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特产鱼类资源
——鲟鳇鱼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讨

2014-04-03何海龙

黑龙江水产 2014年5期
关键词:年产量增长量亲鱼

何海龙 康 萌

(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试验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特产鱼类资源
——鲟鳇鱼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讨

何海龙1康 萌2

(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试验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在黑龙江省,鲟鳇鱼是施氏鲟和达氏鳇两种鱼类的统称。鲟鳇鱼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特产鱼类,是我国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的鱼类。据历史资料记载,施氏鲟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达氏鳇最大个体可达1000kg以上。鲟鳇鱼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肉的食用价值很高,其皮可制成优质皮革,特别是由其卵加工成的鱼籽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黑色黄金”、“黑珍珠”之称。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其自然资源量极度下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相当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

一、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根据可查的鲟鳇鱼连续年产量统计资料,黑龙江鲟鳇鱼年产量从1969年至2014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9年至1987年。此阶段年产量由稳步攀升转为快速增长,并又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1969年至1979年,年产量呈稳步攀升态势,11年间鲟鳇鱼年产量从1969年的10多吨稳步增长到1979年的80吨左右,最高产量为1976年的100余吨,年均增长39.39%。此期间特点是由于基数低,其增长幅度大,绝对增长量小。因资源量蕴藏丰富,而相对捕捞强度低,资源消耗程度低。后期为1980年至1987年,年产量快速增长,8年间鲟鳇鱼年产量从1979年的80吨左右快速增长到1987年的400多吨,达到历史年产量最高峰,年均增幅58.13%。此期间年产量特点是绝对增长量大,绝对增长量是前期的5.72倍,年增长量(46.5吨)是前期(5.9吨)的7.88倍。由于此期间相对捕捞强度大,资源消耗程度高。

第二阶段为1988年至2007年。此阶段年产量由快速下降转为缓慢递减并趋于平稳,并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1988年至1996年,年产量呈快速下降,以1987年为基数,9年间鲟鳇鱼年产量从1987年的400多吨下降到1996年的160多吨,年均下降7.1%。此期间年产量特点是由于第一阶段后期资源衰退严重,导致鲟鳇鱼年产量快速下降。后期为1997年至2007年,以1996年为基数。11年间鲟鳇鱼年产量从1996年的160多吨下降到2007年的120多吨,最低为2006年的100余吨,年均下降2.23%。此期间年产量特点是由于这一阶段前期资源量快速萎缩后,加强了渔政管理,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使鲟鳇鱼年产量呈现缓慢下降,递减幅度变小。

第三阶段为2008年至2013年,此阶段年产量比较平缓,基本维持在100吨左右。通过加强渔政管理,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资源保护意识,而且加大了增殖放流工作力度,在未来的10年里产量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2、增殖放流

为了保护并恢复鲟鳇鱼资源,我省自1989年就开展了鲟鳇鱼增殖放流工作。据统计,从1989年到2014年,共向黑龙江流域增殖放流鲟鳇鱼苗种1100多万尾,其中1989年至2000年增殖放流鲟鳇鱼苗种740万尾,2001年至2013年增殖放流规格由5cm以上提升至7cm以上鲟鳇鱼苗种316.3632万尾,其中从2008年以后基本都是7cm以上的鲟鳇鱼苗种。

3、人工养殖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上世纪50年代末即开展了鲟鳇鱼的人工繁殖,繁育鱼苗3.3万尾。进入80年代,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立项研究“史氏鲟苗种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获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立项研究的“史氏鲟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自90年代初,我国鲟鳇鱼养殖技术从北方向南方省份逐渐扩展,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全国鲟鳇鱼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主要养殖区域集中在北京、广东、湖北、四川和山东等地。

目前,我国鲟鳇鱼养殖的苗种来源以进口为主,国内自产占1/3左右,鲟鳇鱼受精卵年使用量在2亿粒左右。曾向我国提供鲟鳇鱼受精卵的国家有俄罗斯、法国、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国内自产的鲟鳇鱼受精卵主要来自黑龙江省的抚远县、同江市和位于同江市的勤得利农场捕获的野生鲟鳇鱼。而且2000年前后,国内很多养殖场逐年培育鲟鳇鱼亲鱼,现在已经开始生产鲟鳇鱼受精卵,不但在品种上增加,而且在数量上也会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以及对黑龙江野生鲟鳇鱼资源的依赖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1、亲鱼的繁育情况

随着全国范围内鲟鳇鱼养殖热潮的兴起,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国内众多鲟鳇鱼苗种生产场户每年都云集我省鱼源地抚远县和同江市,采用传统落后的“杀鱼取卵”技术。虽然我省每年生产的鲟鳇鱼受精卵数量较大(一度达到一亿粒),但是受精卵质量较差,实际出苗率低,满足不了生产需求,浪费了大量资源。

2、放流苗种情况

我省增殖放流的鲟鳇鱼苗种,一般在7cm至10cm,最大也不超过15cm。从人工驯养环境到黑龙江流域自然水域环境,食物和水域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苗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并且放流的苗种大都距江岸较近的浅水区,容易成为非法捕猎者的目标。

三、对策建议

1、提高鲟鳇鱼自然亲鱼合理并可持续利用

要遵循系统规划和安全实施的原则,尽快建立鲟鳇鱼的亲本种群,积极扶持科研单位开展基础生理学研究,提高繁育技术。要逐步淘汰“杀鱼取卵”技术,采用活体取卵技术进行人工繁殖,既得到了鱼卵,又保护了亲鱼资源。资源量的减少意味着遗传多样性的降低,而亲本圈养措施能够防止遗传多样性的丢失,并增强物种将来抵抗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要重视鲟鳇鱼选育培育,要逐年选留后备亲鱼,扩大后备亲鱼群体数量,使之尽早进入繁殖生产,实现鲟鳇鱼增养殖的良性循环。

2、加强保护增殖放流成果

一是在增殖放流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要加强渔政监管,通过渔政监管为鲟鳇鱼苗种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二是鼓励释放捕获的未成熟鲟鳇鱼(经渔政部门认定后可适当补偿)。

3、加强标志放流

对增殖放流的鲟鳇鱼采用标记技术,一是可以有效评估增殖放流效果,为渔业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建立个体跟踪系统,摸清鲟鳇鱼的洄游半径和中俄界江鲟鳇鱼活动的区域;三是避免近亲繁殖,并获取放流种群命运的相关数据,促进和推动增殖放流措施的改进。

猜你喜欢

年产量增长量亲鱼
番茄小镇年产量达到500万千克
32万吨对虾年产量,沉痼已久的广西市场,终于要迎来春天了
投苗季将临,这条年产量20万吨的鱼,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不同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度和不同坡向对金花茶生长量的影响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分析
施用新型肥料对闽南桉树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