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流”的农务经济

2014-04-03晓月

当代工人 2014年4期
关键词:双流陶瓷工人

晓月

【编辑留言】相比于远离家乡在外谋生,农民“工人”在附近的小城镇打工的同时,也为小城镇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辽宁省法库县,当地政府为企业创造发展的条件,当地工会为农民“工人”的权益提供保障维护,还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也因此,这里形成了以陶瓷城等行业为依托的良性经济生态圈,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路径。

元旦,连襟王永新提着烟酒到李智家串门,这个“多少年不登我家门的稀客”,让他很觉意外。

两人不仅是亲属,而且都在一个村。王永新会瓦匠活儿,一直在法库周边打游击干零活,谁家打地基就过去蹲点、趴活之类的。因为日子一直比李智家强,这个连襟就多少有点瞧不上靠种地过日子的李智。

酒过三巡后,王永新说明了来意,“兄弟啊,你说姐夫年龄越来越大,总四处打游击也受不了啊!你们厂还招人不?帮姐夫搭个桥咋样?”李智这才明白缘由,笑着说:“我们厂正在扩大生产,应该需要人,等冬歇上班后我帮你问一下吧!”

足不出户变工人

34岁的李智是法库县罗泉沟村村民,全家5口人,过去的收入仅靠十多亩地紧巴巴地过日子……可自打陶瓷公司落户附近后,李智与妻子唐娇一起应聘,一下子变成了拿工资的工人,两口子每月工资达到了2000多元,日子也逐渐红火起来……

王永新告诉记者,干瓦匠就得哪有活哪干,农忙时也歇不下来,根本帮不上家里的农活。媳妇累够呛,钱还挣不太多。“人家李智两口子在家附近找到工作,还给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不和城里的工人一样嘛。双休日还能在家干干农活,两不耽误啊!”

守家待地变工人,已然成为法库农民的新目标。现在,该县有3.6万多名农民像李智一样实现了身份的嬗变,并且足不出户变成了工人。法库县属农业大县,有45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36.8万人,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5.5%;城镇人口8.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8万人,占城镇人口的22%。

2002年,从法库县建起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起,陶瓷产业从无到有到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到2012年年底,法库的陶瓷产业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50亿元。从2002年至今,沈阳法库的陶瓷产业集群中,陶瓷及配套企业已经发展到186家,形成了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等12类27个品种组成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法库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

“大中型陶瓷企业纷纷加开生产线、扩大生产范围,销售火爆态势持续升温。企业获得大发展还得益于政府的政策。”一位经营陶瓷生意的老板向记者讲道,近年来,法库县提出“抓服务、降成本、拓市场”,积极引进外包服务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进而通过政策的引导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帮助企业寻找技术支撑,在节能减排,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上下功夫,降成本,提质量。

而企业的强势发展,直接带动了区域劳动力市场。随着产业园区影响力的加大,吸引其他县区剩余劳动力来此就业,解决了企业扩大生产用人不足的问题。在李智打工的陶瓷公司,企业新盖的厂房早已拔地而起,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完年厂里的新设备就要上线了,又将是一场超负荷生产的场面。

李智所在的孟家乡有13个村,10万亩土地,2万多人。在李智的记忆里,过去由于人多地少,一些农民闲着没事做,不是打麻将就是玩小牌。更有一些农民迫于生计,只得外出打工。

“那时是被逼无奈、无序流动啊!”时任副乡长的王爱民与记者唠起这些颇有感触。“现在好了,我们在全乡村村建立起劳动力输出服务站。过去全乡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有3500多人,由于外地企业的入驻,现在基本完成了就地安置转移,成了工人。全乡农民打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3,人均增收1500元。”

据了解,目前,法库县所有乡镇、村都建立了规范化的劳动力输出管理服务部门,有专人负责,并建立了责任制,全方位建立起用工信息网络。

王永新告诉记者,干瓦匠就得

尽管有了解决剩余劳动力的渠道,但不同于农业经济,劳务经济带来的诸多问题也随之衍生。

工资标准低且不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上不去。曾几何时,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陶瓷行业职工,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2010年,随着法库县陶瓷行业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这一矛盾得以顺利化解。

