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及对后世的影响
2014-04-03王岳森
王 岳 森
(石家庄铁道大学 党政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一、引言
在新一轮国学热中,孔子的学说再次受到了世人的关注。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十分深远。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强调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思政部的研究生,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洞悉国人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习俗,更加充分全面地认识社会,有必要对孔子的学说予以了解,特别是其对现代的影响应有所关注。
孔子和儒家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也是关于社会组织的哲学。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主张把个人的修养、家庭的道德和社会的治理结合起来。最典型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大学》里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一个人一定要做了国家领导人才做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而是说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为国家尽力而为,也就是“止于至善”了。后人又引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孔子的哲学也被认为是道德哲学。他本人特别注重修身,讲究人格修养。他的学说也是教人修身。他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还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他的这种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对人甚至对自己学生的评价。传说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他得意弟子中勇者如子路、好学者如子夏、善辨者如宰我 、高贵者如子贡等,但他最得意的门生却是穷困潦倒但“ 一日三省吾身”的颜渊。这从侧面折射出孔子的思想倾向,也部分地反映了孔子学说的重点。
孔子和儒家的学说被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也就是生活的哲学,世俗的哲学。它不像佛学教人避世,也不像天主教哲学将人的注意力引向来生。它更多关注的是当世怎么活着,现在怎么做。孔子的学说离人们的生活很近,或者说讲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因此,孔子的学说流传很广,影响也很深远。
孔子思想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时代,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也很大。不仅普通人受其影响,有些伟大的人物也深受其影响。毛泽东同志尽管对孔子的政治观不太感兴趣,但对孔子其他方面还是持一定肯定态度的,甚至给自己的两个孩子起的名字也选了孔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中的两个字。据新华网报道,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考察时,在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两本书时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早年先是母亲被人暗杀,后来当总统的父亲也被同僚杀害, 她自己说在黑暗中之所以挺了过来,《中国哲学史》一书给了她很大的力量,其中儒家学说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孔子学说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大都蕴涵在他的一系列名言隽语中。有的大家可能知道是孔子说的,也有的可能不知道是孔子说的,但都不影响人们平时运用。比如,是学生就要好好学习,有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第一句话。还有比如,我们高中或是大学同学或是我们的朋友远道来看我们了,大家会高兴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论语》的第二句话。再有“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认识成长过程的概括。从更大的范围看,中国饮食文化很发达,中国人做饭的烹调技术比西方讲究得多,这也部分地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他在《论语》中有一句话“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孔子作为教育家,有许多思想,如“有教无类”等,就是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还特别注意教育时机的把握,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对于今天的教师都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二、孔子的生平、历史地位及后世对其学说的评价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现在山东省中南部。他的祖上是宋国贵族,其祖先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在孔子出生之前,他的家族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生平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比较详尽的记载。他所处的时代是周朝中后期春秋向战国过渡的年代。当时的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能力已经很弱了,时局比较乱。孔子幼时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好学。这使他的学术成就很突出,并成为儒学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学问和做人一致性很强的人。他的学说很多讨论的是关于道德的学问,他本人做人也比较地道,尽管当时和后来总有人贬低他,但总体上看孔子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
