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新时代学生需要的独立学院育人机制研究

2014-04-01方小林张智楠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院育人机制

方小林,张智楠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从化 510900)

一、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2008年,独立学院的官方概念被确定为“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同年,教育部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指出:“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这意味着独立学院到了真正“独立”发展的紧要关头。相对于传统本科教育,独立学院必须紧扣社会需求,凸显特色,才能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而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提高独立学院教育品质的重要保障[2]。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有利于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但毕竟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生力量,在教育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1.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受双头领导

独立学院学生的管理主要依靠辅导员,他们肩负着督促学生学习、提醒学生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等责任,因此在学校里,学生对辅导员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样一支对学生教育管理很重要的队伍在独立学院中既要受到学校学生处的领导,同时也要受到系里面的领导,属于双重领导,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造成办事效率低。

2.学生教育管理中专任老师的责任发挥不够

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该发挥专任老师的引导作用,但是大多数老师只是停留于上课,上完课之后就离开教室,缺乏与学生的沟通,缺乏对他们的引导,甚至有部分专任教师将学生课堂吵闹、上课迟到、旷课等原因归咎于辅导员没有管理好,实际上,教学是为了育人,育人是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能单独而存在[3]。

二、独立学院育人机制构建原则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但相对弱势的部分,在育人机制的设计与构建上要有自己的特色,与公办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形成区隔及分工协作,各独立学院之间也要差异化定位。

1.自由开放及多元创新的办学价值取向

大学是应该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场所,不能施加统一的模式标准,作为独立学院绝对不能再套用公办院校的旧有模式体制,而应该跳出陈旧条条框框的羁绊。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方法、校务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走出自己的路。大学应该是个拥有自由开放思想的场所,是一个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地方,独立学院更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特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进行自由独立思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鼓励团体协同多元化创新,让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受体,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与问题的探索者,尤其是在应用性的领域开发及发挥自身的才智与价值。

2.“能力导向”取代“知识导向”

现有的教育体系承袭了传统上“传道授业解惑”以及“门框架结构”这种偏重知识体系建构的特征,这更多是站在教育施加者和学科门类角度来设计育人机制,而少顾及到被教育者的需要与特征,这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厌学、考前突击考后即忘、沉迷网络游戏、大学四年无成就感而对未来迷茫焦虑、就业困难等各种不良状态,这些现象在公办院校及独立学院等都普遍存在。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根本上改革培养取向,将培养学生独立开放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养成积极稳健的心理调节能力、形成独立融合的生活能力作为学生成才的主要任务与衡量标准。

三、育人机制新体系的构建

1.育人机制主体结构。

整个育人机制的构成应该涉及两个部分,一个是直接与学生个体直接相关的部分,例如专业方向、课程内容教法等设计;学习、实践、生活、心理等一体化协同等,这构成了育人机制的主体部分,另外一部分是为这种主体部分提供协助的配套措施,例如在学校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作为。

(1)动态监测与协调机制建设。经济社会情势总在异动,所以不应该存在万年专业、万年课程、万年教法。各个独立学院应该保持对经济社会、服务地域、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动态跟踪,并及时将这种动态变化反应到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存废及修正、教育手段的革新等各个领域。要摆脱以往根据学院自身已有资源来决定专业方向设置、教学内容及因人设课等现象,而是做到真正以学生需要、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为依归,达致螺旋式循环上升的效能。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必须有一整套联动机制,招生就业、学院规划、教学教务、思想政治、教学保障、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内部人员定期及不定期的检讨交流,并与学院外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家长等协同优化育人体系。

(2)基于“西式案例教学法”的“主动学习”牵引机制。从现有的高校课程设置及教材编排来看,过于注重知识体系与逻辑的传达,采取一种演绎法,即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来进一步加以运用,而非采用归纳法,即由学生自主地从素材中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进而创造新知识与理论。因而传统上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学习者而非创新者,在知识瞬变失效的现时代,单纯学习知识将变得无效。案例教学法是个很好的改进办法,它能将知识与实际结合,生动展示知识点的价值及局限,并不断以时新的内容替代陈旧的概念。但从目前的案例教学实践来看,受限于固有思维,中式的案例教学法存在很大的问题,案例材料缺乏启发性,更多是一种陈述与总结,让学生只是了解一个事实,不太需要学生思维投入及经历一个探索创新过程。与之相反,西式案例教学更多是为学生提供素材并引导学生独立开放性的思考,在中西方思维转换及碰撞中检验假设及加以修正完善,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更锻炼了其思维想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当然在引进西式案例教育法也需根据学生特征作出细致调整,以渐进方式改变学生思维角度与能力。

