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湘南地区旱地产业
——花生

2014-04-02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湘南地区湘南旱地

湖南农业大学 李 林

大湘南地区旱地产业
——花生

湖南农业大学 李 林

一、大湘南花生扩面潜力大

一是推行旱作多熟制,大湘南有20万公顷玉米,若推行早熟玉米-春花生间作、春花生-鲜食秋玉米轮作等,扩面潜力大。二是利用高岸田、天水田、矿区渗漏田发展早稻-秋花生轮作、早熟玉米-春花生间作轮种。三是湘南地区油茶面积约80万公顷,若部分间作花生,扩面潜力达8万公顷。四是充分利用宜垦旱土资源种植花生。

二、技术支撑

一是选用专用型优质高产品种。如:高产高油分型大籽花生品种湘花2008,浓香型小籽花生品种湘农小花生。二是推行抗寒保障早播、早播保障避旱的连环减灾避灾技术。三是一次性平衡施肥,巧施钙、硼、钼、镁肥,合理密植。四是实行耕作制度改革,大力推广早熟玉米-春花生间作、早稻-秋花生轮作,实现粮油双丰收。五是机械化种植。2013年4月、8月在永州市冷水滩区成功举办播种机、收获机、摘果机作业示范,大幅降低劳力成本。

此外,大湘南许多食品加工企业有花生加工业务,有些地方还建立了专业化的花生加工企业,如江永县义华花生制品有限公司。因此,加大对湘南地区花生产业化的扶持力度,集中连片大区域开发,实施花生加工品牌战略,可望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规模的花生生产加工基地和龙头企业,有利于干旱农区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

1.实施花生产业化发展战略 设立省级花生产业化引导资金项目,引导花生全产业链(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储备,基地建设,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农机研发示范,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企业改造升级等)向优质、高效、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方向发展。

为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在大湘南重点扶持一批与花生相关的种植与加工龙头企业,联合专业合作组织、大户进行产业化经营。按照一地一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订单生产,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兴办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商品油料基地、食品加工原料基地,提升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和专利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市场,实现产加销有机衔接。

2.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强化基地建设 在山丘瘠薄旱地产区,主要是大湘南地区,湖南省还有雪峰山脉、武陵山脉地区,重点建立传统风味小籽、彩色品种、高蛋白奶用花生品种的种植与加工基地。而在平原和河流流域沃土产区,建立油用大花生基地,可先在桃源县试点,该地与湖北江汉平原油料花生基地接壤,有利于打造国家级长江中游平原商品花生油基地。

3.创建花生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 花生生产机械化对于提高效率效益,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是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率先示范于丘岗产区的冷水滩区等全程示范耕整机、播种机、收获机、摘果机、剥壳机等。二是建立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基地,在丘岗山区的道县、蓝山县、邵东县、安化县、麻阳县率先示范种植环节省工最多的摘果机、剥壳机。

花生作为一种抗旱耐瘠、高产高效的大宗旱地经济与油料作物,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食品加工与榨油产业的重要原料,不论从花生产业的地位作用,还是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都符合湖南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要求,能更好地发挥湖南省旱土资源优势,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猜你喜欢

湘南地区湘南旱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走过湘南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谢湘南的诗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
同行在湘南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