792年,英国妇女M.沃斯通克拉夫特就发表了《女权辩护》,论证女人的理性能力,因而应该具有男性同等的权利、尤其是同等教育的权利,向男性权威公开挑战,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简·爱》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出现的。

《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三姐妹作家之一。幼年时家境十分贫寒,曾经在一所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毕业后当过家庭教师。代表作《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的人生道路也与作者颇为相似”,[1]可以说简·爱就是夏洛蒂本人的缩影,她将自己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寄托在简·爱身上。女主人公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宿在舅母家受尽折磨。长大后去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认识主人罗切斯特并被他的优雅和博学吸引,于是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而与之相爱。在教堂结婚时,有人指出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所以他们无法正式结婚,简·爱忍痛离开了罗切斯特。最后简·爱在冥冥中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呼唤,无法抵制思念,再次回到已经失去健康和财富的罗切斯特身边,这时罗切斯特的疯妻已在一场大火中丧生,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可以合法地幸福结合。

带有自传色彩的《简·爱》不仅塑造了一个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反抗男权社会的女主人公形象,而且也承载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二、反抗男权的女主人公形象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突出地表现在她的反抗精神。“简·爱具有的反抗精神,使得简·爱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也使得简·爱成为后世妇女们的榜样。”[2]

简·爱对男权社会的反抗精神,首先体现在她对表兄约翰的反抗上,表现在对传统专制的家庭的叛逆上。简·爱由于父母去世而寄居在舅舅家,深刻体会了寄人篱下的悲凉和苦楚,特别是在舅舅去世之后,更是受尽舅妈和表兄约翰的歧视与虐待,面对约翰的专横和暴虐,简·爱的反抗意识逐渐清醒,她不甘心自己总是被折磨、被歧视、被压迫,她在心底不断愤怒地呐喊:“不公平!——不公平啊!”她不惧强权暴力、英勇无畏的谴责约翰:“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甚至和比自己强壮得多的约翰厮打,只为了得到人权自由和公平对待。

其次,简·爱对男权社会的反抗精神,还体现在面对寄宿学校老师恶毒的谩骂毒打和同学的冷嘲热讽,她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变得更加桀骜不驯和不卑不亢。面对无缘无故的责罚,她会为自己申辩:“先生,我并不以为只因为你比我大,或是因为你比我多懂些世道,你就有权利命令我”。她还会为自己受到惩罚的朋友鸣不平:“要是换了你,我就讨厌他。我就会反抗。他要是用教鞭打我,我就会从他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面对社会不公平,简·爱的反抗虽然微不足道,甚至会给她带来更多的麻烦,但是,这种精神却是女性的觉醒和自我尊严维护的体现。

再次,简·爱对男权主义社会的反抗还体现在择偶和爱情观上。在她看来,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平等的,爱情也一样。简·爱喜欢罗切斯特,并不因为自身地位家庭卑微而胆怯,并不因为经济局促而丧失独立与自尊,恰恰是在与罗切斯特的交往中始终要求平等的爱,独立自由的爱。当后来她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被欺骗的简·爱为了自己的原则和尊严愤然离去,“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离开罗切斯特的理由,也是她对男权社会对女性不公平的反抗。后来,知识渊博的传教士圣约翰收留困顿中的简·爱,并向她求婚。但圣约翰不会享受生活,更不明白爱情的意义,他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是用在工作上。聪明理性的简·爱明白圣约翰对她的感情并不是爱情,而是因为自己符合他心目中妻子的标准,能够成为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圣约翰珍爱她“犹如士兵珍爱一件好武器”,这与她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爱,不愿成为男人附属品的理念完全相悖,更主要的是她知道自己并不爱圣约翰,因此她断然拒绝了他。在爱情的选择上,简·爱是理性的、果断的、独立的、自主的。

此外,简·爱的反抗精神还表现出明确的经济独立意识。面对罗切斯特优越的经济条件,她认为自己要有一点点独立财产,直白地告诉罗切斯特,“我还要继续做阿黛勒的老师,自己挣吃挣住,外加一年30镑的薪水。我的衣裳也要靠自己的钱来添置。”就连结婚衣服都是自己买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她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确保了经济上的独立,打破了传统女性只有出嫁才能生存的思想观念。”[3]这种经济独立的意识,对于现代女性仍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最后,简·爱的反抗精神还体现在她自身散发的一种来自底层女性的先锋意识:面对严酷的生活现实,无论女性角色如何变换,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平庸,不媚俗,不屈服于任何压力,坚定地维护个体的尊严,坚定地追求心中的自由、理想和平等的爱。《简·爱》为我们提供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敢于斗争、敢于实现理想的底层女性新形象,也成为当时底层女性的精神楷模。作品中简·爱的这种独特的女性精神魅力也是被罗切斯特、圣约翰等男子瞩目甚至倾慕的重要因素。女性的独特性、个性、独立,既是简·爱存在的个体价值所在,也是反抗男权彰显女性社会价值的利器。

