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4-04-01郑成林

关键词:公债研究

郑成林,刘 杰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作为政府筹措资金、调节收支、分配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内债对政府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逐渐成为经济史特别是财政金融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徐沧水、贾士毅、千家驹、王宗培等就着手对中国内债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取得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①徐沧水:《内国公债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贾士毅:《国债与金融》,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千家驹:《中国的内债》,北平社会调查所1933年版;王宗培:《中国之内国公债》,长城书局1933年版。。遗憾的是,这种趋势在20世纪中后期未能得到延续,直至21世纪初“尚未见有以近代中国内债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材和专著问世”[1],能给人阅读的仍是上述成果[2]2。令人欣喜的是,近十年来这种状况有显著改善,陆续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和论著,亦加深了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变迁的了解。

一、近十年来内债史研究的发展概况

随着中国近代史研究从单一的政治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领域,内债史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并一改此前的冷清格局,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有四:

一是一批颇具学术价值的史料得以整理和出版。近十年,围绕中国近代内债为主体的基础性资料整理在整合和深入。200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清末民国财政史料辑刊》,收录了《财政部新订各项公债库券程表专编》等多种内外债资料。2009年,大象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民国史料丛刊》辑录了《财政部各项内外债一览表》、《一年来之中国公债》、《提倡内国公债会第二次报告书》、《民国三年内国公债浅释》、《国内外债券专编》、《内国公债要览》等文献。2010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的《中国内外债史料详编》(共3册),推出了《最新中国之内外债券要览》、《中国内外债详编》等重要资料。这些资料对发行、偿还等情况有较为连续的记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

缘于近代公债与金融业的紧密关系,以近代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成为政府公债劝募的主要对象。近十年来陆续编纂出版的中国近代银行史资料汇编中,也辑录有不少有价值的内债资料。例如,《大陆银行档案史料选编》收录了民国时期大陆银行经营财政部公债、湖北省善后公债和公司债券等资料,以及围绕公债买卖与债权处理,银行经理处与各分行、法院等往来的函件[3]217~282。这些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经营公债以及对自身债权的维护过程,对拓宽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大有裨益。

银行家是金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日记、书信是探析中国近代内债问题尤其是银行家经营公债思想不可替代的文献。近十年来,这方面出版的资料主要有《陈光甫日记》、《卞白眉日记》、《上海银行家书信集》等。《陈光甫日记》多处记载了他对政府发行公债和商业银行经营公债的认知和态度。1928年10月,他在日记中对政府计划发行3000万公债表示“根本不赞成”,认为发债是“不急之务”,“今日中国要紧之事,在裁兵、取消杂税”。嗣后,在与同事杨介眉的往来信函中进一步阐明态度:“政府处处以信用二字为治国之主义,则何患举债之不成。惟今应先与民立信,第一步分别中央及地方债务,速将中央中交钞票解决,由政府发行公债收回,不令人民丝毫吃亏……”[4]41透过这些日记和书信,陈光甫经营公债的思想和态度跃然纸上。遗憾的是,迄今这些资料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和有效利用。

二是若干有份量的学术著作相继面世。回溯以往的研究,专题性的内债研究著作甚少。近十年来,这一情况大为改观。针对以往零散的研究,尤其是偏重于内债个案及停留于描述发行过程,潘国旗先后出版两部著作,对晚清以降中央、地方公债发行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偿还机制、债信维持以及公债与金融业发展等问题展开初步分析[5]。姜良芹以内债政策及运作绩效为中心,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内债问题予以深入考察,认为此时期的内债发行既存在正面效应,发挥了资源分配功能,为经济建设筹集了一定资金,也存在负面效应,一定程度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是引发通胀的主要因素[6]。刘晓泉则在内债数据统计上着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中日甲午战后直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政府历次公债发行的过程、债务流通及结果等进行系统探究[7]。蒋立场以上海银行业承借与投资政府内债前后情形,以及应对1932年和1936年两次内债整理为重点进行分析,揭示银行业与政府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8]。

