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化水与调水的比较

2014-04-03曲春慧郭志斌高立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权调水水价

曲春慧,郭志斌,高立文

(1.黑龙江农垦海实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46;2.黑龙江省巨浪牧场水务局,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31)

淡化水与调水的比较

曲春慧1,2,郭志斌2,高立文1

(1.黑龙江农垦海实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46;2.黑龙江省巨浪牧场水务局,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31)

本应广泛宣传的中国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却因2013年底国家主席习近平批示中“水质稳定达标”的要求,使海内外开始关注这次远距离调来水的水质、水价和水权如何补偿等问题。而与调水相比,海水淡化优点较多,致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无法开工。

淡化水、调水、水质、水价、水权

简单地说,南水北调就是把水量相对丰沛,年均入海淡水量约达1万亿m3的长江水,通过东、中、西3个调水工程,引到年均入海量极少的黄河流域末端,而从解决黄河下游及其以北的京津冀地区极度缺水难题[1]。

但由于长江入海口的水质极差,使东线调水水质无法保证,中、西线因水量不稳和水权补偿等问题,加之1 000 km以上的调水、尤其是十几级提水带来的高水价,使恰巧处在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地方政府,纷纷开始建设海水淡化,连北京都将在2 a后吃上270 km外的渤海淡化海水。因此,减少调水量,增加淡化水,已成为未来解决京津冀地区缺水的趋势。

1 水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先行通水,是由于利用了江苏已建的调水工程及大运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较少。但输水线路长达1 000多km,而通过十几级提水到达德州、天津的长江水水质的具体级别却无定论。

据《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长江入海口的水质极差。但距离入海口300 km的《2012年扬州市年度环境质量公报》说:南水北调东线扬州段水质达标率为100%。

环保部门没用国际通用的具体水质级别,而尽量用形容词含混公布的这组水质数据,目的似乎是说:传统的上海经济区,排污严重;新兴的中西部经济领头羊重庆、武汉和长三角的南京等,排污达标。致使6 000多km的长江,在入海前的300 km,水质发生了从达标到极差的陡变。

与所有调水工程一样,南水北调也是要求要确保3类水以上。但环保部门的数据,使京津冀地区深表怀疑,这是该地区开始大规模建设淡化水的原因。

国家领导人对南水北调水质的要求,正在使受水地区认为:高成本调到北方的长江水质量极差。因此,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的东线刚一通水,即面临被受水地区拒绝的危险[2]。

2 水量

建设调水工程必须确保的另一个要素,即是水量。但该工程的水量,既面临着中、西线要求补偿水权的压力,还面临着中、西线确实存在水量的不足,加之气候因素,使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只有东线能确保水量,但因水质存疑而备受指责,面临拒收的危险。

2.1 尚无明确的水权

从水利部前部长汪恕诚提出以“水权制度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今已10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水权制度在中国还仅停留在概念,实际操作的也仅有浙江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

由于水权这个准物权到了中国后,尚受制于各利益集团的抵制。所以,实践中行政权力主导调水,成为普遍现象。但在网络社会,由于利益受损的地方政府有了很多利用民意去抵制调水的操控手段,如四川、湖北等省份的民间反调水,进一步加大了中、西线调水工程的难度。在水权尚无立法的情况下,导致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难度极大。

因此,在目前尚未按照汪恕诚呼吁的水权理论,给“南水”调出省份必要补偿,甚至调出省份自己都缺水的情况下,导致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建设中困难重重,西线至今不能开工。

2.2 气候影响下的长江中部水量

任何江河的来水,都受气候、植被和季节等多重因素影响,否则也不会有“多年平均来水量”这个术语。因此不难理解,当2009—2011年长江中下游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等大面积萎缩时,为了确保大库容后高水位以多发电的自身利益,三峡水库也不愿加大放流。

即便是当年来水量,也是雨季大,旱季少。如河流中上游流域植被好,全年来水会相对均匀。但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已全面下降,做不到均衡来水。而水库这种控制性工程,不但干旱季节自身来水量少,而且首先要确保长江下游省份的必要生态流量,这进一步弱化了长江中上游水库成为南水北调稳定水源的能力。

3 海水淡化

随着技术进步,工业快速发展但却极度缺水的京津冀沿海企业,早已用海水淡化来解燃眉之急,但至今我国每日产能仍没超过100万m3,与世界的日产1 500多万m3淡化水,相距甚远。根本看不出京津冀地区的“世界超采地下水最严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和地面沉降面积最大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属重度缺水地区,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更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匹配。

历史上,海水淡化没能在我国大范围实施的原因,主要受制于比较水价和水质。

3.1 水价

3.1.1 南水北调工程水价

目前,各个主管部门搞的《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分析研究》中,均没公布调水的终端成本价格,重点只是研究了减免税收和低利息获取建设资金的各种根据。南水北调的水价,应包括公共财政对南水北调的投入,几万亿的工程建设资金,提水等巨额运行成本,庞大的管理队伍,高昂的河流末端治污成本,和以公益性征地下的农民投入,水库移民的付出,及调出省份的水权补偿。

3.1.2 淡化水水价

目前,环渤海地区的曹妃甸等地的民营企业,已公布其生产的淡化水仅6元/m3。这是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的成本价——即电价、征地等,均不享受公益性工程的优惠。

3.2 水质的比较

关于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已在“水质”一节中做过阐述,本节仅研究淡化水水质,目的是分析调水和淡化水的水价优势。

从水质看,淡化后的海水普遍口感较好。虽然其PH值比一般自来水低,直接输入供水管网,可能会产生管网腐蚀,因而需要调节PH值等再处理。但如果口感较好,对使用淡化水地区,应比较自来水管网推广耐腐蚀材料的水价后,看哪个更有优势。这方面,天津和北京已做了探索,并证明可行,否则,北京也不会在2 a后使用淡化水[3]。

4 结论

结论一:在有区外调水和海水淡化两个解决京津冀地区缺水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应公布“南水”的真实水质,和处理到达标水后的水价。并与目前淡化水的出厂价格,进行比较。预计赋予海水淡化工程与区外调水同等的公益性地位后,淡化水的价格还会降。而将各种隐性投入统统计入,南水北调引来的水,肯定远远高于淡化的海水。

结论二:建议已通水的东线,要治污后再输水,否则远距离输来的高成本水再治污,得不偿失;中线要与调出省份明确水权补偿、动态协商调水量,首先要确保调出地的用水;西线要进一步论证,在各种数据没有公布之前,不宜仓促决策。

结论三:未来京津冀地区的缺水,将主要来自淡化水。

[1]吴凯,袁璋,卢布.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03):10-13.

[2]刘昌明.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河水利,2002(01):4-8,73.

[3]王世昌.海水淡化及其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0(02):6-13.

P747

B

1007-7596(2014)05-0187-02

2013-11-27

曲春慧(1966-),男,黑龙江佳木斯人,高级工程师;郭志斌(196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程师;高立文(1988-),男,内蒙古赤峰人,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水权调水水价
论建立水权登记制度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灌区农业水权的界定与分配问题探讨
试论水权与传统物权的理论比较探析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可交易水权分析与水权交易风险防范
膜下滴灌作物以肥调水作用研究
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的费用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