三、彰显女性意识的语言叙述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作为“人”的话语权的表现方式之一。女权主义者们曾经喊出“女性必须要获得语言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要从语言入手”[4]的口号。女性主义者“旨在让语言成为为妇女说话的政治活动”。《简·爱》在遣词造句中也体现着女性主义色彩。

首先,自叙传的作品传递出女性特有的情感主体意识,女性细腻的心理独白与女权主义思想结合。试看《简·爱》中关于主人公简·爱在反抗了她的堂兄约翰所作出的独裁决定之后的内心独白:

原文:"I was conscious that a moment's mutiny has already rendered me liable to strange penalties and like any other rebel slave,I felt resolved,in my desperation,to go all length."

译文:“我意识到,片刻的反抗已经难免会给我招来异想天开的惩罚,于是我像任何一个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下了个决心,要反抗到底。”

通过上文不难看出,作者夏洛特作为一个女权主义作家,其笔下的简·爱要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活,是一个下决心反抗男权的女性形象。尤其“反抗”和“反抗到底”这些正面词语都成功地传达出作者对简·爱反抗男权社会行为的认可和支持,也传递出了简·爱的勇敢和坚定。这也是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延展女性的话语权,让语言为女性说话的理论主张的文学阐释。

其次,女主人公平等自由理念与现实不公的二元对立,在语言上以对话的方式、激情宣泄的语言叙述方式来表现,这是作品又一女性意识的体现,也与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融为一体。例如:当地位卑微的简·爱爱上具有优雅风度和渊博知识的罗切斯特而被所有人质疑和嘲笑,甚至被自己所爱的人轻视时,她对罗切斯特说出那段经典对白:

“Do you think,because I am poor,obscure,plain,and little,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You think wrong! I have as much soul as you,--and full as much heart! And 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some beauty and much wealth,I should have made it as hard for you to leave me,as it is now for me to leave you.I am not talking to you now through the medium of custom,conventionalities,nor even of mortal flesh;it is my spirit that addresses your spirit;just as if both had passed through the grave,and we stood at God's feet,equal,--as we are!(你以为我贫穷、卑微、普通、渺小,就没有灵魂没有感情了吗?你想错了!我和你一样有灵魂,一样多的感情。如果上帝赋予我美貌和财富,我一定要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我不在用世俗老套的东西跟你说话,也不是用我的肉体跟你说话,是我的灵魂在向你的灵魂呼唤,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同样站在上帝面前,就像现在的我们!)”这段表白,让我们知道简·爱的爱情不是以肉体、财富、美貌、地位等为基础,而是以平等自由、灵魂之爱为前提,这是真正的女性觉醒的爱情宣言,是女性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再看一例:当里德舅妈把她推出家门时,简·爱愤怒地直言:“我宣布我不爱你……我决不愿意再叫你舅妈了,我长大成人的时候,决不愿意来看你,我要说你用悲惨的残酷对待我”。

爱,爱得细腻而独立,恨,恨得彻底而绝决!这就是简·爱,敢爱敢恨,与任何强加给女性不公平的现实生活中的事和人进行抗争,保持独立和自尊。

最后,作品整体上的语言叙述给人以平缓温和的感觉,娓娓道来,这与女性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爱融为一体,也与女主人公简·爱的善良相吻合,也与整部小说大团圆结局相协调。

综上所述,《简·爱》中女性主义思想不仅集中体现在反抗男权社会的女主人公行为上,而且也体现在彰显女性意识的语言叙述上,从而使得《简·爱》成为诠释女性主义思想的文学经典。

[1]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4):10.

[2]龚 轶.浅析简·爱的反抗精神及其时代意义[J].九江学院学报,2010(02):91.

[3]张秀文.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简·爱》[J].名作欣赏,2013(23):102.

[4]李秀梅,孙 佳.女性主义翻译观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三重解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11):145.

The Appreciation of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PANG Zhong-l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Jane Eyre is a classical literary work written in the context of feminism starting in the mid-19th century.The feminism was demonstrated not only through the heroine’s action against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but also through her language,thus making it a remarkable feminist masterpiece.

feminist;Jane Eyre;feminist consciousness

I106.4

A

1674-0882(2014)05-0045-03

2014-08-05

庞中兰(1972-),女,山西大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语篇研究。

〔责任编辑 郭剑卿〕

猜你喜欢

简·爱罗切斯特男权
Myth and Mechas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简?爱》不简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