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2014-04-01张素珍
●张素珍
浅议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张素珍
目前,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竞争态势日渐凸显,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相应调整为战略性、高效性和灵活性。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研究、调查和分析,取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力争寻找到企业利益与技术人才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点,摒弃传统的人事管理弊病,大胆创新,进行前瞻性、引领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接轨。
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优秀人才 企业创新
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有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力资源强调人的劳动能力和身心素质对组织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这样认为:人力资源是促进社会生产保障和社会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所以人力资源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类管理学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对人力资源进行选拔、录用、培训;同时,建立一套优化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招聘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人才培养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生产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使企业的战略目标顺利实施。因此,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清晰地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和管理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制定、招聘录用、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等工作中认真学习、调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尽快与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接轨,创新发展出一套既能承担新的战略角色又能履行原有职能的新型管理模式,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
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们往往将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混为一谈,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于是,很多企业将以前的人事处改为人力资源管理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使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人事管理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步伐。殊不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从理念到管理模式都有着天壤之别。
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着天壤之别
1.在思想认识和理念上大不相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努力在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方面作出积极的改革和创新,力求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这六个模块管理中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力资源管理将“人才”作为资源来管理,充分发挥“人才”的智力和潜力,让“人才”在企业中“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而传统的人事管理以组织为主,是机械地履行工作程序,进行人员安排、调配。它的最大弊病是完成事务性工作,忽视人才培养、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企业员工论资排辈,熬到年头才能加薪晋级。
2.在管理制度上大不相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力求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进行人性化管理。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激励机制,使企业的优秀人才各尽所长;员工与企业达到有效的沟通和配合,双方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传统的人事管理以遵守外部繁杂、甚至相互矛盾的规定、政策为前提;管理、促使员工执行组织的既定方针政策,使员工按部就班的工作;员工看不到前途,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束缚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在用人机制上大不相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每个人都是一座喜马拉雅山,要多高有多高。其用人机制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相马是将命运交给别人,而赛马则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有效地合理使用“人才”把“人才”体现在党委、企业管理部门的重大决策之中。为专业技术人才、高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而传统的人事管理将人事作为消耗,只是机械地履行工作程序,进行人事安排、调配和人事事务工作,使之沦为事务的奴隶。人事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考虑员工和企业的真正需求。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古人云:“得人者则得天下,失人者则失天下”。在当今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哪家企业拥有了丰富、高端的人力资源,就能掌握住企业的发展和命运,就能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怎样挖掘、调动企业“优秀人才”的潜力,怎样优化配置“优秀人才”?这是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面前一道值得探究的课题。笔者愿意与业内同行一同探究这道课题。
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进行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人”的背后,其管理方法不再是强制型和命令型,而是始终贯穿着信任、关心和激励。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绝不能把员工视为“下属或劳动者”,以满足其生存需要和物质作为管理契机,而是要对员工尊重、信任,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要与他们敞开心扉平等地谈心、交流,以拉近与员工的距离,使他们自发地形成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感,进而使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的进步发展归于一途。其次,企业决策层要追求卓越“以人为本”,有开放的心态和正确的“择才”观念。要责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一套激励“优秀人才”成长的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营造一种人心向上、公平竞争、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良好工作氛围,使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成为员工温暖的大家庭。同时,企业也要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优秀人才”,给他们压担子,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员工,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在企业的教育帮助下茁壮成长。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优秀人才”迅速汇集在企业之中,为企业创造无法估量的价值。
2.摒弃传统的人事管理弊病,创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笔者认为:作为企业决策层,应树立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薪酬管理、福利分配、晋级晋职等方面为“优秀人才”量体裁衣,打破旧的人事管理条条框框,为企业高技能人才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吸引骨干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聆听他们对企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做可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拓宽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渠道,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掌握多种技能;在人才选拔和任用方面以公平、公正、择优、竞争为导向,坚决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尽快建立起择优用人、择优选人的用人机制。二是在人才配置方面摒弃传统的人事管理弊病,创新现代人力资源分配体系。企业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与生产部门当好“伯乐”,不拘一格用人才,将“人才”恰到好处地分配到能发挥出他们潜力和特长的工作岗位上,使他们有机会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3.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快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业内同行都很清楚:企业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就会大幅增加。日常的薪酬核算与发放、保险管理、人员就职、岗位调整、合同管理、考勤管理、报表统计等事务性工作“淹没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于是,加班加点成了管理人员的常事,尽管如此还是免不了出现纰漏。“管人、管事、管的人不省人事”,是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对自己工作的戏称。怎样快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减少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呢?笔者认为:企业应尽快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快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尽快购置“神州数码HR系统”,HR系统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有领域提供最佳的专业支持,它涵盖从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到人事追踪管理、薪资福利管理、资源申请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考勤管理,同时还涉外到安全管理、员工宿舍管理、员工就餐管理等。这种管理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好管家和好帮手。其次,建立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制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要确定构建什么样的信息化管理,绝不能盲目的构建;二是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行驶;三是有明确的责任,保障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长治久安。同时,还要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结构化风险识别方法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对信息化管理风险的概率和程度进行预估,提前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以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
总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已经出现的当代,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和创新。笔者希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通过科学的、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彰显出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特色。
[1] 王玉霞.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困惑和思考.管理规划,2010(7)
[2] 邓利斌.探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城市建设研究,2013(3)
[3] 张佃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分析.中国化工贸易,2013(6)
(作者单位:山西支护器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若佳)
F243
A
1004-4914(2014)02-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