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业余生活现状

2014-04-01刘鑫路洋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业余生活闲暇课余

刘鑫,路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医学生业余生活现状

刘鑫,路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医学生;业余生活方式

医学生指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同时包括卫生事业管理、预防医学、药学、医事法学等医学相关专业在内的医学院校大学生。业余生活指人们在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时间及其在该段时间里自主、自由的生活状态[1]。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则可定义为:大学生在课堂之外自由支配的时空里自由选择,表现自我个性、体现价值追求的各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当前我国大学生每年在校时间为280天左右,其中双休日加法定节假日就有90天之多,即除去日常课堂学习和其他必要活动仍有大量闲暇时间。有效利用这部分时间,对优化知识结构、完善人格特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应对社会转型期的新挑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因此,与专业学习一样,业余生活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阵地之一。新时期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当前凸显的医患关系也要求医学生在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人际沟通能力。根据这一目的,有必要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理清当前医学生业余生活的现状,提出改进和提高医学生业余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1 医学生业余生活研究的概述

业余生活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始于1965年关于成人经验和闲暇的布拉格国际会议的召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走在业余教育研究的前列[3]。我国理论界对此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不过经过20年的发展,已有大量理论成果出现[4]。尤其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和成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始于1998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主持的上海大学生年度发展研究及2003年吴鲁平发表的《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众多研究者认为,相对于专业学习而言,业余生活同样重要,既能为课堂学习所消耗的体力和脑力进行补偿和调节,更能为学生展现个性和发展自身能力提供自由时空和渠道[5]。遗憾的是,在这数以百计的文献中,专题探讨医学生业余生活的寥寥无几。很多研究者仅仅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甚至其研究对象中不包括医学生。显然,其得出的相关结论在大学生群体中虽具有普遍性,但并不一定符合医学生的实际情况。

2 医学生业余生活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医学生是社会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其培养质量如何非常重要。医学专业学习与其他专业相比,学制一般为5~8年,具有学制长、学习任务重的特点,需要学习几十门专业课,在医院等相关医疗单位至少实习一年[6]。这种特点决定了医学生的业余生活具有其独特的一面。通过分析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的数篇文献,当前医学生的业余生活呈现以下特点。

2.1 业余生活方式以上网为主莫税英[6]关于全国6所医学院校600名“90后”医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上网为医学生业余生活选择率最高的休闲方式,约占52.8%,且上网主要用于娱乐休闲(看电影、打游戏等),约占65.7%,交友聊天约占55.4%,而张燕贞[7]等人的调查显示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群体的检出率已达到9.18%。有研究认为,这与医学生学习压力较重、信息利用适应不良及医学院校较少开设网络知识讲座、缺少必要的网络知识宣传有关[8]。

2.2 业余生活层次不高,认知水平较低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医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平日白天课程较多,课时安排满,晚上还要上选修课,课余时间除了学习以外所剩无几。然而在本来就不充裕的课余时间中,一大部分医学生不知如何充分利用以发展和提升自己。王倩[9]、齐海波[10]各自的调查显示,玩、上网、睡觉现已成为医学生业余生活的三大主流。从中可以看出,医学生课余生活娱乐化、享受化、消极化问题比较突出。李军凯[11]指出,专业能力、人际影响、分析思考、职业认同和个性品德是影响大学生未来就业最重要的五个因素。可见,除了专业能力,其他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现有的医学教育体制下,专业能力获取途径之一是通过课堂培养,而医学生在业余生活中看什么、读什么、听什么、学什么、想什么将直接影响能否内化上述能力。

