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的分配正义维度

2014-04-02向玉乔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社会制度资源分配道德修养

向玉乔教授,湖南师范大学 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国梦”具有丰富内涵,人们也可以从多元的角度对其进行认知和解读。本文把“分配正义”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维度来看待,并且从政治伦理学的角度对其展开探析,以揭示“中国梦”涵盖“分配正义”的内涵要义和重要价值。

一、分配正义:作为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时下被人们热议的“中国梦”无疑首先是当代中国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提“中国梦”,以之说明当代中国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和坚强决心。从此以后,“中国梦”在我国社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成为中华儿女共同表达其民族复兴理想的一个词语。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自近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实现的一个民族理想。自晚清开始,由于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因此而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必须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艰难而曲折,至今尚未完成。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目前还未统一的事实就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在此时代背景下,以“中国梦”来阐明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和强烈愿望能够对当代中国人起到明志、励志的作用。

不过,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首要内容的中国梦必须建立在中国社会得到良好建设的基础之上。这不仅仅指当今中国社会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指当今中国社会应该得到很好的管理,生活于其中的人民能够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梦”既应该是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也应该是当代中国人实现个人幸福的惠民之梦。

确保当代中国人拥有个人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把“分配正义”确立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分配正义,是指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社会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分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正性或正义性,它是支配人类社会资源分配活动的核心价值观念。由于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等社会资源的分配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分配正义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致力于实现的一个价值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取得的丰硕社会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但同时也遭遇了贫富悬殊日益严重、发展机会欠均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如何实现社会资源公正分配的问题因此而变得特别引人注目,“分配正义”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个话题成为热门话题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在一个社会治安状况差的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必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说明当地人的生活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在一个腐败现象非常严重的社会,腐败问题必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说明该社会惩治腐败的力度不够。在一个环境状况每况愈下的世界,环境问题必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这说明当代人类陷入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因此,当一个话题在一个社会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议论的时候,它更多的是在给人们提供一种警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改良措施,其分配正义状况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大改善。例如,绝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实行了比较有效的社会福利制度,这确实使其社会公民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它根本不可能消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改变其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本性,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分配不平等、发展机会不均等、物质财富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在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深蒂固地存在,这是“分配正义”在当今西方国家成为热门话题的现实根源,也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在当今西方国家受到广泛重视的现实原因。

因此,在“分配正义”在当今中国社会成为热门话题的语境下,我们不应该感到“欢欣鼓舞”,而是应该多一份惊醒和反思。我们应该反问我们自己:为什么分配正义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为什么当今中国社会拥有越来越丰富的社会发展成果而这些成果难以得到公正分配?我们能否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当今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如果存在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在惊醒之余对分配正义问题进行更多的深入思考。

“中国梦”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梦想,而是一个可以变成现实的伟大理想。“中国梦”的编织和实现应该既是一个展示当今中国蓬勃发展之大好形势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够让当代中国人从社会发展中普遍得到实惠的过程。在当今中国变得日益强大的过程中,中国人应该能够从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个人幸福。其中最重要的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应该确保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能够建立在分配正义基础之上。

“中国梦”的实现旨在将我国变成一个幸福国度,旨在将我国变成一个人人向往、人人热爱的地方。要将我国变成一个幸福国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必须确保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等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正性或正义性。当今中国应该是一个公正的国度,因为只有公正的国度才能成为人人向往、人人热爱的国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将分配正义作为“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来看待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二、分配正义的实现途径与中国梦的两个支撑

“中国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已经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一个宏伟社会理想而存在,而且在于它是一个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理想。如何实现中国梦?既然分配正义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维度,那么实现分配正义的途径必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途径。

分配正义的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个人道德修养;二是社会制度。

个人总是带着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参与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社会资源的分配。个人或者以利己自私的道德价值观念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或者以利他利国的道德价值观念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这会对一个社会的分配正义状况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利己主义者往往要求社会资源的分配有利于满足其自身的分配利益需要,并想方设法使社会资源分配的天平向自己倾斜。利他主义者则不仅能够在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过程中看到满足其自身分配利益需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能够合理地看待和尊重他人的分配利益需要,甚至能够合理地看待和尊重社会集体的公共性、整体性和长远性分配利益需要。显然,如果个人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不能受到合理的限制,它很可能变成一种破坏或损害分配正义的力量。相比较而言,如果个人具有利他主义价值观,则他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公正分配。拥有利他主义价值观的个人能够从他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分配利益需要,他们能够肯定和尊重他人、乃至社会集体的分配利益需要。

