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4-04-01路世英

河北中医 2014年12期
关键词:躁动危重神经外科

路世英

(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北 景县 053500)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路世英

(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北 景县 053500)

神经外科手术;危重病;情绪障碍

躁动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给临床优质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躁动严重时可阻碍治疗计划的实施,加速病情,影响预后,易发生意外。笔者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0-01—2012-01收治脑部疾患508例,伴有躁动者106例,占20.7%。其中男67例,女39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1.5)岁;疾病种类:脑出血术后37例,脑挫裂伤69例。

2 原因分析

躁动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患者无意识的躁动;二是神经清醒患者因身体不适,有目的、有意识的躁动,多表现为烦躁、焦虑。且清醒患者躁动又可分为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2种。

2.1 脑部病变所致躁动 由于脑部病变所致躁动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如①脑出血病变累及颞叶的情感中枢或出血量大、脑水肿严重的昏迷患者常伴有明显的躁动。②脑挫裂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血液的直接刺激作用,脑动脉痉挛,患者意识障碍加深,同时伴有烦躁症状。此类躁动一般较重且难以控制。躁动既是脑疝的前驱症状之一,提示病情进展,也是导致脑疝的原因之一。如脑出血患者突然由神志清醒转为意识模糊或昏迷、躁动不安,血压升高伴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并伴有瞳孔变化则是脑疝的先兆。

2.2 生理性原因引起的烦躁 多为神志尚清,失语患者,因生理不适,如膀胱胀满、某部位疼痛等,不能表达不适感觉,不能与医护人员有效交流而出现躁动。此外,一些神志清醒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表情痛苦,易怒,易激惹,焦虑,失眠,少言,拒绝配合护理和治疗。

2.3 不良环境刺激及意外损伤 现代化的监护设备带给患者的负反馈不容忽视,由于治疗需要,监护室需24h照明,各种仪器单调鸣响及报警声、电话铃声、医护人员的谈话声,各种导联线、管道交错纠缠,均可加重患者的焦躁情绪。资料显示,病室内日间噪声不应超过45dB,夜间不应超过20dB,如果夜间平均噪声在65dB,即可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高升、心痛加剧,影响睡眠而表现烦躁[1]。由于躁动患者肢体局部与床单位不断摩擦、碰撞,极易发生皮肤破损、碰伤甚至形成压疮,且难以恢复。还可因躁动使各种输液通路,引流管路脱出,危及患者的生命。

3 护理对策

3.1 解除刺激 密切观察躁动患者的全身情况,清醒患者加强交流,解除引起患者烦躁不适的各种诱因。如体位不适或一些生理因素,尿潴留、瘙痒等原因,使患者躁动自行缓解。护士多关心理解患者,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细心查找患者烦躁的原因,如检查床单位,是否由于异物引起不适;膀胱冲洗后可考虑适当开放夹闭的引流管,避免患者因膀胱压力增高引起烦躁。失语患者神志清楚,但丧失语言沟通能力,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适。护士可寻找其他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如用询问的方式让患者点头或摇头,或者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或需求;对肢体瘫痪的患者注意患侧肢体是否舒适,保持功能位;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可通过书写方式了解患者的需求,加强生活护理,满足患者最基本的需要。患者不适感消除后,烦躁即可缓解。对于出现异常躁动的患者由于疼痛刺激或病变部位的原因出现躁动,四肢或健侧肢体呈无规则的剧烈运动,头部晃动,可引起颅内压骤然升高,心率增快,血压上升,而导致脑疝发生。必要时应用药物治疗。

3.2 药物干预法 对严重躁动的患者仅靠护理手段难以解决时,及时通知医生应用镇静剂。据临床观察,躁动患者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收缩压骤然升高。超过原有水平2.67~5.30kPa时应及时行药物镇静。常用药物有10%水合氯醛,酌情采用鼻饲,或直肠给药法每次20~30mL,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精神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给予注射用苯巴比妥钠0.1 g肌肉注射; 躁动严重的患者,静脉推注安定注射液,但应注意给药速度,以免抑制呼吸,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要慎重。应用镇静剂时按量给药,注意观察镇静效果及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3.3 制动保护 躁动患者给予保护和制动,安置床档,防止坠床;制动时不能使用暴力,避免受伤;使用约束带约束肢体,注意松紧适宜,约束垫与患者皮肤之间有两横指空隙。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以防止颅高压造成脑疝。

3.4 加强巡逻 危重患者体腔留置各种管道多,如胃管、尿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管、脑室引流管等,应特别注意观察各种管路固定是否牢固,是否通畅,防止患者躁动时拔管,造成受伤、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护理时妥善固定各种管路,应用尿管固定带,可显著减少拔除尿管,有效防止尿道损伤。

3.5 心理沟通 护士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新入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责任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社会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语言及沟通方式。尽快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谈心时注意语言交流技巧,给以同情与理解,注意尊重患者,适当运用鼓励性语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注意保护患者的人格,清醒患者应尽量穿衣,为患者讲解有关的知识,对偏瘫患者及早助其进行功能锻炼,讲解配合的重要性,对易烦躁、易激动的患者应不厌其烦、详细照顾,转移其注意力,用爱心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并取得患者的信赖。

3.6 整理环境 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如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及时整理环境,保持病室的整洁。调节好仪器的报警限值及音量,关闭不用的设备;将交错在患者床头的各种导线整理好;合理集中安排治疗,操作时切实做到“四轻”,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在情况允许的时候暗化病室或注意在危重患者及清醒患者之间安置屏风,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综上所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认真区分鉴别各种烦躁患者的类型,查找原因,根据特点对症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1] Sadler C.Sweet reason[J]. Nurs Times,1994,90(29):22-23.

[2] 刘美芳,马艳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08,7(6):48-50.

(本文编辑:习 沙)

路世英(1963—),女,主管护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

R605.97;R749.402.5

A

1002-2619(2014)12-1894-00

2012-03-15)

猜你喜欢

躁动危重神经外科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