孔子尽管学问做得很好,但在政治上一直很不得志。直到五十多岁了才做了鲁国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加最高法院院长。但他很不适应官场的行事方式,司寇只当了很短一段时间,一场政治阴谋就逼他下了台。他的政治纲领在鲁国行不通,希望能在别的诸侯国得以实施。因此他后来又背井离乡,周游列国13年,到处宣传他的政治理想和治国方略。但哪个诸侯国都没有启用他,一直没找到施展政治才能的机会。后来年纪大了回到鲁国,又过了三年就去世了。死的那一年是公元前479年,活了72岁,在当时也算是高寿了。
孔子作为思想家很伟大,作为政治家很不成功,作为教育家是非常有成就的。他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学生。在学术上、政治上很有建树。他生活的年代人们还不知道著书立说,只有官方的著作,没有私人的著作。所以他教授学生也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多是用口述身教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述而不作”。他的主要学术思想集中在《论语》中,这本书是他死后他的学生们追忆他的教诲时汇集起来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很高超,“有教无类”是其最突出的教育观,与现在政府倡导的教育平等和基础教育均等化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这在今天看起来很平常,但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十分不简单。他特别注意身教言教相结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身作则好。另外,他的实践教育搞得特别好,这也是十分不易的。与此相关的还有一点很可贵,他很爱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关系处得相当好。很多学生和他就像朋友伙伴一样,不少学生一生追随他,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和他一样,“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在一定意义上说,孔子还是道德楷模。他在他的弟子中有很高的威望,在当时名气很大。除他的学问做得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十分注重道德修养,不爱财,不贪色,道德志向崇高,政治理想尽管无法实现但很坚定。他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也是这么做的。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
孔子的一生是非常忙碌且有意义的一生。虽然政治抱负无缘实现,但思想成果非常丰富,还教育了一大批好学生。这些学生继承了他的遗志,很多人学问做的很好,有些在其他方面也很突出。加之学生的学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更显得他这个祖师爷崇高伟大。他的儿子做人也很地道,尽管学术上不如他,也不如他的孙子子思,但很有自知之明。传说中有个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孔子的儿子曾对孔子说“你儿不如我儿”。还对他自己的儿子子思说过:“你爹不如我爹”。这不一定是客观事实,但符合逻辑。他的孙子或孙子的门人培养了一个大学问家,就是孟子。孟子在很多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因之后世有人称儒家学说为“孔孟之道 ”。
历史上和孟子同时代或比孟子稍晚一些,儒家还出了一个大学者叫荀子,也称荀卿、荀况。他和孟子的研究方向不同,但也在很多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荀卿还有一点很不寻常,就是善培养人,著述也多。我们看了他的著作会深受启发。他培养了两个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学生。一个叫李斯,当过秦始皇的丞相,为秦统一中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一个叫韩非,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影响比李斯还大。由于孔子后世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包括他学生的学生弘扬他的学说,所以儒学的影响逐渐扩大,并受到世人的推崇,其地位在他死后越来越高。到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听从当时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和孔子的地位达到了顶点,被认为是至圣先师。按冯友兰的说法,当时儒家的确可以称为宗教。
此后的两千多年尽管朝代更替,但孔子及儒学在多数时期地位仍然很高。需要说明的是,后来这些儒家学者尽管也尊崇孔子和儒学,但已经不再像孟子、荀况等先贤们那样富有创新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富有活力。而是更多地把儒学神化了,有的教条化了,变成了在现实中不中用,只是在科举赶考时有用的东西。这不能怪罪孔子,只能怪罪后世的统治者和没学问的文人。所以到了中国近代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时,这些学说解决不了问题,受到了质疑。“五四”运动还喊出了砸烂孔家店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克鲁泡特金的自由主义等传入了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孔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在不少方面有共同点,比如都崇尚集体主义等。两者也有一些相通之处,比如都注重道德修养,倡导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等。
三、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及对后世的影响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按孔子的话说“仁”就是“爱人”。如何实行“仁”也就是如何“爱人”?孔子认为应推己及人,并说,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在他看来,还有推己及人的弱表达方式,他的学生仲弓问仁时他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认为这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即“仁之方”。
