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市村镇生态建设及思考*

2014-04-03潘首自王正美

环保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态村水塘村镇

李 洁, 潘首自, 王正美, 王 俊

(安顺市环境保护局, 贵州 安顺 561000)

生态区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重大革命,目的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调整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区建设是在一个市、县、乡(镇)等区域内,由政府牵头组织,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工作组织方式。2010—2012年全国共有38个生态市县区、798个生态乡镇得到国家命名;贵州省有4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国家级生态村,另有3个省级生态县,67个省级生态乡镇,220个省级生态村。我省生态建设成果体现了“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的特征与功能”[1]。安顺市的生态建设起始于2005年,到2012年有2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镇、5个省级生态村、48个市级生态村。安顺市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创建在我省处于前列,但由于地方经济底子薄,城镇基础设施欠账多,生态村镇的创建尚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同时存在资金缺口大、建设周期长、监管力度不高、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差别大等问题。水塘镇是一个多民族的乡镇,自然风光神奇秀美,民族风情浓郁,辖区内有著名的格凸河穿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羊场红军烈士陵园,生态创建作用显著、地方特征鲜明。本文以水塘镇生态建设为例,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 安顺市生态区建设概况

安顺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促进全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安顺市环保局通过对辖区乡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筛选、评估,认为紫云自治县水塘镇生态镇建设条件充分,通过生态创建,将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生态村镇的建设,引导村镇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道路。

2012年安顺全市有83个乡(镇),1 873个行政村,总面积9 264平方公里,总人口252.3万人,布依、苗、回、仡佬等少数民族占38.43%。安顺市是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地区,是全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和贵州西部旅游中心,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牲畜粪便未完全综合利用,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传统的小规模的生产作业方式、经济收入低。

2 建设情况

2.1 现状调查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水塘镇位于县城南面12 km,辖15个村,148个村民组,共6 802户,总人口2 7551人,主要有苗、布依族、汉、壮等民族。国土面积 176.52 km2,耕地面积 1 409.93 hm2,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7 hm2,是典型的农业镇和贫困镇。境内气候适宜、地貌类型多样,生物种类多样,由于是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2.2 规划编制

通过对村镇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为规划布局提供依据;通过对村镇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资源利用情况、资源禀赋特征、区位优势的分析,为规划提供建设方向;结合村镇资源分布特点、开发潜力及区域产业现状调查、民族文化调查,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各部门相关规划衔接,确保规划间的协调一致;通过公众参与,让规划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生态建议规划》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时制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用于指导生态建设。

2.3 生态功能区划

依据地貌特征相似性、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性、生态环境条件适宜性和生态建设方向相似性、行政村区域完整性原则划定生态功能区。制定区域发展方向目标,采用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来达到区域社会、环境经济、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2]。

3 建设效果

3.1 细胞工程及示范效应

紫云自治县水塘镇生态镇创建始于2005年,2012年得到省级命名,是安顺市第一个生态镇。镇政府所在地羊场村也得到省级生态村命名,带动了水塘镇15个行政村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均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起到“细胞工程”的作用,全镇生态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水塘镇的生态申创示范性强,掀起了我市生态村镇建设热潮。2010年关岭自治县坡贡镇石莲村以生态养殖为抓手、开发区宋旗镇的下坪村和猫猫洞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为抓手创建为省级生态村;2011年关岭自治县木城村以乡村生态旅游为抓手、平坝县高峰镇王家院村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为抓手创建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命名;2013年5月平坝县33个村镇已命名为市级生态村;2013年10月平坝县申报省级生态示范县《平坝生态县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13年10月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关岭县断桥镇申报为省级生态乡镇。2013年紫云自治县水塘镇申报国家生态镇通过环保部公示。生态建设促进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经济良性发展,生活富裕健康,环境优美舒适,社会稳定文明”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3]。

3.2 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水塘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所在地,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国家珍稀植物棕竹、一级保护植物带玉兜兰、硬叶兜兰、银杏、二级保护植物榉木、红椿、鹅掌楸,有野生动物猫头鹰、棕熊、燕子十余种。通过生态建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全镇共新增林木种植面积267 hm2以上,森林覆盖率从2006年的34.2%,提高到2012年的46%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

3.3 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生态村镇建设美化亮化了村庄,整治房屋800多户,道路硬化8 km,通村公路1条、通组公路15条、种植6 000多棵树绿化道路20 km,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小城镇配套设施卫生院、集贸市场、文化中心、农村图书馆、敬老院、生态教育基地等建成,红军纪念碑的修复、100个示范小城镇等工程建设启动,村镇综合实力得到增强。进一步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攀岩运动、民族传统及亚鲁王文化得以宏扬,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建立生态、历史、科普教育基地,人们的审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提升。

3.4 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

水塘镇是以农业为主,科学划定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功能区。在生态农业区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发展葡萄种植、无公害蔬菜、经果林、中药材、烤烟及麻山乌骨鸡养殖等为突破口,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水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飞跃,生态经济得到发展。

3.5 生态农业产业链初步形成

生态建设以来,水塘镇新增林木266.67 hm2,其中经果林蓝莓种植基地66.67 hm2。无公害蔬菜基地166.67 hm2、生态鸡40万只。秸秆还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有机肥的使用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产业链初步形成。2006年水塘镇经济收入达8 41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 742万元,2012年水塘镇经济收入达18 6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6 023万元,农民收入从2005年的1 180元增加到2012年的3 910元。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显著,农民得到实惠。