2.3 缺乏指导,业余生活满意度低业余生活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在其业余生活中,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一种主观评价。它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幸福感取决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参与程度和适应能力[12]。莫税英[6]的调查表明,58.8%的医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课余活动内容单一,且活动频率、深度和广度均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只有9.6%的医学生对目前的课余生活满意,59.9%表示一般,24.3%认为不理想,6.1%甚至表示极不满意。因此,作为医学生业余生活主场的校园能否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并得到医学生的认同和参与,将直接影响到医学生业余生活满意度的高低。伍汝辉[13]关于大学生业余生活现状的一项研究表明,学校开放的场地、公共体育设施和娱乐场所不够,网速过慢,图书资源不够全面及更新速度过慢等这些不被高校管理者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会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医学生的业余生活基本持一种放任的态度,不注意对其进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业余追求,也是导致其业余生活满意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医学生业余生活指导与对策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医学生业余生活的现状在教育界、理论界、学术界还未充分理清,相应的干预机制更是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为此,我们认为医学生业余生活的未来研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加强医学生业余生活的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对医学生业余生活的研究缺乏大规模、长期进行的、可靠的实证调查资料,也没有建立起存在广泛影响的、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相关理论。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同时又需要从实践中汲取养料。因此,今后在继续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力度[14]。在实证研究中,应将研究对象设置为医学生,突出医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真实反应医学生的实际情况。

3.2 积极拓展医学生业余生活的教育途径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时,相应的具体干预措施的研究也应同步进行。高校可尝试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对医学生业余生活方式的指导。医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往往对课余生活无所适从,甚至随波逐流。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业余生活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15]。此外,应注意发掘学生自身的力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让医学生充分认识业余生活对自身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其内在的需求和动力,自觉地营造愉悦的、积极的课余生活氛围[16]。

3.3 探索构建医学生业余生活的软硬环境不同地域和历史背景的医学院校应当“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承精神来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塑造人,积极打造适于医学生成长的“软环境”。文化周、科技周、文艺汇演、学术讲座等应适时穿插其中,学生社团的作用也应充分发挥。同时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运动场、球类馆等,为丰富医学生课余生活提供硬件保障[17]。

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医学生业余生活的研究,它不仅对医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还与医患关系是否和谐及我国卫生事业能否快速发展紧密相关。积极向上的业余生活需要医学生本人、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共同参与。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研究。

[1]罗东明,扶斌.论闲暇、闲暇素质与闲暇教育[J].学术探索,2002,(6):104-107.

[2]孙娟.高校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16):168-169.

[3]陈志伟,穆伟山.美国、日本学校闲暇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9,(11):95-96.

[4]邓三英.我国闲暇教育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3):4-5.

[5]王玉斌.构筑平台,创新方法,探索大学生课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1-4,13.

[6]莫税英,吕志芳.“90”后医学生课余生活调查与研究[J].传承,2010,(10):140-141.

[7]张燕贞.医科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网络威瘾倾向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116-118.

[8]安琳,印小星,高军红,等.医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干预研究综述[J].西北医学教育,2009,19(1):155-158.

[9]王倩,李楠.低年级医学生闲暇时间利用与心理压力相关性的调研及干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7-49.

[10]齐海波,贾喜平,马春梅,等.医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业余生活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1):97-98.

[11]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89-91.

[12]Kartzxia SA,Power KG,Flemming J,et al.The role of demographics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school stress on predicting school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findings[J]. Educ Psycho,2002,22(1):33-50.

[13]伍汝辉,杨清波,王双见.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12):151-153.

[14]解如华.闲暇教育研究综述[J].龙岩师专学报,2002,20(5):93-94.

[15]庞志华.大学生闲暇教育探究[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22):114.

[16]陈君.大学生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3):91-93.

[17]廖信伟.地方高校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2,(22):90-91.

C913

A

1008-4118(2014)03-0094-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4.03.41

2014-05-29

刘鑫(1989-),男,汉族,安徽亳州人,在读硕士。

路洋27158809@qq.com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310366014。

安徽医科大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3年度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3xszh17。

猜你喜欢

业余生活闲暇课余
丰富的课余生活
人在何时最清醒
借助折纸来解题
闲暇拾笔寄娱情
我的业余生活
我的业余生活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研究——以白城市居民业余生活调查为例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