在孔子看来,实行“仁”包括对己对人对社会等许多方面。对己他特别注重修身。他曾说过“刚、毅、木、讷近仁”,这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在对待个人与他人关系方面如何行仁,他曾对子路说过“修己以安人”,还将这方面推向特殊情况,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对自然界如何行仁?《论语》中子贡问仁时,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他看来这也是行仁。关于行仁的态度和途径,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后来孔子学说最主要的继承者孟子又把它发展成“人皆可以成尧舜” 。如果从意涵传承上看,佛教的禅宗六祖惠能等人受这一学说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孔子的仁也就是“爱人”,和比他晚一点的墨子关于“爱人”主张有所不同。墨家主张“爱人”要爱无差等,提倡兼爱。墨子的学说对后世的侠客影响很大,主张在他们的团体内要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生活。儒家不是这样,孔子坚持行仁就是“爱人”,但主张爱有差等。比如一个人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社会上的其他人,是不能完全一样的。这个差等怎么掌握?用什么标准?孔子认为要遵从“礼”的规定。孔子说过“不知礼,无以立也”。“礼”类似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礼节、礼仪等。是当时和比当时更早的时代人际交往的“规矩”。在周朝的时候形成相对完整的文本《礼》。传说周公还曾修订过,所以有的也称周礼,是当时的六经之一。六经的其他几部分别是《诗》、《书》、《乐》、《易》、《春秋》。《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历史上曾有人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是《礼》的修订者,其实不是。从《论语》中反映出孔子的言论来看,他的确想修订《礼》,以规范当时一些偏离传统标准的做法,纠正他认为“礼崩乐坏”的局面,但实际并没有修订。近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当时还没有私人著作,私人著作的出现是孔子时代之后的事情,在他之前只有官方著作。
在孔子看来,行仁要按礼的要求爱父母、爱亲人等。那么个人对社会,或者对社会上的人应该怎么爱呢?这也应该有规矩,这就是“义”。义就是事之“宜”,也就是“应该”。孔子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这是对社会的义务。做了这些应该做的就是道德的,不做就是不道德的,也是不义的。在这方面,孔子把道德看得比效果还重要。认为行仁义必须是为做而做,如果做这些事是出于非道德的考虑,比如为了什么好处,那么即使做了应做的事 ,也不是义的行为。在孔子看来,所谓的“好处”就是“利”,义和利是对立的。重义轻利的人是道德的人,是义士;重利轻义的人是不道德的人,是不义之人。
孔子在《论语·里仁》篇里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所说的“小人”和我们今天说的“小人”不是一个意思。他称的“小人”更多的是指一般人,或“君子”之外的人。他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了他对人的评价,甚至包括他的学生。他的弟子子贡官做得大,买卖做得好,挣钱多,且对他周游列国给予了很大的资助,但在孔子眼中,子贡还是不如曾子,更不如颜渊。
孔子还有不少其他的学说,如“智”、“信”等。其思想有的隐含在他自己的言论中,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的反映在他与弟子一问一答其弟子的言语中。如谈到“智”时,他的学生子夏曾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他的另一个学生曾子说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自己也说过:“学也,禄在其中矣”等等。有些在今天看并不一定合适,但确实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人把孔子的上述思想概括、阐发并以官方规定为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即仁、义、礼、智、信。仁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其他几个方面都是围绕着如何行仁展开的。所以说“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不少人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道德哲学,也源于此。
四、孔子的社会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
“仁”或“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的其他言论或学说亦多是围绕着“仁”或“行仁”展开。按照“礼”的要求爱自己的父母等亲人,这是家庭伦理。按照“义”的要求对待社会上的人,这是社会伦理。按照“智”的要求对待自然界(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这是生态伦理,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孔子的社会伦理观。他的这些学说直到现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影响还很大。
在孔子看来,按照“礼”的要求,人们应该孝敬父母,而且这是爱人的最高等级,最优先级,这就是“孝”道。他在这方面有好多论述,如“父母在,不远游”等。他还由之推到已过世的上祖等。如他对弟子说过,“入太庙,每事问。”在对待平辈的兄弟姐妹等,孔子论述不是太多,他的弟子和后人按照他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概括为“悌”,后来发展成弟子规和女儿经等。在对待社会上其他人,孔子认为要行仁义,对上要忠,对下要宽恕。所以有人就孔子的学说问他的学生时,曾子说过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在行仁爱人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冲突怎么办?在孔子看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严格按“礼”的要求做,而且一定要有先后,不能乱。并且认为一旦在这方面乱了纲常,会有很多麻烦产生,家庭和社会就会动荡混乱。比如你如果是一个君子,你爱别人不能超过爱你的兄弟姐妹,同样爱你的兄弟姐妹不能超过爱你的父母,否则你就会陷入窘境。孔子本人也遇到过这类问题。《论语·先进篇》记载了一个事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门人见了提出要厚葬颜渊,孔子马上制止:“不可”。当时还有人提出把孔子的车卖掉给颜渊买个好点的椁。孔子也回绝了,还说了一些话。意思是说我儿子死的时候没有椁,我学生颜渊死了用我的车换椁,这不合适啊。
