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探讨
2014-04-02倪宗汉萍乡市芦溪县水务局
□ 倪宗汉(萍乡市芦溪县水务局)
0 前言
我国水资源分布区域不平均,而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开发利用偏远地区水资源,其前景十分广阔。水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主要开发的清洁能源之一,21世纪以来,水利水电工程开发进度不断增长,2010年我国水电机容量已达2.10亿kW,开发程度可以达到37%。但装水利水电工程规模较大、技术含量高、工期短,对管理水平提出更多的要求。
1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较高,而且运行情况直接关系社会的发展速度,必须提高重视度。主要风险特征有巨额资金风险,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巨大,一旦发生事故,工程负责人需要承担巨额损失。而且风险较为集中,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大量资金,发生自然灾害后,会导致溃坝等问题,其灾害性质是毁灭性的。水利水电工程损害面较大,如果在汛期发生损坏,会造成下游区域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电力中断也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水利水电的主要风险包括地质灾害、水灾、气象灾害、不确定运行因素、水上漂浮物等,其中地质灾害造成的风险最大,根据破坏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坝基强度不符合标准,在运行过程不断恶化导致破坏;坝基抗滑性能较低,发生滑动导致破坏;坝基渗透变形,底部掏空导致破坏;拱坝肩岩体稳定性较低,发生滑动导致破坏;坝下溢流长时间冲刷,产生空洞后破坏大坝;地震灾害导致大坝断裂,应力不断增大使坝体分离,严重破坏大坝。
地质风险与水共同作用会加大破坏力,在水的静水、动水、波浪、冰等压力作用下,在地震时会加大地震激荡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坝体中存在裂缝,由于迎水面与背水面形成的水位差作用,会发生大坝渗透作用,导致渗流量不断损失,渗流力与浪压力作用在坝体上,产生渗透变形、化学管涌等降低坝体强度的问题[1]。气象风险由风暴、雷击、暴雨、冰冻等灾害引起,其中雷击的破坏性最大,无论是直击雷、侵入波、感应雷,都会导致水利水电设备发生故障。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运行产生的故障或人为操作因素,都会产生一定风险,而汛期发生的洪水灾害,会产生大量漂浮杂质,也会威胁到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运行。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党制定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针,强调城乡、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国内、对外共同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社会发展改革。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发展观以它丰富的内涵,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将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有机结合,有效提高社会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的基础理论与保障。
2.1 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直接实践者。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激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到人才是价值最高的社会资源,也明确了以全体人民为基础共同提高发展的前进方针。
2.2 深化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做到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扩大人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而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完成这种使命。在发展时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前提,通过科学发展观进行引导,改变以往随意开发的模式,将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有机结合,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也不会影响后世发展速度[2]。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思想,必须摆脱经济至上的社会发展观念,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3 水利水电工程前期管理
前期管理工作是指工程项目选址开始,到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全部管理组织工程。在2004年政府已经出台了核准制、备案制的新型审批方案,企业需要承担所有风险与责任,这对企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必须重视前期管理工作。设计作为工程的灵魂,必须做到设计的完整、高效性,以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造价的设计思路为基础,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效益。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与激励机制,充分激发设计单位主观能动性。业主单位需要聘请专业的设计咨询单位,并且对工程设计方案、招投标文件进行控制与审核。为了有效提高决策水平,需要在可行性报告通过后,由专业评估机构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分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风险。
4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深入科学发展观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之中,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
4.1 加强管理立法
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与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管理有很大的意义[3]。在现阶段我国管理立法并不健全,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完善工程管理立法,依法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内容复杂,所以立法需要包括全部设计内容,充分考虑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做好立法工作。完善立法可以使水利水电工程有章可循,避免严重事故发生,加强工程建设效果,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前提依据。
4.2 加强经营管理
为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需要加强经营管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效益代表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加大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国家发展的同时,也会为水利水电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为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生活保障,实现良性循环开发。效益的高低由投入决定,通过最小的社会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就是社会建设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经济分析制度,对工程管理的成本进行预算,建立完善的经济评价指标,对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评估,保证经济利益最大化。
4.3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外在体现,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工程管理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4]。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属于起步阶段,管理人员并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一些偏远地区条件较为艰苦,内部管理人员较少,技术水平也无法达到要求,缺乏实施管理工作的基础。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其他管理工程有很大区别,管理人员需要摆脱“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重新认识工程管理的意义,加强维护与管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节约国家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管理落后不仅会影响工程正常投入、降低经济效益,而且有可能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技术水平、待遇保障,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
4.4 加强部门协作
高效的团队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组织团队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员工的团结精神,保证管理工程顺利开展。水利水电管理工作涉及诸多部门,许多工作不仅由管理部门负责,还需要设计与施工部门的配合,管理工作需要深入每个环节之中,从设计、施工环节开始,严格分析地质观测、水质检测、施工工艺等步骤的施工计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5]。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良好的团队配合,通过设计、施工、管理部门的配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可以解决资源,也可以培养出部门之间的默契,对后续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5 结语
科学发展观对水利水电工作管理非常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作运行效果。将环境与水利工程有机结合,既保证社会发展速度,也保证环境不会被破坏,使自然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互平衡。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使水资源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积累更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1]李菊根,史立山.我国水力资源概况[J].水力发电,2012(1):3-7.
[2]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王学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05).
[4]刘耀祥.项目融资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研究,2011(12).
[5]蔡钦,李红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河南省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