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行唐县推广应用及发展方向建议

2014-04-02张根起

河北农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行唐县节水作物

张根起

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行唐县推广应用及发展方向建议

张根起

行唐县年采水75%以上用于农业,连年的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以每年以1—1.6米的速度下降。节水农业生产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乃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

微喷水肥一体化是利用微喷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施肥系统与地下高压输水管道系统、地上微喷带系统结合,将水和养分均匀、准确地直接喷布于田间,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肥水应用技术,是一项省工省力、节水节肥、节地增产的技术。和滴灌技术相比,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更便于维护和使用,相对于喷灌机来说,操作省力简便。

二、行唐县推广情况及应用效果评价

针对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微灌工程设施设备性能参数配套技术不够成熟,需按照不同地区、作物、土壤条件研制可溶性复合肥配方以及研究相关灌溉制度、施肥制度等问题。行唐县从2011年秋开始探索小麦、玉米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应用工作。通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小麦、玉米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最佳养分配比、用量及喷施时间等技术标准,示范推广证明微喷水肥一体化“具有两节、两省、两增”(节水、节地,省工、省时,增产、增效)的明显效果。并且在工程技术上进行了微喷带宽度由2.4米加密到1.8米的改进;在实施作物范围上由小麦、玉米、蔬菜扩展到土豆、花生、药材等多种作物;实施的土壤质地范围重点转向保水力差需水量大的沙质土壤。试验示范汇总结果显示,沙薄漏地和不保浇地推广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一年亩增200—400斤粮食是切实可行的。行唐县的河流两岸沙薄漏地和丘陵山区的不保浇地面积近20万亩,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中,用水、节水为首要,核心是科学施肥、水量可控。对于一年多熟,热量及地下水资源又相对紧张,单井灌溉面积大的行唐地区,这项技术比之漫灌浇水方式,一是可缩短作物轮灌周期,是一项重要的夏争时措施;二是对保水能力差的轻壤质、砂壤质耕田土壤更省水;三是在保肥差的耕田可有效减少淋失,肥料利用率更高;四是有利于雨后施肥节本增效。同时,这项技术集成了以水带肥、以水带药的功能,变革了施肥方式和用药方式,技术先进,靶标明确,便于作物生长中后期补施磷、钾肥,使作物需肥与供需相协调,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也对有效控制作物生长期的地下害虫、吸浆虫、杂草和使用土壤消毒剂等提供了便利,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这项技术省工省时、管理方便。不整水沟畦坎,无论地面是否平整、沙漏问题如何严重都不影响浇水效果,也不增加用水量,浇地时“改水口”变为“换阀门”,一个人可以轻轻松松管理几十亩上百亩地。另外,在小麦生产上应用节地作用明显,不用留水沟畦坎,相当于增加土地5—10%。

三、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是小麦、玉米一年两季栽培安拆次数较多。一年3次安装和拆卸确实比较麻烦。同时在一家一户种植情况下,微喷灌使用管理和维护问题比较多,推广应用难度大,即使在合作社范围内也不好落实。二是微喷带折旧快。微喷带使用一年后,第二年就需要换新一部分。三是喷肥施肥不够均匀。例如小麦和一些药材类矮秆作(植)物来说,由于叶面积系数较大,在喷施过程中阻水作用明显,出现远端水量小的弊端,随之带来施肥不匀问题,尤其是在沙漏地,水、肥横向扩展能力较小,情况更为明显。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采取办法加以解决。

四、微喷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建议

1、微喷灌安装优惠政策应重点向种植大户倾斜。由于微喷水肥一体化项目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统一性要求强,在家庭小面积种植的土地上安装施用,确有很多麻烦。所以微喷灌安装优惠政策应重点向种植大户或管理完善的种植合作社倾斜。

2、微喷灌安装优惠政策可向一年一季高效经济作物倾斜。行唐县目前重点在粮食作物上推广。粮食作物特别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种植,年收益一般超不过1500元,加之微喷地上部分要在一年3次内安装和拆御的工费较高,年管件折旧费也在150元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推广普及。但如果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如中药材、树苗等,亩收益在2500元以上,一年收、安各一次,天冷前已收回存放,折旧较慢,种植户更易接受。从2013年的试验看,在药材上应用增产增收作用更明显。

3、根据作物适当调节压力和竖直喷高。微喷灌是通过地面微喷带向上或斜上喷水实现的均匀分布。更适合具有1米高以下叶面积系数偏小、生育中后期需补充磷、钾肥较多等特点的作物。当作物叶面积系数太大时,会严重影响喷水喷肥的均匀度,在高肥力高产小麦田应用时这个问题就很突出。为保障均匀度和喷幅,一般需要加压竖直喷高1.2米以上。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可因需施肥、肥随水施,轻松实现在作物中后期施用磷、钾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推广地点宜先选择在沿河两岸沙土地和水浇条件较差的丘陵旱地。试验发现,沿河两岸沙土地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在200立方米/亩,是高肥力地块的一倍;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增产可达200—400斤/亩,边际效益明显高于高肥力地块。鉴于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特点,在丘陵旱地推广应与土地平整和规模化经营结合起来搞。

5、推广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要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做好生产试验,通过生产试验,改进和简化施用技术,提高技术的可行性。如是否可通过加扬程来代替加压泵的作用,通过注肥泵解决施肥问题等。同时,加强提高肥效和收益试验示范,把重点放在通过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效益方面,获得农户认可,提高推广普及率,把技术优势变为农户的收益。

(作者单位:行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行唐县节水作物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利用资源禀赋打赢脱贫攻坚战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规范资金管理 遏制渎职犯罪——河北省行唐县人民检察院大力查办淘汰落后产能财政补贴领域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