另外,有些著作虽不是以研究中国近代内债为主题,但亦涉及中国近代内债问题,其分析与识见同样令学界瞩目。吴景平等在探讨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时指出,金融业对政府内债政策存在着支持与制衡两方面的作用[9]。王丹莉侧重于债权与债务的关系,考察了历任中央政府在不断发行公债的过程中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互动关系[10]。诸静、薛念文等关于近代华商银行研究的论著,也有不少篇幅论及银行在承募公债中的角色①诸静:《金城银行的放款与投资研究(191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薛念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研究(1915-1937)》,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刘志英在中国近代华商证券市场方面用力颇勤,成就斐然,对内债在证券市场上交易多有论述[11]。尹振涛以制度与绩效为视角,对中国近代内债的发行、交易等进行详细剖析[12]。

三是偏重晚清民初的研究格局有所突破。因学术层累的缘故,晚清民初虽然仍是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主要时期,但民国时期的研究愈来愈获得学者青睐,成果也最为显著。刘晓泉发表系列成果,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需公债、特种库券、民三公债等进行了探讨②刘晓泉:《民国元年军需公债初探》,《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926年北洋政府“秋节特种库券”》,《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民三公债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马长伟通过分析庚子赔款与公债的关系,认为退赔款刺激了内债发行的持续高涨[13]。张启祥具体考察了九六公债的发行、劝募及交易,进而对比分析了京沪两地证券市场的差异[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内债的研究也在逐次深入。潘国旗等在前述成果中,对1927~1949年中央政府发行的内债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内债政策、内债与财政、经济等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唐启炎、潘国旗分别对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公债及其作用进行了考察③唐启炎:《中央革命根据地公债问题述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潘国旗:《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公债述论》,《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1期。。戴建兵等对抗战时期日占地区的公债进行了研究,揭露了这些债券的罪恶本质[15]。金普森侧重论述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内债发行,指出终因债信丧失、经济残破和通货膨胀而收效甚微[16]。此外,学术界还加强了对民国时期地方公债的研究,将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此,将主要在下节介绍。

四是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嵌入。随着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快速成长,他们对西方理论的熟练掌握,为运用新工具创新研究路径提供了可能,并尝试借鉴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近代内债史相关问题予以新的解释。李玉从政治学角度出发,认为民间对昭信股票“失信”的怨忿和对政府信用的极度怀疑是昭信股票失败的重要原因,揭示晚清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应归因于“有治法无治人”[17]。尧秋根结合国债理论,对清末公债的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有效性、公债认购主体的经济行为、公债运用的总需求效应进行了分析[18]。姜良芹等将财政学中的公债依存度、公债财政负担率等引入内债史的研究[6]。缪明杨从产权约束和信用制度的角度,对内债所需建立的信用关系和制度、法理基础进行了探讨。杜恂诚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模型,分析利率与公债关系后指出,国民政府时期市场利率对公债无解释力,公债价格更多的受到非市场因素影响和制约[19]。这些研究的结论可能还有待深入论证,但研究视界新颖,颇值关注。

此外,近十年来有数十位研究生以中国近代内债作为研究对象撰写学位论文,并有一批相关选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以及省市社科基金资助。这些极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深化,也为更加客观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时期政府的财政政策、金融变迁提供了基础。

二、近十年来内债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回顾近十年来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学术界主要探讨了哪些问题?又在哪些问题上有不同的论述?以下从几个方面略作介绍。

