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宝泉岭管理局大型灌区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4-04-02邓夫勤
邓夫勤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水务局,黑龙江萝北154211)
0 前言
宝泉岭管理局是黑龙江农垦总局九个管理局之一。地处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北以黑龙江与俄罗斯为界,边境线长160 km。总控制面积6 115 km2,耕地面积32.9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3.8万 hm2。
由于现有水田面积90%多为井水灌溉,地下水超采,因此自2000年以来规划引堤江水灌溉减少地下水灌溉,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得到保证。
宝泉岭分局共规划设计大型灌区4处,设计灌溉面积14万hm2,其中1处引梧桐水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其余3处提黑龙江水,为新建灌区。
目前,有2处灌区渠道及骨干渠道工程已建完,可灌溉面积2万hm2,另2处灌区渠首及总干渠已建完,渠系配套工程在建设中。
根据大型灌区已完灌溉工程管理状况,如何确保大型灌区工程长效利用,使工程能够高效运转并长期发挥效益,建后管理是关键[1]。
1 大型灌区管理现状
由于灌区工程尚未全部完成,目前灌区管理模式为管理局灌溉管理站+农场水利局模式。管理局灌溉管理站只负责灌区工程建设管理。不参与灌区日常运行管理,枢纽工程和灌区用水总调配及主干渠、支斗渠由农场水利局管理;管理经费来源主要为收取的水费[2]。
2 大型灌区管理存在问题
小型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 工程建设期长,不利于工程管理
由于灌区工程建设内容繁多,资金投入缓慢,工程建设期拉长,工程规划4 a工期。
渠首及总干渠工程已建完10 a之久,配套工程尚未完成,现灌溉面积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的1/2左右,因此工程产权无法明晰,管理人员配备不齐,不利于工程管理。
2.2 管理手段落后及经费不足,影响工程安全
大型灌区用水调配、闸门启闭仍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时效性差,遇到危险情况发生,闸门启闭不及时,加之管理人员不足,危及工程安全;由于缺乏维修养护经费,有些工程得不到及时维护,积病成险.影响了工程安全运行。
2.3 量测水设施未配套,水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灌区未全部完成,量测水设施工程建设没提上日程,水费只能按亩收费,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3]。
在试验时期内,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变化如图1a所示,总辐射变化如图1b所示。2015年11月份连续寡日照天气下温室的平均温度为13.44 ℃,平均湿度为94.67%,日均总辐射量为2.38 MJ/m2/d,均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
3 大型灌区工程管理建议
宝泉岭管理局4个大型灌区均存在边建边受益及工期较长现象,因此必须打破现有建后管理办法,制订优良的管理与维护能够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办法,改进工程的效率与效益,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具体工程管理建议有以下5点:订立灌区管理制度、推行大型灌区用水户参与工程管理、信息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推进水价制度改革和创新灌区改造建设思路。
3.1 订立灌区管理制度
尽管灌区未建完,但应按全部完成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明确责任,制订完整管理制度,明确政府的扶持、指导、协调、监督的作用以及灌区的专业管理职责。建立管理局灌溉管理站+农场水利局+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
管理局灌溉管理站职责为: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方针、政策、决议、负责筹集建设资金,制定灌溉管理、建设和水费收缴,协调灌区用水,灌区管理站负责辖区的水量调配,推广先进的灌水和节水技术,负责辖区内工程维修与养护,制定上报辖区内灌溉用水计划,工程维修养护计划,水费收缴计划,并负责实施。
灌区渠首、总干渠及总干渠上的建筑物、支渠建筑物由农场灌区管理站进行管理,支渠以下的工程及建筑物由用水协会进行管理。
调动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灌区股份制章程”、“站长、配水员、巡察员岗位责任制”、“调配水调度令制”、“用水协会管理章程”、“工程管理责任制”和“工程建设审批制”,以提高灌溉管理和工程维护水平,保证灌区良性发展。
3.2 推行大型灌区用水户参与工程管理
大型灌区工程实施分级管理,支渠及以下渠系由“用水户管理协会”负责管理。
因此,针对田间工程管理,各受益农场建立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组建、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来替代行政组织管水,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快推进农民用水自治,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灌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信息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灌区信息化是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灌区建设重要内容。近年来,很多成型灌区实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灌区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因此信息化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灌区重要的闸、泵站的管理运行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灌溉水资源实时精确监测控制,达到调控迅速、计量准确、优化配置的目标。运行安全可靠,提高了灌区效益,促进灌区管理的现代化。
3.4 推进水价制度改革
目前农场采取水费按亩征收,从长远看“办法”不妥。原因有2点:
1)水资源浪费大。
2)工程维修无资金保证,导致缩短工程寿命期,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大力推进灌区水价改革非常必要,尽快改革水价形成机制与制度,灌区管理机构有权与农户共同协商制定水价,按方收费,节约水资源,以保证灌区的良性运行。
3.5 创新灌区改造建设思路
灌区改造要向“高效、节水、生态、现代”的方向发展,灌区建成后不仅能满足正常的灌溉需要,同时能够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因此,灌区改造必须做到:
1)全面评价灌区现有渠道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情况,合理选择建设方式。
2)优化灌区设计方案,加强对渠道及建筑物断面形式、衬砌方式及布置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和优化。
3)强化信息化及量水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4)综合考虑当地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灌区改造有所侧重,对于重点地区除对基础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外,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5)加强灌区生态环境建设,摒弃渠道一律采用“三面光”的设计模式,要把灌区改造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1]郑清丰.灌区用水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11):263-265.
[2]陈锋.东圳灌区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水利科技,2011(02):58-61.
[3]魏麒.东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机,2013(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