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防工程堤顶路面产生断板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2014-04-03熊志福李红文
熊志福,宋 昱,李红文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杭州 310020;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杭州 310020;3.上海铁路局杭州房产建筑段,杭州 310009)
城防工程堤顶路面产生断板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熊志福1,2,宋 昱3,李红文1,2
(1.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杭州 310020;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杭州 310020;3.上海铁路局杭州房产建筑段,杭州 310009)
鹳山-恩波桥段是富春湾堤的下游部分。由于堤防内侧建有宽30~100m的条带状江滨公园,这段堤防为人民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目前,这段堤防多处出现沉陷、开裂等问题,给群众的日常休闲娱乐带来了安全隐患。文章针对这段堤防产生断板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途径:要先采取措施,遏制裂缝程度的加剧;针对出现裂缝的不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裂缝填补方案。
城防工程;堤顶路面;断板;解决途径
富春湾堤为富阳市区城防工程,位于富阳市区南侧,南临富春江,东起鹳山脚,经大浦闸,西止鹿山,全长4.75 km。其中,鹳山—恩波桥段是恩波桥段的下游部分,全长约900 m。目前,鹳山—恩波桥段多处出现沉陷、路面与灌砌石挡墙脱开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给群众的日常休闲娱乐带来不便和危险。为了还百姓一片安全的休闲娱乐场所,就要对城防工程堤顶路面产生断板的原因进行研究,根据产生原因制定解决的方案。
1 城防工程堤顶路面断板的基本情况
根据路面断板的断裂程度,路面断板可以分为3种,即轻微断裂、中等断裂以及严重断裂。轻微断裂表现为裂缝轻微剥落或无剥落,裂缝宽度在3 mm以下,板块未见分割。中等断裂表现为裂缝中度剥落,裂缝宽度介于3~25 mm,板块分裂块数≤3块。严重断裂表现为裂缝中度剥落,裂缝宽度>25 mm,板块分裂块数>3块。对不同断裂程度的路面断板的处理方式不同,因此,对路面断板进行实地勘察后要对断板的情况进行分析,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断板处理方案。根据城防工程路面的勘查结果显示,富村江堤出现的纵向裂缝共3处、横向裂缝共11处、挡墙伸缩缝共5处。其中,纵向裂缝的宽度介于15~108.07 mm,部分部位的断裂程度比较严重,长度介于8.1~109.4 m,最大深度为1.56 m,裂缝两侧存在高度差,走向同堤线。横向宽度介于3~10 mm,断裂程度比较轻微,长度介于2.12~3.01 m,走向垂直堤线。伸缩缝宽度介于27~76 mm,两侧最大相对错动18 mm,走向垂直堤线。
2 城防工程堤顶路面产生断板的原因
2.1 填土材料、施工不合格
城防工程堤顶路面的基础地质材料、施工不符合原设计标准,导致灌砌块石挡墙基础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不均或不足,路面难以承受拉应力而开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堤身的填土材料质量较差。填土材料的质量问题是引起路面产生断板的常见原因。根据勘查数据显示,堤身的填土总厚度6.60~7.50 m,主要材料为碎石土及杂填土,表层为厚0.15~0.20 m混凝土路面层,下部主要由碎石土及杂填土填筑而成,填筑质量较差,与原设计填筑料不相符。填土材料质量比较差,会导致填土内部强度不一致,薄弱处容易发生断裂。
2)填土材料分布不均匀。填土材料分布不均匀,一方面会使得堤身的承受力能力分布不均,另一方面会使得黏性土更易于流失。根据勘查结果显示,墙后回填土主要为碎石土及杂填土,性质杂乱,多属松散状。据现场取样,碎石土及杂填土夹黏性土,局部夹20%~30%黏性土,局部无黏性土,含量不均,可见墙后填土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局部黏性土在地下水作用下流失,使碎石土趋于松散,产生一定的沉陷。
3)堤身的填土结构松散。经勘查,堤身的填土结构松散。填土不紧实使得填土内部存在松散层和孔洞。这些部位成为了堤身的薄弱部位,容易出现开裂。另外,墙后填土松散会造成堤顶沉陷,而堤顶沉陷是纵向裂缝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2.2 堤身结构断面迎水坡度较小
