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保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2014-04-02陈德江
陈德江
(江西省民盛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江西九江332005)
1 水利水保工程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工程设计常见问题
1.1.1 缺少深入的调查分析,编制文件不足
很多水利水保工程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忽视调查分析的重要性,一些设计人员只是单凭一些经验来进行工程设计;有的工程编制文件不是缺少工程规模的实地考查报告,就是缺少施工工艺选择的依据,或是缺少工程使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与要求。这些都会影响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势必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1]。
1.1.2 忽视施工组织形式,设计图纸不全
很多水利工程忽视水保工程的这一块施工组织,源于对施工组织的不重视,更是对水保工程的不重视,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混乱,施工现场的实时信息很难得到综合,当出现问题或事故时,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相互推诿,严重影响了施工进程与质量。存在于众多水利工程中另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图纸不全。一个水利水保工程会包括大样图、剖面图、施工图等多份图纸,而很多设计人员只提供主要的一两份图纸,并且图纸上的说明也不详细,符号混乱、错误,影响了施工进程。
1.1.3 没有认真进行工程的概预算
工程概况、编制原则及依据、投资指标等与工程实际息息相关的文件都是工程进行概预算的依据,而很多工程在缺少这些依据的时候就盲目地进行设计与概算,附表、附件也没有按照水利工程标准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整理,造成实际项目开支与核定定额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后期审查中发现了实际情况与计算数值存在着严重的不符,影响了对施工做出准确的判断[2]。
1.2 工程设计文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2.1 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计文件是有明确规定的,对于文件不全、图纸不全的工程是不允许开工建设的。而很多企业之所以在设计阶段依然对国家的一些规定视而不见,除了监管力度的不够,还有就是抱有侥幸心理和玩忽职守的态度。
因此,剔除设计中的一些常见的、非技术性的问题,首先就是要端正工作态度。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应提交的文件,例如《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图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工程初步设计地质勘测报告及图册》等共16套文件,都必须在设计阶段完成的。因此,作为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应牢记所需要文件数量与类型,认真做好准备与设计工作。
1.2.2 提高设计人员工作能力,提升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
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除了受个人工作态度的影响,还受到工作人员能力限制。一些工程设计人员本身的能力有限,不能准确的分析工程情况设计出合理、优秀的工程方案。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应组织对设计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人员更是要合理的进行工作的分工,根据每位设计人员的优缺点来进行工作的分配,团结协作,最终完成方案的设计。
1.2.3 加强工作环境的软硬件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设计工作会应用到一些先进的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设计单位应尽可能的向设计人员提供好的软硬件资源,即提供优良的、技术先进的勘测设备,提供前沿的、优化的技术方法,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手段,保证设计人员不会因为软硬件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设计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好的软硬件条件构建起来的工作环境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还会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
2 水利水保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2.1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3个:
2.1.1 渠道施工常见问题
水利水保工程中的渠道设计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渠道的设计不合理,渠道会由于受到雨水的冲刷而被破坏,还会使大量的淤泥存留于渠道内,造成渠道的淤堵,造成排水以力下降,影响了整个工程水利水保作用的发挥。
2.1.2 基坑排水与开挖中的常见问题
基坑开挖工程中,经常会受到淤泥的困扰,基坑中淤泥的特点是颗粒小、水含量大,稳定性差,泥面承载力小。基坑内的淤泥黏度大,使用铁锹施工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是明式排水开挖工程,则会由于地下水位与基坑内水平距离较小而造成动水压力过大,出现管涌现象,这也被称为流砂。
2.1.3 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是主要施工工艺,但是在这个施工工艺过程中,常会出现由于钢筋或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导致的质量问题。例如混凝土容易产生麻面、蜂窝、空洞、裂缝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达不到工程要求。对于混凝土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2.2 施工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2.1 渠道施工常见问题的解决
可以通过向渠道边上加固工程材料来保护渠道,提高渠床的抗冲刷能力,通过改变渠道的路线来调解渠道的坡度、减缓流速、在渠道的转弯处,更是要设计出大尺度的转弯,减小流速,做好水量的调度工作,放水要考虑到渠道的承受能力。进行淤泥的防治可以通过提高渠道两侧的水土保持能力,修建必要的减少减土工程与设施,将泥沙在流动的过程中被过滤出去,还可以在提高渠道抗冲刷能力基础上,加大坡度,从而加大水的流速,提高渠道水流的挟沙能力,定期对渠道进行清理,防止堵塞的发生。还要在水利工程的外部建立防风林,加大植被种植面积。
2.2.2 基坑排水与开挖中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基坑排水与开挖中淤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铺土挤淤与借土还淤2种。将干砂倒入软稀的泥土中,使淤泥变成土埂后,再将其挖出。借土还淤则是将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好土地段挖出一个储泥坑,在它与淤泥之间留下一个土埂进行拦截,在储泥坑挖好后,将稀淤放入到储泥坑中,达到除淤的目的。应对流砂问题可以采用柴枕拦砂的方法。将捆好的柴枕垂直的向坡向排放挤紧,将钎枕固定在坡面上,防止柴枕沿着坡边滚动。这不但是应对流砂的好方法,并且还是防止坡脚坍塌的好办法。
2.2.3 混凝土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混凝土出现麻面可以先用钢丝刷将表面的黏浮砂浆刷掉,再用高压水进行冲洗,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将麻面抹平,用草袋将其覆盖。蜂窝的修补方法同是先剔除松散的石子和个别突出的骨料,将附着在钢筋上的沙浆刷去,同样用高压水洗净,用细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填补。如果混凝土出现空洞,则先将空洞处的石子与散料清除掉,再架设模板,将混凝土压入空穴捣实,多余的部分等到混凝土凝固后再剔除掉。
[1]李晓宇,金双彦,徐建华.水利水保工程对河龙区间暴雨洪水泥沙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2(04):91-93.
[2]杨秀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09):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