3.6 节能减排见成效

全镇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达到75%,建沼气池800多口,使用沼气户数达25%;建成日清运垃圾达1.5吨垃圾转运站一个;建成日处理500吨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一座;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减少了养殖业污染,减少了COD、氨氮排放,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节能减排见成效。

4 主要经验

水塘镇生态创建成功的主要经验是:把生态示范镇创建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以“五抓五促”推进生态建设。

4.1 抓领导、促创建工作责任的落实

一是成立创建组织。从市到县到镇到村,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建设、水利、环保、农业、畜牧、林业、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为成员的“生态创建”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市、县、镇各级党委把生态创建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一把手负总责,领导挂点、股室包片、干部包村,人人有指标,层层有责任。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培训、赶集等方式宣传,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开展生态创建,促进生态建设。

4.2 抓规划,促创建工作科学实施

《生态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生态产业的建设依据。生态建设中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特征,结合现实与未来发展空间,有机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区,合理规划镇区生态建设,提高镇村的综合实力。合理规划村镇生态区,因地制宜,抓示范点规划建设,促创建工作科学实施。

4.3 抓典型,促创建措施的落实

生态示范村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把生态创建工作视为“民心工程”抓紧抓实。一是大力争取各部门、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争取省市县及当地中小企业、个体户的大力资助;二是发挥村级干部的领头羊作用,选拔敢闯、敢干、群众公认、能力较强的人才到基层领导班子,在生态村镇创建活动中当标兵;三是抓典型问题示范建设。以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村民饮水难、入厕难、行路难、乱堆乱放、脏乱差现象的问题村为切入点,集中多方力量抓整治,促创建措施的落实。通过供水、改厕、沼气池、村道硬化、排污沟、文化广场、村巷路灯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4.4 抓经济,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突出抓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正确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特色优势产业。以科技带动生产转型,引进科研院校、大公司开展合作。通过生产、科研、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相结合,采用“科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科学生态种植养殖;建设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确保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4.5 抓宣传培训、促生态文明意识提高

多种形势多渠道抓宣传培训、全方位普及提高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利用“6·5”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日普及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二是联合科技单位、技术部门发放书籍挂图,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三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生态建设和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四是市环保局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加快生态环保技术普及。

5 存在问题

5.1 资金投入和创建面不够

首先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欠账多,资金缺口大,致使生态建设进度跟不上,建设时间长;另一方面是创建面不够,一是全市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进度不相适应,全市生态村镇数量不到5%;二是由于各村落分散,村庄环境整治主要是在比较集中的村落,村级其他配套设施数量有限,达不到全覆盖,创建面不够。

5.2 管理机构仍需健全

我市大多数村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均为部门兼管,没有设立机构和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满足不了农村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村级环保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绿色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均有待提高,环境管理机构还需要健全。

5.3 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在生态建设中兴建了基础设施,增加了文体、卫生公众设施、环保设施等,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为了使这些公共资源正常持续运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奖罚制度,日常监管、后续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5.4 生态意识仍需提高

生态村镇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由于当地干部群众生态意识程度、认识水平高低不一,对创建后得到命名的生态村镇,还面临着创建成果的巩固以及申报国家生态镇的挑战,要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素质。

6 建议与对策

6.1 加大资金投入,稳步推进生态建设

各级政府把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各部门资源,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保障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用好上级部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组织好项目申报,稳步推进生态建设。

6.2 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强化领导、一把手负总责、落实目标责任制。在镇村一级设立环境保护机构,专人负责生态环保工作,逐步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6.3 抓生态工程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在保护和开发并举的前提下,搞好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建设,着力推进当地农业种养殖业的转型发展,让土地流转起来,提升经济总量。一要做精: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二要做大:引导科学化发展、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三要做强:扶持和建成一批技术领先、优质高效、机制创新、环境优美的现代科技养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安全。

6.4 着力整治农村环境

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建设为抓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逐步实现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全覆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人居环境。以生态村创建为目标,重点抓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因地制宜选择污染治理技术,分步推进,确保垃圾不进河流、污水不进湖库,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6.5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一是提高认识,把巩固生态乡镇创建成果纳入生态建设目标重点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强化宣传,采用新闻媒体、文体活动、旅游文化等方式,传播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做到人人主动参与。三是明确责任,在农村环境整治上,责任到人、责任到户。通过开征垃圾清运费,补偿保洁员工资、确保垃圾清运工作持续有效。四是健全制度。在生态创建上,实行生态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实施生态创建年终目标考核制,使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7结论

安顺市村镇生态建设,以紫云自治县水塘镇省级生态镇创建为典型案例,经过6年的实践,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满意度增加;村镇循环经济初见成效、生态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农民得到实惠。水塘镇作为我市第一个省级生态镇,生态建设指标考核、环保绩效考核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对我市村镇生态建设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村镇的生态建设起到了推广和示范。

[1]李波,杨明.贵州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5(6):39-45.

[2]卞有生.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J].环境保护,2003,(10):23-26.

[3]谭湘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村镇[J].新农村,2010,(5):5-7.

猜你喜欢

生态村水塘村镇
水塘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国外生态村生态理念实践及启示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醉在水塘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荒漠水塘
鹰潭市审计局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组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