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落雹”在港引恐慌
2014-04-01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 蓝冰雹、黑雨和疾风3月30日晚同时大范围袭港,引发市民恐慌。据香港《星岛日报》3月31日报道,3月30日傍晚7时45分,天文台发出黄色暴雨警告,半小时后改为红色暴雨警告,8时40分又转发今年首个黑色暴雨警告。随即港九和新界多处地方出现罕见的落雹奇景,范围及密集程度近年罕见,夹杂暴雨和时速百公里的阵风持续半小时。有香港市民目睹落雹,最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新界和九龙成了重灾区,其中位于九龙塘又一城商场的一个玻璃天幕被砸裂,豪雨直入商场,假天花板无法负荷,商场迅即遭水淹。当时正值繁忙时段,有目击者吓到尖叫。大量雨水涌入商场后形成一道水帘,雨水随即从L2层,向下流落5层。多个港铁站被水浸,像黄大仙地铁站雨水不停从入口梯涌下,有如河流,商铺货物被浸湿。部分交通陷入瘫痪,其中青山公路深井段有数百辆车挤在路面,形成极长车龙。此外,上水燕岗村一菜田被雨水淹没,农民欲哭无泪。这次冰雹雨造成数人受伤,没有太大损失。3月31日,恶劣天气仍在持续,阵风时速高达100公里。截至3月31日晚,香港超过480个航班延误或取消。特首梁振英在网上对受冰雹、暴雨及水浸影响的市民表示慰问,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及天文台预报。针对“3月落雹”,香港一些风水大师称“有冤情”。玄学家李丞责说,自古以来,天气反常代表有冤情,且农历3月属辰月,发生水灾、风灾及与飞机有关的意外大增。事实上,落雹在香港并不罕见,过去隔几年便会出现这种情况,记录显示较大雹块的直径曾达100毫米。香港《文汇报》称,冰雹比较普遍在春天三四月间发生,一般在下午至黄昏时段。民间传统称落雹不吉利,而过去香港发生落雹的年份也碰巧有倒霉事情发生,包括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非典、2008年金融海啸等;然而在2004年至2006年,香港同样有落雹报告,“不吉利之说只是穿凿附会,不足为信”。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宋文娟解释称,3月30日晚对流活动及雷暴发展非常强,雨量也非常大,因而有落雹。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刘启汉称,往年黑色暴雨警告惯常在四五月发出,但留意到去年起提早于3月发出,而下暴雨会出现一股很强的对流现象,即上升与下降的气流相撞,继而有机会出现落雹。前天文台助理台长梁荣武也说,根据天文台统计,香港平均每隔四五年便出现一次落雹,3月至5月是落雹的季节,“故3月落雹属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