不过,个人道德修养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这是指,虽然个人道德修养能够影响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状况,但是这种影响并非决定性的。个人的存在总是同时表现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并且时刻会受到社会规范广泛而深刻的制约。在制约个人的社会规范中,最强有力的社会规范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社会规范,它是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支配社会资源分配的规范性力量,因而也是一种能够对个人的生活状况和人生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力量。正因为如此,生活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个人所拥有的生活状况和人生命运往往迥然不同。奴隶制度下的奴隶牛马不如,它们几乎没有任何人之为人的伦理尊严。封建制度下的农民获得了一些人之为人的人身自由,但他们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等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则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和损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下层人能够更多地享受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但他们仍然不得不经常地忍受生产资料私有制必然造成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残酷压迫和剥削的现实。在社会状态下,个人的生活状况和人生命运仅仅在很小的程度上由个人决定,它们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状况。社会制度的好坏对社会资源的分配状况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个人生活状况和人生命运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

由于上述原因,当代哲学家普遍主张更多地借助于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来实现分配正义。在他们看来,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是公正的社会制度;而公正的社会制度之所以是公正的,是因为它是公平的,是因为它们具有实现分配正义的强大功能。人类社会借助于公正社会制度实现的分配正义是一种公平意义上的分配正义,即“公平正义”——它意指,公正社会制度在支配社会资源分配的时候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所有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时候在公平社会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作为人类社会实现分配正义的一种必要手段或途径,公正社会制度是所有人在致力于实现分配正义的时候可以共同依赖的一种规范性力量。

中国具有重视德治的伦理思想传统。所谓德治,就是借助于个人道德修养或个人德性来治理社会或国家的方略。这种伦理思想传统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道德修养的社会管理功能,但也很容易造成人治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德治”等于“人治”,而是意味着具有非强制性和可塑性的个人道德修养很容易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转变成一种人情关系。在崇尚德治的社会里,仁爱往往被普遍尊崇为最高美德。仁爱德性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爱、和谐和融洽,其价值取向有利于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的道德关系,但由于较少注重体现人际交往的公正性,仁爱德性的张扬往往会妨碍或抑制人类追求公正德性的意愿和行为。这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通常表现就是:很多人在崇尚仁爱德性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其应有的公正德性,并因此而损害或破坏了整个社会应有的正义秩序。

“公正”可以成为个人的一种德性,但它主要是公正社会制度内在具有的一种德性。正如当代美国哲学家罗尔斯所说:“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性一样,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1]3这是说,社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从根本上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公正性,只有那些具有内在公正性的社会制度才能张扬和维护分配正义。

当今中国社会实现分配正义的一个主要障碍在于,很多人坚持把维护分配正义的希望主要寄托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而没有对社会制度实现分配正义的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当代中国人还普遍缺乏借助于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来实现分配正义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他们在遭遇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现实时往往显得非常困惑:他们往往强烈地希望个人道德修养能够在维护分配正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个人道德修养在维护分配正义方面带给他们的失望往往是深刻而沉重的;由于看不到社会制度维护分配正义的强大功能,他们往往又不能自觉地将维护分配正义的希望寄托在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上;因此,在如何维护分配正义这一问题上,他们常常处于不知所措的境地。

党中央已经深刻认识社会制度维护分配正义的强大功能和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14这一方面说明党中央把“公平正义”视为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维护分配正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党中央把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当做当今中国社会维护分配正义的最有效手段。

分配正义的实现离不开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更离不开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分配正义必须同时基于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公正的社会制度。这一客观事实不仅揭示了分配正义得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而且说明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同时依靠两个途径,即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也就是说,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必然也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两个途径。

作为个人的幸福之梦,中国梦的实现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而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又是由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状况来集中体现的,因此,分配正义的实现状况是个人的幸福之梦得到实现的实际体现。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分配正义维度,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个人应该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以使其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活动基于合理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基础之上;同时,个人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行为还必须在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的支配下来进行。借助于合理设计和安排的社会制度来实现分配正义,这不仅仅能够为个人提供一种基于“公平正义”的个人幸福,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个人的幸福之梦提供一种稳定的、持久的、有力的制度保护。

