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时代翻译质量评估研究
2014-04-01杨清珍戴晓妍
杨清珍,戴晓妍
(1.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2.河北经贸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3.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一、职业化时代翻译的特征
黄忠廉在论述翻译的本质时指出,“翻译是有译者参加的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语言活动;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转换对象是文化信息;翻译是在译作与原作之间求似的过程”[1]。
时至今日,翻译的本质依然如故。然而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翻译活动却表现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职业化时代的翻译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产业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与融合步伐加快,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形成了产业化的格局。翻译产业化表现为语言服务提供方、语言服务购买方、语言服务技术开发方、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方、语言服务行业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彼此推动、共同发展,形成了需求、供应、服务和支持的利益共同体①http://www.tac-online.org.cn/ch/tran/2013-05/03/content_5924912.htm。翻译业务量快速增长,根据CommonSense Advisory(简称CSA)最新调查显示,仅2011年全球语言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314亿美元,预计2014年还会继续增长,将达到389亿美元。另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职业前景手册》报告显示,口笔译成为2013年增长最快、最安全的八大职业之一,而且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至少到2020年。
(二)技术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翻译的职业化时代提供了技术和物质的支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翻译服务成为语言翻译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知识密集型行业。职业化时代的翻译由电脑及各种翻译软件和网络资源结合完成。翻译不再是会一两门外语就能胜任的工作,专业译员必须掌握相关翻译软件的使用,学会建立并使用翻译语料库,特别是翻译术语库的管理和运用,而且必须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翻译质量检测管理以及进行适时交流。今天的译者已无法脱离电脑及网络。
(三)市场化
翻译作为沟通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其职业化的发展进程,当今世界巨大的翻译需求使其市场化成为现实。翻译不但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服务。作为一种产业,翻译活动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法则运行,以市场或客户的需要为最高准绳[2]。作为经济活动的翻译,效率、成本和利润或经济回报成为企业和译者考虑的首要因素。翻译活动更多地取决于目的和利益关系,远远超出单纯的语言问题。职业译者是应客户(或译文提供者)的要求而提供有偿服务,因此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译者在做决策选择时不会考虑原文的读者,却需要考虑译文的用户 (读者),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调整译文。
二、国内外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回顾与问题分析
(一)国外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回顾与问题分析
国外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批学者对翻译质量评估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评估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朱莉安·豪斯的意义评估模式、卡瑟琳娜·莱斯的语篇类型评估模式以及马尔科姆·威廉姆斯的论辩评估模式。
1.意义评估模式
德国学者朱利安·豪斯的意义评估模式是翻译理论界第一个具有完整体系且经过验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她认为,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问题是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翻译的本质就是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意义包括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层面;翻译就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其质量的判断,就是看译文在上面三层意义上是否与原文对等[3]。
作为第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质量评估模式,意义评估模式具有历史的开拓性,但也存在明显不足[4]。首先是参数设置繁琐,操作性尚存不足。另外,豪斯主张的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关系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实现的。由于语言及其使用的极其复杂性,很难实现两种语言之间意义转换的对等,只能是最大程度的趋近和相似。
2.语篇类型评估模式
卡瑟琳娜·莱斯将语篇划分为四大类型:内容型语篇、形式型语篇、感染型语篇和视听型语篇。四种语篇类型有不同特点,其译文应该有不同的翻译原则和评判标准。内容型语篇要考察其在内容层面上是否忠实原文,即是否准确地转述了原文的信息内容;形式型语篇重在考察译文是否用相同或相近的形式实现相同或相近的美学效果;感染型语篇着重考察译文是否对目标语读者产生了相同的美学效果;视听型语篇侧重分析译文是否和原文一样通过各类非语言手段,对听(观)众产生相同的效果[5]。
莱斯成功地把语言功能标准和语用功能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然而,该模式把语篇类型严格分为四类,那只是理想的纯粹研究设想。现实的写作情况是几乎很难找到完全属于某一类型的语篇,作者或多或少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掺杂不同类型语篇的内容。因此很难完全按照某一具体语篇类型来考察译文质量。
3.论辩图式评估模式
马尔科姆·威廉姆斯从论辩的定义出发,在语篇的层面上提出翻译质量评估的最佳准则是文本的论辩图式 (Argument Schema),翻译质量的判断应主要取决于译文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文的论辩图式,从而形成了翻译质量评估的论辩图式理论模式[6]。
本模式以全新的视角考察译文质量,拓宽了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视野。而且,它既对译文整体进行质量评估,又有具体测评指标,非常巧妙地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全面而不失具体,细微而兼顾大局,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树立了典范[7]。然而,该模式依然存在具体操作层面的缺点及不足,即对翻译质量评估参数的赋值部分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国内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回顾与问题分析
1.数学评估模式
范守义首次提出译文数学评价模式,该模式以隶属度对译文进行定量分析,其核心是译文的信度,评价单位为句子,设九个层面对译文的隶属度进行矩阵分析,判断其优劣[8]。穆雷教授在此基础上,设置信、达、雅三个评估维度,用模糊统计的方法确定隶属度,最后对译文得出综合评判[9]。
徐盛桓对范守义的模糊数学模型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其不足是九个“层面”等量齐观,不分主次;层面的确定带有主观随意性,而且数量过多,操作不易[10]。
2.功能语言学评估模式