(一)人物公债思想

在试图透彻理解近代公债发展与演变的过程里,前人的公债思想闪耀着耀眼的光辉,注重人物公债思想的解读显得颇具意义。卢文莹认为,西方的古典学派和新兴学派的观点对中国近代公债理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沿着这个脉络简要考察了左宗棠、李鸿章、盛宣怀、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公债思想[20]。徐中煜、占绍香、苏新有等从公债性质、发行条件、举借原则等方面解析了梁启超、孙中山的公债思想①徐中煜:《梁启超公债思想初探》,《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占绍香、陈韶华:《略论梁启超的公债思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苏新有:《梁启超公债思想探微》,《中州学刊》2007年第3期。。方平对梁士诒的内债观进行概述,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初年袁世凯政府处理财政的基本思路[21]。尽管受限于史料或视野,这些成果在考察代表性人物公(内)债思想传承与演变等方面稍显薄弱,有的甚至存在理论误读,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学者对近代经济理论界和银行家公债观念、思想的研究也在逐渐推进。蔡志新探讨了马寅初在考虑财、政金融关系下宏大视野下的政府公债发行准则[22]。邹进文通过梳理民国财政思想脉络,辨析了尹文敬、李权时等人的公债理论及异同[23]。颇值一提的是,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并论述银行家对内债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张启祥着重考察了张嘉璈利用公债发展铁路的思想,认为张氏通过公债募集资金为抗战铁路交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孟川论述了张嘉璈的公债思想及其对中国银行发展的影响,指出张嘉璈通过调节承购内债规模,为中国银行经营调整与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4]。随着银行家日记、书信的编纂和出版,这一领域有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一个焦点。

(二)内债的发行、整理及偿还

内债的发行、整理与偿还是近十年来研究的重点,成果颇多,新见迭出。对于中国近代公债开始于何时,学界颇具争议。追溯学术前史来看,基本以清政府的1894年的“息借商款”为中国近代国内公债的发端。但近年来有1853年在山西等省“劝借票”说,也有以1878年左宗棠西征中的“息借商款”说[25]。李玉认为尽管1878年左宗棠的“息借商款”与近代公债已无多大差别,但1894年的息借商款才是晚清政府首次大规模举借的内债[17]。

前已述及,潘国旗、刘晓泉等着重对晚清民初内债的历次发行概况、规模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唐启炎、戴建兵、金普森等则分别对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日伪政府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内债的发行等进行了探讨。杨斌侧重对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的内债发行进行研究。政府通过发行内债向银行抵押借款,银行又以此作为准备金发行大量通货,是战时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重要推手[26]。

与以往学者将内债简单描述为“对人民的残酷掠夺”、乃至一种“丑恶形象”相比,近十年来的评价要客观许多。姜良芹肯定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内债在国家建设、抵御外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指出,巨额的内债让财政背上了沉重负担,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消极影响,乃至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桎梏[6]。李国俊认为,正是抗战前发行的巨额内债,才使得工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可能,为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27]。燕红忠也认为,抗战前政府财政的公债依存度在不断增加,但政府内债运作并非一无长处[28]222~223。近代公债由于政府的失信,曾经引起数次偿还危机。危机发生后政府为了应对金融业等债权人的利益要求,综合政府财政情况,进行了几次影响较大(1921年、1932年、1936年、1943年)的内债整理。何旭艳在描述1921年内债整理过程的同时,着重考察了银行界的角色,认为银行界的意见对内债整理有着决定性影响[29]。姜良芹在论述1932年内债整理后指出,此次债务整理成功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避免了财政危机的发生,整理后债市也逐渐向良性转型[30]。在探讨了1936年内债整理案后认为,这次整理虽然使政府债务结构趋向合理化,但也彻底打破了私营银行业对政府的幻想,开始走上疏远政府财政,加强同工商业结合之路[31]。潘国旗、董昕等持相似观点,并着重围绕着公债风潮及整理,对上海金融业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进行了探讨①潘国旗:《国民政府1936年公债整理案述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董昕:《统一公债案述评》,《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