作为个人幸福之梦的中国梦需要有两个支撑:个人的良好道德修养和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个人幸福的要义和内涵,他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往往也是合理的。一个人可能因为拥有良好道德修养而获得基于分配正义的个人幸福,也可以因为得到公正社会制度的保护而获得分配正义意义上的个人幸福。事实上,一个人的最大幸福莫过于他能够生活在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里。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不仅仅制约个人的行为,为个人的行为提供一种强制性准则,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确保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配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能够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享有最广泛的平等主体性,能够为所有个人平等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提供均等的机会,并能够使所有人能够平等地承受社会资源分配所产生的相关义务或责任。公正社会制度是个人幸福之梦得以实现的最有效途径。个人需要在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引导下来实现他的幸福之梦,更需要在公正社会制度的保护下来实现他的幸福之梦。

三、分配正义社会的建构与中国梦的圆满

中国梦必定有圆满之时。什么是中国梦达到圆满的标志?作为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中国梦达到圆满的标志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达到足以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主权完整的程度。作为实现个人幸福的惠民之梦,中国梦达到圆满的标志在于中国建成分配正义社会的事实。

建构分配正义社会是整个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宏伟理想。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建构一个分配正义得到充分实现的理想社会,但是这种理想一直为人类中的许多人所热烈追求。建构分配正义社会是人类从古到今就有的一个梦想:“它是一个古老的梦想,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的男女。它有时是通过一种新的宗教得到表达的,有时是通过有远见和思想高尚的政治家或哲学家来传达的,有时是通过普遍民众反抗暴政的自发行为来表现的:试图建立一个公正社会的尝试在历史上反复出现,它没有因为遭到讥笑或过去的失败而受阻。”[3] Preface xiii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资源分配问题充满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因此,“社会生活充满分配正义问题。”[4]1只要人类存在,人类社会生活就不可能停止,人类试图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理想也就不可能停止。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试图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历史。

当代西方学者约翰·哈德斯顿曾经对分配正义社会做出非常具体的描述。他认为,分配正义社会是一个能够使其所有公民充分享有自由并鼓励他们充分实现其生理潜力和精神潜力的社会。具体地说,一个分配正义社会至少应该达到四个要求:(1)它应该形成一种能够体现人类整体意识和人类整体责任感的伦理体系,以协调自我发展和他人福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是一个分配正义社会应该达到的最基本要求。(2)它应该确保个人的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安全。这意味着该社会的法律制度能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公正的关系。(3)它应该保证所有社会公民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上具有充分的发言权。这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管理工作。(4)它应该为所有社会公民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意味着社会消除了性别不平等、种族不平等、文化不平等、经济地位不平等等分配非正义现象[3]。

哈德斯顿对分配正义社会的描述不一定非常全面,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类试图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强烈愿望。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分配不公现象,甚至曾经出现过像奴隶社会那样充满奴役性的社会,但总体来看,人类社会的分配正义状况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总是在进步,其进步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分配正义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事实。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分配不公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丑陋的事情,而分配正义则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高尚的事情。

在试图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过程中,人类既不得不面对新分配正义观与旧分配正义观、新社会制度与旧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也不得不面对分配正义状态只能在人类社会逐步得到改善的现实。不可否认,人类至今还没有建构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社会,但人类社会的分配正义状况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在当今世界,由于分配正义观念正越来越深入人心,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人类理想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于人类来说,建构分配正义社会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但人类一定会朝着这一理想目标做出不懈的努力。毕竟只有在分配正义社会里,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源才能得到公正分配,而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人类追求分配正义社会的理想提供了最深刻诠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阶级社会都是不平等的社会:“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5]272他们还指出,只有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人类社会的平等状况才会越来越好:“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且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国,以及其他一切资产阶级的美妙东西”[5]741;然而,资产阶级统治所导致的经济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彻底消除的;只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人才能真正获得平等——“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5]760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社会。

当今中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问题还相当紧迫,物质财富、政治权利、发展机会、社会责任等社会资源的分配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公,但这不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人努力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障碍。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要看中国社会是否正朝着越来越公正的方向发展。要成为一个分配正义社会,当今中国任重而道远,但这毕竟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目标。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今中国需要在各个方面显示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的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公正的事实。当今中国朝着分配正义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过程,是当代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及其谋求个人幸福的惠民之梦得到实现的过程。分配正义社会建成之时亦是中国梦得到圆满实现之时。

[1]John Rawls.ATheoryofJust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Huddleston, John.TheSearchforAJustSociety, Oxford: George Round, Publisher, 1989.

[4]Deutsch, Morton.DistributiveJustice:aSocial-psychologicalPerspectiv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猜你喜欢

社会制度资源分配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新研究揭示新冠疫情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精读
关于早期蒙古社会制度的再思考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种基于价格竞争的D2D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特种设备检验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特种设备检验资源分配研究
云环境下公平性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对法律功能实现的影响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