按照孔子的观点和逻辑,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按礼的要求行事,这个社会就太平了。怎么实现这一社会理想呢?孔子认为要注意道德教化,就是教社会的人们按礼行事。要遵从社会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找准自己的位置,做该做的事。这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反映得比较充分,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国君的要有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扶幼履行父亲的责任,做儿子的要按孝道孝敬父母,这样社会就安宁了。他后来的继承者又从不同的途径发展了他这方面的学说,把个人修身、正确对待他人和促进社会安宁联系在一起。如荀子倡导:“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至圣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应该说,这些精神和原则对于我们今天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荀子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思想,还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深入研究“礼”。他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上,没有办法孤立地生活,必然要加入一定的社会组织。而社会组织不是很理想,人们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执,各人在满足自己欲望方面必须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性的规则也是“礼”。礼的功能就是确定人们行为的规矩,人们遵礼而行就是有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从中可以看出,荀子的观点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而且和西方后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有相通之处。
五、孔子的社会政治观及其局限性
在孔子和儒家早期代表人物的学说里,仁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而且也是其学说演绎的起点。按照礼和义的要求,对家人、社会的人乃至自然界行仁就形成了孔子整个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孔子还把仁的理念推广到了社会政治领域,从相关言论中可以分析孔子的社会政治观。 《论语》记载,他的学生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认为周朝前期文王、武王、周公等做得很好。后来者应该效法先王。
他曾评价周文王“治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与对周文王的推崇相一致,他也认为人类社会美好的阶段是在周朝的前期,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行仁应该没法恢复周朝的礼法。在另外一个场合,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说的这个礼,就是周礼。
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也是希望说服各诸侯国的君主们推行周礼。孔子为之非常卖力,也特别辛苦,有时受到威胁,有时还受到非难和嘲讽。《论语》记载,有人曾对他的学生子路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随他周游列国的学生有的也出现过动摇。尽管如此,孔子本人仍然意志坚定,甚至有时发感慨地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些对于我们当代人有什么启示呢?
中国近代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孔子这么伟大的人物且如此尽力,仍然在政治上无法挽回摇摇欲坠的奴隶制统治,说明政治人物必须要顺应潮流,不要逆潮流而动。相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当前,就是要坚定地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地推进改革,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尽管孔子的政治观点不合时宜,政治理想行不通,但并不是说他的政治理念、治国方略都是无用的。他有许多政治思想和政治策略非常有价值。比如他对政治理想的坚定执着就十分可敬,他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教导弟子在政治上要有志向,遵崇高,不投机,重策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对如何搞政治,他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政者,正也”。他还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从《论语》中的言论看,他也比较注重政治谋略。如子夏问政,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还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等,他对弟子讲的这些都是实话,也是很实用的道理。
总之,孔子虽然是一个不成功的政治家,但他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他的学说经历两千多年而不衰,这种现象本身就十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向他学习,像他那样做人做学问。他有缺点,但我们不要只看到他的缺点,也要看到他的伟大之处。
他在活着的时候就被认为是一个博学的人。有一位与他同时代的人说他“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他的弟子对他尊崇有加。有个与子贡同朝为官的叔孙武叔诋毁仲尼。他的学生子贡对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仲尼,日月也。”笔者很赞同子贡的这个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