(三)地方公债的兴起及影响

随着近代史研究的进一步下移,日渐繁多的区域史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改塑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格局,并呈现出研究路向区域化特征。立足区域史的研究视角,学术界对不同地方公债的专题性研究逐渐增多。李爱丽结合海关史料,考察了清末广东两次地方公债发行的概况,认为1905年广东公债发行的整体设计较为合理,粤海关的承办工作也大体透明,但由于政府债信较低,关税权丧失,最终影响了地方公债的发行[32]。刘晓泉论述了1910年发生的“湘省公债案”始末,指出与其他省份公债一样,湖南省公债也是以内债始、外债终,但呈现出其他地方公债不具有的独特演变过程,尤其是引发了清末影响最大的“公债案”,掺杂了日、德外国势力的激烈争夺[33]。这些论述有助于深化晚清内债史的研究。

刘晓泉在考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各地方公债情况后指出,地方公债的发行对缓解革命政府财政危机的作用有限,发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34]。刘志英对上海地方公债的债券用途、发行方式、上市交易等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无论是与历次中央政府发行的内债还是其他地方的公债相比,二三十年代上海地方公债更符合近代公债的规范运作,体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公债性质[35]。刘杰对1910~1941年安徽地方公债进行系统研究,指出安徽地方公债用途以弥补军政费为主,劝募形式与江浙沪等地略有区别,主要采取摊派和包销等方式,对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有较大消极影响[36]。潘国旗等对四川地方公债进行了研究,侧重分析了“防区制”时期四川地方公债的发行及影响,指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四川省金融业的畸形繁荣,但同时扼杀了产业资本[37]。此外,还考察了1930年代浙江发行的两次丝业公债[38]。

潘国旗2009年在此前论文基础上结集出版了《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江浙沪为例》,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本近代地方公债史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对江浙沪三地地方公债每笔债项的发行背景、过程及偿还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既对比论述了三地公债的异同,又考察了不同时期三地公债的特征,对从事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学者而言颇堪一读。

由上述可知,尽管近代地方公债史是最近十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的一个领域,但已基本经历由点到面扩散的过程,由描述发行过程、规模额度到探讨公债对地方社会经济影响的转换。

(四)内债管理、承募机构和组织

近十年来,内债管理、承募机构和组织等方面的研究,也产生了一些颇具价值的学术成果。为保证内债的稳定运行、充分吸纳社会资源,民国时期中央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和制度设计,先后成立了内国公债局、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基金保管委员会、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负责内债的发行、买卖和偿还等事宜。方平在论述梁士诒的内债观时,对内国公债局及其章程规则等有所涉及,但语焉不详。吴景平对成立于1927年3月的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进行了详细考察,认为该机构最初只是蒋介石委派的筹款团体,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才成为一个财政行政机构,并通过筹集垫款和发行二五库券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巩固提供了财政支撑[39]。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基金保管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设立的第一个专司内国公债库券还本付息基金保管机构,宋时娟剖析了该机构的缘起、成立、运作和结束的全过程,认为其是当时内债运作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对公债市场的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40]。

近代银行公会、钱业公会等金融同业组织是内债承募的重要平台,也引起学者关注。张秀莉指出,上海银行公会是南京国民政府内债的主要承募人和持有者,在各派势力筹措军饷的斗争中卷入了政治漩涡[41]。郑成林考察了上海银行公会在内债发行、整理、偿还和财政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角色[42]99~103。吴景平、王晶对此也进行了阐述,并着重结合1932年内债整理案分析了上海银行公会在内债展本付息上与国民政府的合作,以及在稳定上海金融市场等方面的作用[43]。吴景平还考察了上海钱业公会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承募内债的行为与角色,认为此举既有支持政权的政治含义,也有着商业利益的原则[44]。

