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防治措施对弃渣场土壤侵蚀的影响
——以四川杂谷脑河古城水电站弃渣场为例

2014-04-02杨广萍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5期
关键词:杂谷渣场模数

杨广萍

(四川蜀水生态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大批生产建设项目开工上马,由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而弃渣场往往是生产建设项目产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截至目前,业内针对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的论述已有不少,但针对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的论述较少。基于此,笔者试以四川省杂谷脑河古城水电站布设的弃渣场为例,选取5个有可比性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年的监测,分别计算各自的土壤侵蚀模数,进而分析各类措施对弃渣场土壤侵蚀的影响情况。

1 研究对象概况

古城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理县—汶川县杂谷脑河下游河段,是杂谷脑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一库七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的第七级电站。项目区内为高山峡谷地貌, 属川西高原气候区,具有山地季风气候的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613.3 mm。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23.62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10.57 hm2、直接影响区13.05 hm2,累计土石方开挖量为1 116.9万 m3(自然方),土方回填649.3万 m3(压实方),共布设9个弃渣场,累计堆放弃渣379.1万 m3(松方)。选取5个有对比性的渣场作为研究对象,详见表1。

2 研究方法

根据土壤侵蚀通用方程,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主要有降雨侵蚀力、土壤质地、坡长坡度、地表覆盖和措施因素[1-5]。本次试验将5个渣场的坡度、植被覆盖、表土土壤质地整治得相似(5个渣场之间距离很近,降水条件视为相同),只要监测出各渣场的土壤侵蚀模数,就可以分析出各类措施对弃渣场土壤侵蚀的影响。

表1 研究渣场概况

3 研究结果

3.1 各渣场土壤侵蚀模数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对弃渣场进行了1年的土壤侵蚀监测,得出弃渣场的土壤侵蚀模数,详见表2。

表2 各渣场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3.2 有无挡护措施的渣场土壤侵蚀比较

上游渣场与5#渣场相比,除前者无挡护措施、后者有挡护措施外,其余因子相同。由表2知,有挡护措施的5#渣场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656 t/(km2·a),明显小于无挡护措施的上游渣场[3 064 t/(km2·a)],侵蚀模数小了13.32%,有挡护措施的弃渣场的土壤侵蚀状况要好于无挡护措施的弃渣场。这主要是得益于有挡护措施的渣场在坡脚对泥沙进行了拦挡,使得部分泥沙沉积在坡脚处,减少了土壤的流失。

3.3 有无截水措施的渣场土壤侵蚀比较

1#与5#渣场相比,除前者有截水措施、后者无截水措施外,其余因子相同。由表2知,有截水沟的1#渣场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368 t/(km2·a),低于5#渣场的[2 656 t/(km2·a)],侵蚀模数小了10.84%,有截水措施的弃渣场的土壤侵蚀状况要好于无截水措施的弃渣场。这是因为有截水措施的弃渣场对上游来水进行了拦截,避免了上游来水对渣场直接形成冲刷,减少了泥沙的流失。

3.4 有无平台的渣场土壤侵蚀比较

1#与3#渣场相比,除前者没有平台、后者有平台外,其余因子相同。由表2可知,有平台的3#渣场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175 t/(km2·a),低于无平台的1#渣场的[2 368 t/(km2·a)],侵蚀模数小了8.15%,有平台措施的弃渣场的土壤侵蚀状况要好于无平台措施的。这是因为有平台的渣场可以减缓土壤的向下移动,使其沉积在平台处。

3.5 复耕与绿化的渣场土壤侵蚀比较

5#与6#渣场相比,除前者后期绿化、后者后期复耕外,其余因子相同。由表2可知,后期绿化的5#渣场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656 t/(km2·a),要低于后期复耕的6#渣场的[2 994 t/(km2·a)],侵蚀模数小了11.29%,后期绿化的弃渣场的土壤侵蚀状况要好于后期复耕的弃渣场。这主要因为渣场绿化后其植被覆盖往往好于复耕渣场的作物覆盖,雨滴对坡面的直接冲刷也相应要小得多。

4 结 语

通过研究发现,在其他土壤侵蚀因子相同的情况下,挡护措施的防治土壤侵蚀效果最好,减蚀量达13.32%;其次为截水措施,为10.84%;最后为分层堆放,设置平台,为8.15%。绿化与复耕措施相比,绿化的弃渣场其土壤侵蚀状况要好于后期复耕的弃渣场,减蚀量达11.29%。

当前,川西南大多数开发建设项目都布设有弃渣场,在选择渣场的位置时,要尽量选择地势比较平缓、地质稳定的区域,避免在河边、沟道或湖边布点。弃渣之前要先修建挡渣体和截排水沟,弃渣过程中要注意留有平台、层层碾压,避免坡度过陡;待弃渣结束后,对于临时征地要尽快复耕,对于永久征地要尽快实施绿化,保证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得到彻底控制。

[参考文献]

[1] 周伏建,陈明华,林福兴,等.福建省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J].水土保持学报,1995,9(1):13-18.

[2] 王万忠,焦菊英.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6,16(5):10-20.

[3] 孙凡,李天云,黄轲,等.重庆市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测预警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6):757-762.

[4] 李智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63-78.

[5] 刘震.水土保持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28-44.

猜你喜欢

杂谷渣场模数
福建省涝区排涝模数分布规律分析研究
焉耆垦区谷子引种筛选试验*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张杂谷发挥旱作优势 打造富民产业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稳定评估费用测算研究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