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鸡汤:少喝有益 多饮如鸩

2014-04-02寇宝刚

河南电力 2014年7期
关键词:于丹周国平鸡汤

寇宝刚

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是《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于是,心灵鸡汤这碗寡淡的营养液,在高考试卷上满溢横流。自1993年美国人坎菲尔和汉森创作的《心灵鸡汤》问世,历经20多年后,经由周国平、于丹的熬制,心灵鸡汤终于如滚滚洪流,淹没了人们的心智,渗透到了我们所有的生活语境中。不管最畅销的杂志,还是微信的朋友圈,心灵鸡汤比比皆是。思想、哲学、文化乃至宗教,都以心灵鸡汤的方式在广泛传播。

心灵鸡汤遵循着这样的准则,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点燃真情的火炬,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以讲述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而风靡。这些看似劝人向上、励志、努力、成功的言语,让一部分人深受感动。然而,人们长久地浸淫在这种甜腻、煽情、违常理、反逻辑的语境时,难免有令人作呕的反应。

当雾霾弥漫,令人窒息时,于丹说:“大家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和它较劲。”忍受不了时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传统文化中的“心学”,成了于丹治理雾霾的良方。

一家权威媒体在马航失联后连篇发送期望传递正能量的微博:“又一个黎明来临。此刻,你已失踪近54小时。239条生命,154名同胞,快回来!所有人都在祈祷,全中国等你进港。今天,救援仍将继续,我们还在守候。坚持,努力,说好不放弃。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在一起。等待奇迹!等你回家!”这样的登峰造极之作,得到却是满屏的恶评和吐槽。心灵鸡汤不再是抚慰心灵的灵丹妙药,反而变成了灾难中的麻醉剂。

从老庄到孔孟,从柏拉图到尼采,披上智慧的外衣,是熬制心灵鸡汤的秘方。那些文字貌似占据了精神高地,实则是对前贤圣哲的肢解。但令人沮丧的现实是,很多人以读于丹替代了《论语》,读周国平而舍弃了尼采,把他们随性的一己之见替代了对原典的探求。心灵鸡汤原初作为抚慰心灵的轻浅读物颇受欢迎,满足了部分读者对心灵按摩的需求。然而,物极必反,当心灵鸡汤滥觞,几乎全民都以这种碎片化阅读为时尚的时候,这类文章的负面效应显现了出来,无疑是饮鸩止渴。被称为哲学家的周国平曾坦言:“我知道我的地位,我不是,我只是大家通往经典著作的桥梁。”而实际情况是,一些人在桥梁上还是雾失楼台,夜迷津渡,任那些文字去掏空本来就枯竭的灵魂。经典解读仅仅是心灵鸡汤的标签,心灵鸡汤和经典是否有精神上的关联,一点也不重要。读者愿意选择相信于丹,因为读懂了浅薄的于丹也就以为读懂了广博的《论语》。

心灵鸡汤无处不在,举目所见,尽是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两性鸡汤、职场鸡汤,等等。心灵鸡汤所面对的这些人群,都在扮演着迷茫、需要希望、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人处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比任何阶段都需要关怀和爱。在心灵鸡汤中,内心需要淡然、平和、安静、开阔,需要有风骨、有自信、有定力、有价值系统,如果你有些不满,有些抱怨,说明内心的境界还不够。这种逻辑所向披靡,如果你喝了心灵鸡汤,发现没有效果,那是因为你的内心出了问题,你要继续在心灵鸡汤的安眠中宽慰,直到麻木。

人们在失落、迷茫和脆弱中,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心灵鸡汤的人们只是临时性的,一旦鸡汤的需求过去,就会发现鸡汤对于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只是一种障眼法。心灵鸡汤的段子中,往往多为打破自身极限,向上奋斗的励志言语。那些所谓的引人向上、励志、煽情的心灵鸡汤,实施的是对心灵的专制,成了掩盖看透世事真相和参悟生命的一道屏障。

猜你喜欢

于丹周国平鸡汤
办公楼保洁车开发设计研究
好梦何必成真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从语体角度看于丹的个性化语言一以《百家讲坛》为例
鸡汤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