(五)内债与金融业和社会的关系

金融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是承购内债的主体,因此,剖析内债与金融业和社会的关系是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十年来,学者在这一领域用力尤勤,论著丰厚。对此,前面述及的学术成果大多有所涉及,认为因内债的承募,金融业与政府之间建立了密切关系,二者之间既有合作和妥协,也有矛盾和冲突,这种关系对金融业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学者立足于此,以个体银行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它们投资公债的历程,以及在公债市场上与政府关系的演变。蒋立场初步探讨了投资公债对银行业经营行为和制度构建的影响,指出随着承募公债风险的加剧,上海银行业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45]。康金莉研究指出,四行储蓄会因在内债投资业务的灵活经营,社会声望得以迅速提高[46]。段艳、易棉阳等考察了中国近代债券监管制度的演进及特点[47]。姜良芹则以公债市场监管为视角,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巩固债信和金融信用制度的努力[48]。

三、有关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几点展望

近十年来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呈现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憾和问题。如论题选择稍显狭窄、量化研究仍然匮乏、分析框架较为单一,而且围绕一些重要问题也未形成讨论与对话。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放宽视野、改进方法、拓展研究主题和系统发掘资料,以推进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进一步深入。

(一)放宽视野,加强多维度审视。

首先,放归整体,将中国近代内债置于近代史的整体背景下进行研究,避免就债论债的倾向。内债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纠结在一起。对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有必要跳出就债论债的藩篱。换言之,对中国近代历次政府发行内债的款项、规模进行考证和统计,以及对发行机制、整理方式等予以深入考察是必要的,但又远远不够,而应将这些置于中国近代史的整理背景下,分析内债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例如,每次内债的发行时机、决策经过,以及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关系,都将对债券价格及实施过程有着直接影响,债券市场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前述杜恂诚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利率与公债价格关系的分析即颇具新意,也为今后研究提供了范例。

其次,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从不同视角立体地探讨近代内债史。在研究中,需进一步科际整合,通过多维视角和方法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发掘。前述可知,不少学者已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仍有努力的空间。值得借鉴的是,大卫·斯塔萨维奇以17~18世纪的英、法为例,考察了公债发行与民主制度构建的关系,并藉此透视了公债与现代政府建设的理论命题,认为代议制政府改善信用取决于宪法制衡,代议制有助于减少债务的不履行风险[49]。冉富强、富田俊基则从公债与宪政、宪法对公债控制等视角考察了公债的历史及社会角色①冉富强:《公债的宪法控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日)富田俊基著,彭曦等译:《国债的历史——凝结在利率中的过去与未来》,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就近现代中国而言,也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公债信用令》、《公债法原则》等规章。但遗憾的是,这些法律文本及实践意义的考察尚无人涉及,更遑论运用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对此作进一步解释。

再次,全球史视野下的审视。晚清以降,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体系,尤其是上海逐渐成为远东金融中心,中国近代金融市场已无法与世界隔离,反而深受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的影响。“上海金融市场的脉搏已经紧贴伦敦、纽约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脉搏而跳动”[50]18,中国近代公债、房地产、标金和外汇都是投机炒卖的目标[51]。因此,随着国内金融的国际化,内债的发行、偿还和债券市场在多大程度和哪些方面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金融界对中国内债又有怎样的认识、态度和反应,这些问题均有待于置于全球史视野下审视,才会有更加客观和清晰的解释。当然,这里强调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放宽视野,但并意味着无需加强更不是否定实证研究。实际上,无论是内债史的研究还是其他专题史的研究,若没有实证研究作为基础,理论创新均毫无价值。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多次强调指出,“历史的研究在经济分析史方面不仅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52]29。

(二)改进方法,深化薄弱环节研究

研究方法的改进,对专题式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改变以往单一的历史学研究方法,逐步采用定量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较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纵横发展,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内债史研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以内债在市场的运转为例,决定债券价格的因素诸多,因此,在分析价格变动机制时,就需要建立相关因素的分析,而对这些因素作用具体分析则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计量经济学等理论模型的构建。量化分析工具的使用还可在宏观上分析债券价格与金融市场利率关系,在微观上分析经营公债与投资其他行业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每笔内债的投资究竟给银行带来多少利润,占其总利润的比例如何?投资公债与银行业发展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若能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将更有说服力。

