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县小农水项目区水畅田间

2014-04-02王长坤

河北水利 2014年6期
关键词:沧县小农项目区

□王长坤

沧县小农水项目区水畅田间

□王长坤

2014年4月,沧县2013年小农水项目区——仵龙堂乡、姚官屯乡各项目村,纵横田间的渠道水畅其流。

仵龙堂乡土塔村村民刘新秀说:“过去,我们村的这片耕地既无井也无渠,只有靠天吃饭。如今,2013年的小农水工程给我们打了井,铺设了管道、清了沟渠,水路相通了,种什么都会大丰收啊!”

近年来,沧县大力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广开门路筹集资金,先立机制再建工程,建管并重,打通了农田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

1.多渠道发力,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小农水”是农田灌溉的“毛细血管”,要修补完善这分布广泛的“毛细血管”网络,资金短缺无疑是最大的“拦路虎”。

在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财政项目资金的同时,沧县通过县、乡财政资金的投入、整合涉农涉水资金,引导受益群众筹资筹劳,多路筹集资金,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3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有力保障了小农水工程顺利进行。

沧县创新工作思路,变水务部门“孤军奋战”为全县涉农涉水部门“协同作战”。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和“区域集中、项目集中、投入集中、效益集中”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渤海粮仓、高标准农田等资金,集中投入小农水工程建设。仅2013年,全县就整合资金3953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5万亩,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年节水量155万m3。对维护水资源平衡、扼制水生态恶化产生积极影响。

2.先立机制,后建工程,确保建一处成一处

沧县小农水工程项目实行网上公开招标,开标过程中,市水务局相关领导、县监察局、县检察院、县财政局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对开标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管,确保了投标的公平公正,为小农水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农水项目实施时间一般为秋收后、入冬前和立春后至清明节前后,时间不足5个月。质量要求高,稍有懈怠就会影响农民生产。沧县建立了领导挂帅,项目科室蹲点、一线监理跟踪“三级联动”机制。县领导现场办公,为项目实施排忧解难;项目科室蹲点乡村集中办公;工程监理及项目技术责任人长期驻扎在施工一线。

与此同时,沧县还建立质量管理责任机制,严格绩效考评,设立小农水项目资金管理专户,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全面推行农民义务监督员机制,让受益者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形成了政府、社会及受益群众三方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监督体系。

3.以用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效益是根本。沧县按照“以用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建设”原则,对项目区的农田分门别类进行改造。对于灌溉困难的耕地,打井、拓宽挖深渠道,清淤除障,分级配套完善灌溉渠系,改建、新建扬水站点,形成完整的灌溉配水网络,做到耕地沟渠水畅其流;对于低洼易涝的地块,加固渠道边坡,科学设置节制闸,大大减轻汛期渠道淤塞程度,防止汛期造成渠堤倒塌,农田被淹。

小农水工程完工后,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管理至关重要。沧县将改造完成的小农水工程管理权,明确归乡、村集体所有,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破解了过去管理责任主体难以落实到位的问题,提高了工程的完好率。

旱能灌,涝能排。小农水工程的实施,明显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产能,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仅实现了耕地旱涝保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沧县小农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沧县人大常委会视察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落实情况
中国小农家庭的未来:兴起抑或衰微?——兼评《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河北沧县 “全方位”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
沧县镂空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沧县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保障公平正义
洪江市小农水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