司显柱以功能语言学和语篇类型学理论为指导,建构出了基于语篇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他提出译文质量评估标准“就是要看译文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在概念意义/功能、人际意义/功能以及语篇意义/功能三个维度上与原文对等”[11]。该模式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并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开展研究。
该模式具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把该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12]。其不足是“功能对等”过于抽象,可操作性较难把握。而且,文本类型和功能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常常会发生错位或杂生,这就加剧了翻译质量评估的复杂性,因此很难整齐划一地用同一模式进行评估。
3.关联理论评估模式
何三宁把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质量评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探索。在宏观上,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和翻译质量观为构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提供了理据。翻译质量“不管是句子层面还是语篇层面,不管是体裁风格还是读者效果,都涉及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趋同,追求的是语境效果的最大关联”[13]。在微观上,该模式为译文质量评估设置了三层关联作为评价译文的参数:语际关联、语篇关联和整体关联。
三、职业化时代翻译质量评估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致使翻译需求激增,并对翻译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于传统语言服务模式带来了变革和冲击。未来合格的译者除了具备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力之外,还需懂得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提高翻译质量与工作效率。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的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一)根据专业领域划分翻译文本,依照传媒方式制定不同的翻译标准和评估模式
根据文本类型理论,文本特征反映了文本的基本功能并且能够在目标文本中得以保留,文本分析指导并有助于翻译评价过程,因此翻译质量评估应该从文本类型开始,因为文本类型为翻译质量评估不仅提供了显性文本的表层参数,而且提供了文体功能的深层因素,使得翻译质量评估在形式和内容上同时获得关照[14]。
由于翻译职业化对翻译提出新的要求,翻译的行业特征明显,因此,需要具备专业学科知识人才进行专业翻译。同是信息类文本的法律与旅游方面的文本,由于典型的专业特色区别,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方法、标准必然存在差异,所以译本质量评价标准相应的存在差异。同理,同是旅游文本,由于传媒不同,翻译要求必然存异,报刊文章与网络文章更是大相径庭。因此,根据专业类型和传媒途径确立翻译质量标准是翻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二)立足翻译行业发展,扩大翻译质量评估范围,把对翻译过程评估和译员的评估包括进去
纵览国内外诸多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可以发现所有的翻译质量评估都把翻译视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对其评估就是对言语行为结果——译文的质量进行评判。然而,随着翻译职业化的迅速发展,翻译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翻译活动参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一种经济活动,翻译演变成为客户提供语言转换服务的有偿经营行为。
翻译的本质发生重大转变,翻译质量观也随之变化。高质量的翻译就是满足客户需要,为产品创造高附加值,赚取语言红利的翻译。翻译过程不仅是发生在译者大脑“黑匣子”内部的语言认知过程,而是受市场需求导向、受供求关系约束的经营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员是生产力资源,合格的译员是高质量翻译产品的保障。对译员的认证考核必不可少。因此对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必须立足翻译行业的发展,把翻译管理过程评估和译员的认证评估包括进去。
(三)实现第三方评估方式,建立专门机构评估翻译质量,规范翻译市场
由于职业化时代的翻译市场化,翻译行业竞争激烈,职业译者要靠翻译的收入养家糊口,要考虑时间成本,因此不太可能追求精益求精的翻译质量。为了保护客户的利益,翻译质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翻译行业的现实是翻译企业自己检验自己的产品质量。有的企业为了利润,甚至根本不进行质量把关,严重地损害了客户利益。我国的情况更为严重,由于缺乏规范的市场管理,翻译公司间频繁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因为利润过于微薄,职业译员无暇顾及译品质量,胡乱翻译,有的甚至机译完成后,直接给客户。
为了规范翻译市场,确保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专门机构评估翻译质量,实现第三方评估方式,显得非常迫切。中国翻译协会在制定2012年工作要点时,明确提出要成立翻译质量评估工作部,充分发挥协会专家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咨询、鉴定和评审工作,为提升翻译质量做出贡献。
四、结 语
在翻译行业繁荣发展的今天,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仍未达成共识,其研究亟须深入开展。翻译质量评估应和译学研究发展紧密结合,研究视野应该不断拓宽,例如从翻译文本评估延伸到过程评估、效果评估、翻译服务评估及译者评估等。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翻译及其质量评估,以市场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构建动态多元、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1]黄忠廉.翻译本质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6.
[2]杨朝军.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2(1):24.
[3]JULIANE HOUS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Model Revisited[M].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1997:30.
[4]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4.
[5]KATHERINA REISS.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Z].In Andrew Chesterman(ed.),1989:109.
[6] MALCOLM WILLIAMS.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n Argumentation-Centered Approach[M].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4:27.
[7]武光军.“翻译质量评估:论辩理论模式”评介[J].外语研究,2006(4):74.
[8]范守义.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J].中国翻译,1987(4):2-9.
[9]穆雷.用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进一步探讨[J].外国语,1991(2):66-69.
[10]徐盛桓.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90.
[11]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0.
[12]康雷鸣,张文慧.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2010(12):148.
[13]何三宁.“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6.
[14]何三宁,司显柱.文本、文本类型与翻译质量评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