晚清以降,圜法混乱,中央政府历经多次更迭,加之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内债的发行、交易、整理和偿还势必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诚如有的学者指出,“对近代中国内债前后各阶段进行纵向的异同比较,对同一阶段的内债和外债进行横向比较,还可以把同一阶段的中国内债与外国内债进行比较,以探寻近代中国内债运行的规律性”[53]。此外,还有必要比较分析银钱业经营内债的异同,不同类别、性质银行投资内债的态度、机制,以及不同时期金融业对内债和工商业的投资和影响等。目前,这样的比较研究成果,在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中尚付之阙如。

对于较为复杂的专题研究,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分层次探讨,即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具体说来,宏观研究是从整体上对中国近代内债的发行、规模、交易、整理、偿还等的综合论述;中观研究是选择某一个城市或省份,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微观研究则是对某一笔内债或某一个银行的内债投资进行细致的剖析。从已有学术成果来看,宏观研究居多,微观研究偏少。尽管已有不少成果论及单个银行的内债投资,但大多只是作为一种银行放款行为来考察的,鲜有系统的探讨某一金融机构在不同时期投资公债的抉择,以及这一抉择对银行自身发展的影响。此外,深入探究某一笔内债的微观研究尤其难得一见。就中观研究而言,已有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江浙沪三地,对平津、闽粤和中部省份的关注略显不足。即使是宏观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努力。迄今,仍未见一本十分系统的探讨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专著。微观和中观研究的不足,以致宏观研究得出的结论难免存在些微缺憾,围绕相关问题也很难形成学术对话。

(三)拓展研究主题和内容

内外债是财政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其从财政金融的角度加以探讨是理所当然的。但它又与政治、社会等密切关联,所以仅仅侧重于财政金融的研究主题又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范畴。

1.内债的观念、知识与制度。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债台高筑”之说。但现代意义上的公债是在资本主义初期产生的,于鸦片战争以后引入中国,并逐渐传播开来。对这一跨界特质的概念,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科学的界定,厘清它传播的路径、方式,以及国人对其认知和理解的异同。遗憾的是,这个领域迄今仍是空白。迄今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第一笔内债始于何时存在争议,症结就在于对内债概念理解的不同。桑兵指出,近代以来知识与制度体系的全面变动,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而且使得现在的中国人在面对过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现行思维方式去观察判断,如果没有充分自觉,难免用后来外在的尺度去衡量,难以体察理解前人思维行为的本意真相[54]。因此,在厘清内债观念、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认知和理解与内债基金、公债法律等相关制度构建之间的关系。进而转换角度,对公债与财政、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等关系予以新的思考,透视内债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互动与关联。

2.内债市场与国家信用。从现代公债学角度出发,内债在一级市场,即发行市场就具有若干需要研究的内容。如发行前政府的规划、对内债管理、规模的考量、内债政策制定等都是值得研究的方向。不同类型内债的发行绩效,也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的个案研究。

在流通、交易的二级市场上,每笔内债上市情况如何、嗣后行情是怎样演变的?造成内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经纪人以及交易所的投资方向有哪些影响?交易机制是如何形成,具有怎样的特征?政治变动后,新生政权是如何处理前任政府遗留的未清偿对内债务,对新发内债有无影响?内债市场与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二者的走向有何影响?另外,为了保障交易和树立债信,政府做了哪些制度性安排?对整个国家信用体系的构建有何种意义?这些问题均是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3.内债投资与金融制度。已有研究多是从财政金融角度出发阐释,相对忽视了内债经营与金融制度演进的关系。因此,应更多的选择眼光向下,构建以银钱业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性质的银行与内债作为分析案例等深入考察事件中的变动因素,进而“自下而上”通过围绕内债引发的合作、冲突来透视金融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金融机构如银行等在投资内债时存在着比较利益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有限的参与,还是夹杂着对债权利益的维护或是对政府财政政策的主动迎合?金融界如银行家对内债的认知对这些机构的投资行为有何种影响?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采取了哪些举措规避内债投资风险,这些举措对银行制度的变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几次较为严重的内债风潮中,银钱业如何应对,是否有效维护了自身权益?视野的调整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从眼光向下到自下而上的考察内债经营与金融制度是拓宽内债史研究领域的需要,也有助于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放归整体”。

