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4-04-01新疆呼图壁县农牧机械局马列娅
新疆呼图壁县农牧机械局 马列娅
呼图壁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新疆呼图壁县农牧机械局 马列娅
呼图壁县为扎实推进粮食、棉花、特色农业和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区、州农机化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连续多年实施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始终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截至2013年10月,农机化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6万亩,辐射面积达到80万亩,主要有棉花、番茄、玉米、小麦、牧草料玉米等作物。投入机具3200台架,累计实现节本增效4000万元,农机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1 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意义
1.1 农业作为我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84.3%,机耕水平达到100%,小麦、玉米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棉花、番茄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收获实现重大突破。当前呼图壁县农机化装备水平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1.2 示范基地建设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及体制改革等,对提高呼图壁县农业与农村经济水平,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示范基地建设有利于推进和完善农机化服务体制建设。开展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极大地推进和完善了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随着项目资金和购机补贴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农机具更新换代加快,但农机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农机基础设施落后,使农机化工作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通过示范基地建设,整合资源,发挥地方政府扶持农机化发展的优势,调动了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并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农业机械更好服务于我县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
2 呼图壁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成效和做法
近年来,呼图壁县在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因地制宜,求实创新,认真实践,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2.1 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为做好示范基地工作,我县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并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主要领导和相关项目区的乡镇领导为成员的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以及由相关农机农科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示范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农机局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2.2 抓好机具选型,确保实施效果
为确保农机化示范基地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呼图壁县通过示范基地所在乡镇、村和领导小组共同协调,优先调配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合格的农机手投入到示范基地的农机化作业中,使示范基地作业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作业地块,得到了区、州领导的一致好评。
2.3 做好技术服务,保证作业质量
示范基地建设技术由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示范基地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基地农户解决技术上存在的疑难问题。农机化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小组,从制定作业标准、调配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耕地、适时播种、科学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基地乡镇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2.4 抓好宣传培训,调动农户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的极积性
要做好农业机械化宣传工作,使农户们切实认识到使用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呼图壁县先后举办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培训班50余次,各种现场演示会30余次。
3 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几点建议
3.1 认真抓好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结合全县农业发展实际,建设好机采棉机械化模式种植收获、制种玉米、保护性耕作等示范基地,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在呼图壁县建立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装备齐全、高标准、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
3.2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机械,加快畜牧业机械化进程。以发展玉米青贮、苜蓿收割、打捆、搂草机械为重点,加速优质饲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积极发展饲草料调质机械,提升机械化饲养水平。
3.3 围绕呼图壁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棉花机械、番茄机械、玉米收获机械、驱动耙、大型激光平地仪、调幅犁、精量播种机械,加快种植业机械升级换代步伐,推动耕作技术的改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牧民收入。
3.4 加大资金投入。上级各部门在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对示范基地建设中的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设备等在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投入。
3.5 继续引进和推广GPS自动导航驾驶系统,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
3.6 在政策方面给予示范基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他们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积极性,进而以点带面,辐射其他农机手,提高全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