“从前我们是干一天算一天,哪天双方合不来了就辞职回家。工资集体协议签订后,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在沈阳隆盛陶瓷有限公司打工的侯文辉说,这个协议为职工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工资和相关待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切实保障,工会为工人真正办了实事。

“在我企业工作的工人有500多,涉及十多个工种,平时工人的流动性很大,主要原因就是劳资关系上的分歧导致的。工人的变动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签了工资协议后,以前工人流动性大的情况得到很大改观。”某陶瓷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工人的工资增长了,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还是赢利的。原因是工人稳定了,保证了生产经营程序,不再因工人的流动而误工。今年,该公司又盖了新厂房,加大投资力度。

工资有了保障,企业开始良性发展,可又一难题摆在眼前。随着企业的发展,技术水平就要不断提高,可技术培训的费用又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

“了解到该情况后,总工会就开始行动,我们有责任帮助职工、企业解决问题。”法库县总工会主席王天泉向记者介绍,农民无序流动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素质低、文化水平低、技能低,直接影响了其在外谋业。基于此,县总工会与劳动保障部门采取有组织培训的方式,目的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合格的工人。

“来到法库王者陶瓷公司后,我的第一堂课就是调色课。”李建民是一名调色工,没来法库之前,在老家陶瓷厂打工。随着企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他渐渐被淘汰。

“行业、企业都不定期地举办技能培训。”李建民告诉记者,自己很珍惜免费技能培训机会,每次都认真听课做笔记,“现在厂里很多机器调不出的颜色,组长都找我,让我手工配色,我的工资也跟着涨了很多。”

把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出来,首先要让他们拥有真本事,这也是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的最现实选择,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适应外埠企业的大量涌入,法库县有重点地对投身陶瓷产业的农民进行岗位技能培训,200多条陶瓷生产线吸纳了3万名农民“工人”。

随着技能提高,工人也有了自信。李建民回忆,在2013年,沈阳市总工会开展百万技能人才大赛,“我是我们公司第一个报名的,虽说进入决赛,但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山外有山啊!我得继续努力。”法库陶瓷行业工会主席陈宇告诉记者:“很多职工都找到工会说没报上名,想要报名参赛,我安慰大家明年再战。可见职工对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日后会经常组织这样的大练兵、大比武。”

据调查了解,至今,法库县已培训了数万名农民,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每年使2000多名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有了手艺好赚钱”,也成了许多农民发自内心的认识。

授人以渔

权益的维护、技能的提升,不仅让农民“工人”有了安全感,也形成了经济生态圈的良性循环。这也让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

“我是回家探亲时,看到了政府部门大力进行普法宣传。农民的素质提升了,企业在这样良性的环境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决定返乡创业。”陈新是法库县依牛堡乡的村民,年轻时出外打工几年后小有发迹,前不久返乡创业,投资8万元成立了工艺品加工点,并拓展到周边7个村,吸纳农村劳动力360多人。

像陈新这样返乡创业的小老板在法库县已有30多位,由于他们的加盟,带动了乡邻创业,改变了家乡面貌,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劳务经济”通常指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而获取工资的一种经济活动,其主体是农民及城镇富余劳动力。法库县委、县政府对 “劳务经济”理念的深化有一个渐进过程?——“劳务经济”不只是劳动力简单的单向流出,而应促进其双向流动。

随着“劳务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不仅仅是劳务输出地,还应当成为输入地,包括资金和人才的引进。这种变“被动输出”为“主动输出”的模式,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及影响相当巨大。

随着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小城镇成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2014年1月8日,从法库县了解到,法库县日前获批成为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发展改革试验区。法库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库县将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沈阳特色、法库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道路,为沈阳市乃至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责编/王深

ws@lnddgr.cn

猜你喜欢

双流陶瓷工人
双流区总工会培训提升工匠技能
种子醒了
《双流文艺》立足地域文化特色 输出双流文化印记
趣图
听荷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陶瓷艺术作品
陶瓷鉴赏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