4.内债与地方社会。内债在社会的运行,不仅与金融组织有着密切关系,与诸如商会、同乡会等民众社团,乃至底层民众等都有直接关联。以商会为例,就目前来看档案以及报刊上存有大量关于上海、苏州、汉口各地商会参与内债的承募、劝销、整理等。因此,内债发行后,民众的态度、参与,以及他们如何衡量和维护自己的权益?重要的民间组织诸如商会与政府围绕内债产生怎样的互动?应对内债风潮和整理,这些组织的态度如何,有无差异?对公债政策又有何影响?尤其有待深入考察的是内国公债持票人会,该会成立于1932年,是由上海市商会、银钱业公会联合发起,并吸纳不同阶层民众参与而组建的。遗憾的是,迄今未见对其进行详细考察的成果。

由前面综述可知,不少学者对地方公债史已有所关注,但大多囿于江浙沪三地,研究主题也多是内债的基本概况,对地方公债与地方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仍十分薄弱。除了拓展空间,还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不同省市之间有哪些异同?地方力量是如何应对地方借款和中央借款?态度、举措有无差异?这些债务对地方财政体制和社会经济变迁产生了哪些影响?对这些问题,需要勇于下功夫,广泛搜罗档案、报刊、日记、地方文史等文献资料,沉下心来进行扎实的微观研究。

(四)系统发掘史料,夯实研究基础

史料是史学的食粮。发掘新史料,对推进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关系至大。近十年,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之所以取得显著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批重要的公(内)债资料得以整理和出版,以及学术界对上海、南京等地档案馆、图书馆馆藏金融机构资料的系统收集和运用。相比较而言,其他省市档案馆、图书馆的资料甚少为学者所关注,这或许是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存在缺憾的原因之一。

北京、天津、重庆等地档案馆不仅保存着十分丰富的近代金融机构的资料,而且或多或少地保存有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档案。这些档案资料特别是金融机构、组织与政府往来的文件、函件,以及金融机构、组织的日常会议等记录里有大量的内债资料。此外,上海、南京等地档案馆馆藏资料也有待进一步地系统发掘。例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时期财政部的档案中,仍有数量惊人的内债资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当然,这些档案资料因未编纂出版,利用不方便,而且成本较高。

《申报》、《益世报》等近代中国主要报纸,《银行周报》、《钱业月报》等重要金融财政刊物中也十分丰富的内债发行、交易和价格的资料。若能将这些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并予以长时段和量化分析,对深入剖析中国近代债券市场乃至经济变迁均有极大价值。此外,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藏有大量财政金融档案资料尚未利用。美国胡佛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藏有杨格、孔祥熙、宋子文、陈光甫等人的档案、日记,台湾“国史馆”藏有民国政府财政部百万余件珍贵档案,这些资料均是拓展中国近代内债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假以时日,学术界若能群策群力,并联合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将上述资料陆续编纂出版,中国近代内债史的研究将会稳步向繁荣阶段迈进。

[1]吴景平.近代中国内债史研究对象刍议——以国民政府1927年至1937年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1,(5).