(3)“课堂+实训+实习+论文”立体化协同体系。目前的高校教学中,理论课程比重偏大,而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实习比重相对偏低,作为考核学生融会贯通各课程知识碎片的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存在严重形式化现象。因此在独立学院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加大后三者的投入,以软件、沙盘、实物实验等让学生形象化体会相关课程理论,以寒暑假及学期内实习基地业务操作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及增进新领域知识技能,在校企合作中开展实践教学。最后,论文的设计务必与所学、所实践挂钩,防止与四年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脱节。

(4)多元化的心理支持机制。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全面的概念,除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外,心理的完善是关键的一个方面。针对新世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学校需建立有效完整的机制保障学生的心理成长,包括心理测评、价值观教育、辅导员家长联系制度、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等完整的心理记录跟踪及全面全过程预防体系。此外,可以通过开设心理方面的选修课程及增加图书馆内心理类读物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与形成自我调节能力。除了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恋爱等方面的心理事件应对能力,独立学院还应该为学生未来职业前途的情商做定向或不定向的塑造,以便学生能在走出校园后快速适应社会及职场工作中的各种心理困扰,形成稳健、向上的认知、情感与能力,适应长远的人生需要。

(5)健康的生活引导及人文教育。在生活方面,要特别注意学生在人际相处、网络沉迷、安全防护、体育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恋爱等方面的问题,近些年来的各种校园悲剧提示了这些方面工作的不足,这依赖于学校健全各种管理机制。此外,独立学院虽然相对于公办院校更应该坚持市场导向,但不能绝对化的实用主义。这些年的经验表明,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学生道德价值观念不端正及长期发展潜力受限的重要原因,独立学院不应该只是个培养短期实效就业能力的场所。因此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通识课程、思想政治引导等方面应该加以重视,给予资金、技术、人员配备、制度规范等领域的支持。

2.管理与服务保障机制

(1)基于TQM理念的教育管理质量工程化建设。我国高校自1998年以后经历了快速的规模扩张,使高等教育得到更大普及,但这种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各高校单纯地贪大求全、重视硬件建设而忽略办学特色及办学质量、大学生质量下滑、就业困难等严重的问题。为此,接下来需要对过去的片面做法进行修正与补救,“质量优先”应该成为当前的办学准则。对于质量的改善,有个误区认为关键是加强师资建设,其实不然,师资建设固然重要,但诸如师资建设、资金投入等都属于技术类因素,而管理改善才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要树立“管理出质量、管理是金”的理念,中国很多高校并不缺乏人才师资,但缺乏很好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优化是对教学机人才培养的最大保障与支持。对于质量的改善,可以引入企业界广泛采用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体系,适度进行工程化项目化管理,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效果。

(2)标准化与柔性化的协调。

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改进,因此教育管理及服务的科学规范化是个必选项,在能够量化的领域就应该考虑设计合理的指标及评价标准,让每项工作内容有相应的参考标准,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不过与此同时,也应该考虑各个领域的差异,防止制定一些“一刀切”式的不合理标准,措施要考虑具体领域及个体,保持适用性与适度弹性,在标准化与柔性之间维持有效动态平衡。

四、结束语

当前高等教育正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独立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它凭借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民营运作的机制优势迅速崛起[4],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生力量,不仅实现了高校在本科招生规模上的增加,而且实现了人才培养类型的补充,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其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辅导员队伍的事情,也是专任老师的事情,需要齐抓共管,不断探索寻找适合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做到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R].2008-02-22.

[2]张继龙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

[3]周晓光.独立学院全员育人机制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09(6):188~190.

[4]梅平乐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探究 [J].煤炭高等教育,2008.

[5]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5-18.

猜你喜欢

学院育人机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初等教育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西行学院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