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良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征及要点
2014-04-02王华顺李远强陈顺华
王华顺,李远强,陈顺华
(贵州省遵义县水利局,贵州遵义563100)
1 运行良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征
1.1 良好稳定的供水服务
水价合理、收费公平;水质安全、达标;水量充足、供水及时;维修服务有效及时。
1.2 众多的村户(社)参与
村(社)参与是一种村(社)用户自愿合作管理的方式,指用户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民主管理。用户以共同的需求为基础,合作解决自己的饮水安全问题,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对自己负责,目的是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更好和更持久地满足自己的用水需求[1]。众多高度村户(社)参与的主要标志有:公选的用户代表参加或监督运行物资采购,公选村(社)管水委员会负责人和成员,公选管水员,全体用户协商确定水价,全体用户讨论确定管水用水规定,财务公开,形成重大事情由用户大会集体决定的决策机制。
1.3 注重社会公平
解决村(社)的饮水安全问题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是使用国家资金的项目和工程。若一个使用国家资金或外部援助资金的项目,在运行良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区内,一些贫困户和困难户仍然深陷饮水困难的境地,这种项目不是一个好项目,让人产生不公平。不公平就会产生矛盾和纠纷,解决不好就可能严重危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照顾孤寡残疾等家庭,有利于减少村(社)矛盾,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规划开始时就应该注意公平性的问题。
注重社会公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程覆盖区内的所有群众都有参与项目的机会,不设置障碍排斥孤寡残疾等家庭和边远村(社),对孤寡残疾等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减少孤寡残疾等家庭的集资额、入网费,为孤寡残疾等家庭提供基本用水量的优惠等),用户公平分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公平分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费用成本,对公共资源投入而不能参与项目的用户适当补偿,高度注重妇女参与(若妇女作为用水最多的群体,对工程设计、用水管水的决策应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2 运行良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要点
运行良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持续的、良好的供水服务,增进社会公平和村(社)团结,建立村(社)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村(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运行良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本原则:用户自主管理、自主决策,公平用水、适当照顾孤寡残疾等群体,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实施,财务公开透明,实行民主监督,公正、有效、有权威的纠纷协调机制。
运行良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前提条件:支持村(社)自主管理的政策方针,有清晰的工程权属关系、管理权限和决策权力,用户有积极参与意识,管理机构有合法地位,外部支持有效(包括政府部门对村(社)管水机构的支持和技术支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三个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若要良好运行,三个阶段作好以下要点:
2.1 规划与设计阶段
众多村户(社)参与:宣传发动群众→召开村(社)动员大会→公选施工管理、监督小组成员→受益户讨论初步技术方案→受益户讨论集资方案→受益户讨论投工投劳方案。
优良的方案规划设计:讨论选择水源点(水源水量和水质是否有保障)→讨论决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类型→讨论决定供水管道走向→讨论决定供水方式(供水时间等)→讨论决定用水计量相关事项。
注重社会公平:谁可以成为受益户(防止排斥边远户和孤寡残疾等家庭)→对孤寡残疾等家庭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照顾→妇女对户内供水设施安装位置有决策权力→对材料采购的民主监督方式→项目建设资金公示。
协调权属与补偿:是否存在潜在水源权属纠纷(签订水源利用和补偿协议?)→工程权属是否清楚→村(社)机构对工程的管理权和使用权是否明确→是否按照政策或通过协商对占地进行补偿(签订占地和补偿协议?)→公共资源投入而对不能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的用户是否进行适当的补偿。
2.2 施工阶段
建设资金管理有效公平:重大开支由全体受益户集体决定→及时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公示财务票据。
材料采购与储运保障:施工材料管理监督小组协调采购(公选的用户代表参与采购)→用户代表在票据上签字→对材料设备的储存、运输和领取的有效管理。
劳动力组织有力:投劳数量与分摊→投工与现金的折算公平合理→照顾妇女和老人→注意施工安全。
工程技术合理与质量合格:争取政府和技术部门的支持→培养当地土专家→用户参与对施工质量的监督验收→用户代表、基层干部、技术人员与参建各方共同对工程验收。
2.3 运行管理阶段
成立管理机构:公议管理人员、负责人和管水员的选择标准→公选管理人员、负责人、管水员→明确的管理职责分工→公平合理确定管理人员薪酬。
建立决策机制:日常管理由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项由用户代表大会决定→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产生与替换→水费定价→重大财务开支和年终财务回顾→建立和修改管理制度。
健全管理制度:用户集体讨论通过的、成文的管护规章制度→用水规定(如供水服务和维护服务)→供水安排→特殊时期缺水时供水安排→防止吃“滴滴水”措施→防止人情收费措施→维修服务有效及时措施→公选的独立监督员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明确管护规定:维护责任划分→奖罚和处理规定→定期清洗水源→预防性保养维护安排→可能的风险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
处理纠纷协调:讨论可能出现什么纠纷→解决纠纷的原则→落实解决纠纷的责任人→建立用户的意见反馈渠道。
监督财务管理:重大开支由全体受益户集体决定→及时公布资金使用情况(用户大会举手表决年度财务报告)→公示财务票据。
确保社会公平:为孤寡残疾等家庭提供基本用水量的优惠等。
3 结论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规划、施工、运行管理中必须多调查、多听群众意见、多总结,充分吸取运行良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成功经验,切实防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常见问题,以便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持续地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供水服务,使已建、在建、拟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设计、施工、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1]杨华仙,桑钢,杨国林.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思考[J].给水排水,2011(03):3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