[2]潘国旗.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研究(1840~192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黑广菊,刘茜.大陆银行档案史料选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4]上海档案馆.陈光甫日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5]潘国旗.国民政府(1927——1949年)的国内公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姜良芹.南京国民政府内债问题研究(1927——1937):以内债政策及运作绩效为中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刘晓泉.近代中国内国公债发行研究(1894-1926)[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

[8]蒋立场.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1927-1937)[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

[9]吴景平.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丹莉.银行现代化的先声——中国近代私营银行制度研究(1897-1936)[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1]刘志英.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2]尹振涛.历史演进、制度变迁与效率考量:中国证券市场的近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3]马长伟.庚子赔款退还与北洋时期内国公债[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1.

[14]张启祥.北洋政府时期的九六公债述评[J].史学月刊,2005,(6).

[15]戴建兵,王晓岚.罪恶的战争之债——抗战时期日伪公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6]金普森.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之内外债[J].浙江大学学报,2007,(5).

[17]李玉.晚清昭信股票发行过程论略[J].近代史研究,2006,(4).

[18]尧秋根.清末公债的经济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4).

[19]杜恂诚.近代中国的政府公债与金融市场[J].财经研究,2012,(9).

[20]卢文莹.中国公债学说精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1]方平.梁士诒的内债观与民三、民四内国公债[J].历史教学问题,2002,(5).

[22]蔡志新.马寅初财政金融改革建言的逻辑依据和理路[J].民国档案,2011,(2).

[23]邹进文.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4]孟川.张嘉璈公债思想及其与近代中国银行发展关系[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5]潘国旗.晚清、北洋时期的国内公债论略[J].浙江大学学报,2008,(5).

[26]杨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发行公债政策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1,(1).

[27]李国俊.南京国民政府发行公债的再认识——以统一公债为核心[J].河西学院学报,2004,(3).

[28]燕红忠.中国近代货币金融体系1600-1949——基于经济运行与经济现代化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9]何旭艳.1921 年北洋政府整理公债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2005,(2).

[30]姜良芹.南京国民政府1932年内债整理案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4).

[31]姜良芹.南京国民政府1936年内债整理案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4,(1).

[32]李爱丽.从粤海关档案看清末广东省两次公债发行[J].近代史研究,2007,(3).

[33]刘晓泉.1910 年发生的“湘省公债案”[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1).

[34]刘晓泉.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地方公债发行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35]刘志英.近代上海的地方公债[J].财经论丛,2005,(4).

[36]刘杰.安徽近代地方公债研究(1910-1941)[D].合肥:安徽大学,2012.

[37]潘国旗,赵天鹏.论防区制时期的四川省公债[J].民国档案,2011,(4).

[38]潘国旗,等.江浙丝业公债与20世纪30年代的江浙丝绸业[J].浙江学刊,2009,(3).

[39]吴景平.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述论[J].近代史研究,2000,(1).

[40]宋时娟.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基金保管委员会始末[J].档案与史学,2000,(3).

[41]张秀莉.上海银行公会与1927年的政局风潮[D].上海:复旦大学,2001.

[42]郑成林.从双向桥梁到多边网络——上海银行公会与银行业(1918-1936)[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3]吴景平,王晶.“九一八”事变至“一二八”事变期间的上海银行公会[J].近代史研究,2002,(3).

[44]吴景平.上海钱业公会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的若干内债——对已刊未刊档案史料的比照阅读[J].近代史研究,2004,(6).

[45]蒋立场.1932-1935 年的上海银行业与南京国民政府内债[J].史学月刊,2011,(5).

[46]康金莉,姚会元.四行储蓄会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3).

[47]段艳,易棉阳.近代中国债券市场监管的演进与特点(1894-1949年)[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1).

[48]姜良芹.1927-1937 年国民政府公债市场监管体制评析[J].江海学刊,2004,(5).

[49]大卫·斯塔萨维奇.公债与民主国家的诞生:法国与英国1688-1789[M].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0]洪葭管.中国金融史十六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1]李培德.略论世界大萧条与 1930 年代中国经济[J].史林,2010,(5).

[5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3]潘国旗.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3,(5).

[54]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猜你喜欢

公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