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传承对高师声乐教育的影响
2014-04-01张璐
张 璐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高师声乐教育的目标
在高师声乐教育的人才培养中,传授专业声乐知识是基础,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是关键,养成高艺术素质是根本。而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母机”,我们高师声乐教育一定还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一)培养人才,发展人才
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等多种功能,而我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人才,不单单只是丰富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更是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声乐教学中,应秉承着技法和人文齐头并进的理念,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在作品的内外挖掘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内涵,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人文的渗透力。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不仅会唱歌,还能唱好歌;不仅会欣赏音乐,还能分析理解音乐,在他们今后的教育岗位上,就能把更多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音乐和歌曲传承给下一代。
(二)树立“真善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是真、善、美。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高师声乐教育应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完善“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结构,真正的体现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内涵。真,是探索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客观规律有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对声乐学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善,指探索实践成果的价值,造福于人类,把美妙的歌声带给大众,为提升大众的音乐素质尽绵薄之力;美,是探索实践成果结构上的和谐及形式上的美妙,努力发现音乐的审美价值,探究音乐多元化的审美特征。离开了真,谈不上善和美;没有善,也达不到真和美;而缺乏了美,真和善就不可能完全,美是人类在真和善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反之,声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真善美,也能够更好的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二、高师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其中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问题,也有的是体制问题。无论哪一种,都会严重制约声乐教育的良性发展,使之远离教育的初衷,与教育真正的目的背道而驰。
(一)声乐教育的功利化
声乐教育最初的目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对声音美的感悟能力。但高校在经济浪潮的吞噬下,大面积的扩大招生,使原有的师生比例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而改变教学理念,不得不更多的倾向于市场化,教育的目的越来越功利化。很多声乐教师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只顾自己的课费挣了多少,不管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了多少,把学生当做流水线上的零件,上课下课即可,更谈不上因材施教。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近年来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二)专业技能的片面化
众所周知,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高的艺术课程,高等教育中声乐课程的设置更是趋向专业化、技能化。由于声乐技巧的可操作性,以及掌握一定技巧后演唱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和教师会不自觉的走入一个误区:发声技巧就是声乐的核心。可是为什么很多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技巧后,演唱的歌声并不能打动听众?原因是在多数声乐课堂上,声乐知识和发声技巧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主要内容,鲜有教师把人文教育与声乐教学相结合、把经典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的训练方法相融合, 以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声乐学生重技巧、轻内涵,最后大多只能是“匠”,而不能成为“家”。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补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那种只重视专业技术水平的单一、片面的教育目标,应当从根本上加以矫正,树立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使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并给高科技、重物质的世界注入必要的人文精神,并以此作为当代大学理想的内核。
(三)人文精神的边缘化
大学是培养学生对学问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学问,从而引导学生走上向学之路的地方。但当代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正一步步远离这些最基本的职责,要把人文精神之地变成单一职业培训学校,使得人文精神逐渐边缘化,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职业培养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不断更新和提高,而精神的种子如果在关键时候没有种下,则恐怕一生都难以改变。
现如今我们的声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表现出分离的状态,即知识、能力、素质的分离,真善美的分离,知识与智慧的分离,知识与思想方法、精神修养的分离,出现了有知识无精神的一代。这是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表现,应引起我们大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三、加强人文精神在高师声乐教育中的传承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就可能用于有害于社会的目的。声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最终还是要转嫁给社会。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观念回归本位
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应是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培养“完人”——完善而自由的人,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人,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本领,能使自己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心灵转向”。是将心灵引向超越个别事物的理念中去,使之直面“事物自身”。为此,必须引导心灵一步步向上,从低层次渐渐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使心灵远离可感知的存在,去看真实的东西。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讲求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特点,塑造学生个性化的声音。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让技能为作品和人服务,还应在教学中坚持渗透人文精神,让这种精神引领着声乐教育的发展,最终拨开技术的面纱,露出音乐中最本质的、最动人部分。
(二)突破学科藩篱
人类的知识是整体的,文史哲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自然界的现象更是互为关联,浑然一体。可是由于我们能力、时间的限制,人为的把它划分了学科,变成了教育结构中画地为牢的自我设限,不但严重阻碍科研的发展,也限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事实证明这种人为的学科划分必须打破,否则科研受到限制,人才培养也受到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当年曾提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几十年来,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仍然是一所大学如何实现大学教育使命、彰显大学精神、提升大学品位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需要继续探索和不断加强的重要职能。近十年来,已有很多综合大学开始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整合资源,开设通识课程,推行人文系列的精品课程计划,鼓励学校知名学者给学生开设精品人文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突破学科藩篱,还可以打破声乐教育的片面化。声乐专业的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影响下,打通文、史、哲学科,全面的吸收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帮助学生超越专业知识限制、羁绊,开拓心胸、眼界,拥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理性批判力;拥有高远的、超越当下的希冀和追求;培养出更全面、灵活、辩证的思维方式,更为合理、富有弹性的知识结构;更好地认识自我、激发理想、增长理性的力量。
(三)加强经典文化实践
改变时下我国高等教育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现状,应精心设计人文教育最基本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无疑有利于开阔探索人文精神传承的课题。
人文精神的传承还应注重民族性、国际性相结合。值得借鉴的是,国外大部分的高校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内容设置多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体现着民族的个性。但我们也绝不可关起门来,与世隔绝。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吸收外国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正确理解,形成民族意识与国际视野的统一观念。
四、声乐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承实践
绘画、建筑、音乐等作品和各种表现形式都能够表现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最能表现人文精神意境的作品当属诗歌,它给人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和遐想天地,是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最好材料。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典范,在声乐教学中使用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教学材料,是对经典文化的有效传承。在传授科学发声技巧的同时,渗透了人文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韵律美和意境美的美学特征经典,建立弘扬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素养,为后续完善自身的艺术人格和魅力打下基础。
德奥艺术歌曲的人文精神核心是德文诗词的歌词。这类歌曲在音乐风格上不同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虽然也讲含蓄美,但是音乐旋律稍显自由奔放,语言的美学特征又不同于汉语古文,对于中国音乐作品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言韵律。歌曲的创作背景、文化都与德奥的历史息息相关,在练习德奥艺术歌曲的同时,了解它国的民族文化,掌握不同民族音乐风格、语言特征的不同,传承各种经典文化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传承注重心灵的感染和潜移默化。融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就不一定是急功近利的。正所谓,使一个人富起来可能是容易的,但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就很难。每一位高师声乐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在未来的历史阶段,继续探讨如何有效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如何有效地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真正结合起来,以培养出新的一代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类有着深切责任感的、有着美好追求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甘阳,陈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2006.318.
[2]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