实地勘察发现的18个明显裂缝都出现在鹳山—恩波桥段堤防(恩波桥下游)。与无明显裂缝的恩波桥上游段堤防相比,鹳山—恩波桥段堤防(恩波桥下游)的迎水面坡比比原设计陡。在选取的恩波桥上游段的13个迎水面坡比介于1∶0.099~1∶0.103,基本符合原设计1∶0.1的设计坡比要求。而在选取的恩波桥下游段堤防的18个断面迎水面坡比介于1∶0.074~1∶0.108,仅有两个断面达到原设计坡比。
恩波桥上游段选取的13个断面堤顶均无纵向裂缝,发现伸缩缝共9条,缝宽26~30 mm,缝内填缝材料完好,裂缝两侧无错位。恩波桥下游段选取的18个断面中,有3个迎水面坡比为1∶0.086~1∶0.088的断面堤顶无纵向裂缝,墙顶与墙内地面沉降差12~17 mm;均存在指向堤外的水平位移,位移值为15~18 mm。另外15个迎水面坡比介于1∶0.074~1∶0.108的断面堤顶均存在纵向裂缝,墙顶与墙内地面沉降差14~95 mm,堤顶均存在指向堤外的水平位移,位移值为3~33 mm。18个断面中涉及的伸缩缝共8条,缝宽介于16~76 mm,缝宽最大的一条裂缝位于堤防弧线段,裂缝内填缝材料均已损毁。8条伸缩缝中,3条伸缩缝两侧无相对错位,另外5条存在5~18 mm的相对错位。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堤防迎水面坡比较陡是堤顶发生位移的一个原因。在恩波桥下游段的迎水面坡比比原设计小,大部分堤顶已发生了外移。堤顶位移是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由于背水侧渗透压力等作用力增加而造成的堤顶沉降
背水侧渗透压力是造成堤顶沉降的主要原因。根据现场采样的结果,据现场取样,碎石土及杂填土夹黏性土,局部夹20%~30%黏性土,局部无黏性土,含量不均。经过十几年的使用,局部黏性土在地下水作用下流失。黏性土的流失对堤顶沉降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①使碎石土趋于松散,填土结构产生孔洞,使得堤顶产生一定的沉陷;②流失的黏性土造成排水管的淤堵。排水管一旦淤堵,每次降水后墙后地下水就无法通过排水管及时排除,墙后的水压力增加,就容易造成墙顶外移,形成纵向裂缝。
3 城防工程堤顶路面断板的处理方法
1)要先采取措施,遏制裂缝程度的加剧。首先,建议对鹳山—恩波桥段整段堤防进行安全鉴定。其次,对堤顶出现裂缝、沉陷的堤段,建议翻挖夯实墙后填土、增设反滤设施和排水设施,修复伸缩缝填缝材料,加强地表降雨排水、防止地表水入渗墙内,堤脚补抛加固等综合治理措施防止裂缝继续发展。
2)针对出现裂缝的不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裂缝填补方案。裂缝填补必须要弄清楚发生断板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根据裂缝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填补方案。对于轻微裂缝,可以采取黏缝技术进行处理。黏缝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灌入法和喷灌浆法。对于由于填土材料、施工问题产生的断板,可以采取整块切除的解决方法。切除时要注意按方型切除,切除后再浇注新的混凝土。对断板部位进行再次修补工作时,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的技术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的要求,防止再次发生因材料、施工问题产生的路面断板[1]。
综上,堤顶外移和堤内沉降是堤顶路面出现断板的主要原因。造成堤顶外移和堤内沉降的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材料不合格、施工不符合施工标准,迎水坡坡度比设计方案低等。要解决城防工程堤顶路面断板的问题,首先要对堤防进行安全鉴定,采取措施遏制裂缝继续恶化。然后,再针对裂缝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裂缝填补方案。
[1]任大春,李一,朱国胜,定培中.堤防工程堤顶路面结构形式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20(05):56-58.
1007-7596(2014)12-0155-02
2014-10-12
熊志福(1981-),男,广东梅县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宋昱(1981-),女,浙江富阳人,工程师,从事结构工程等相关研究;李红文(1970-),男,河南平顶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等研究。
U418.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