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人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价值观
——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
2014-04-01彭卫红
彭卫红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大学语文》是教育部高教司提倡的针对普通高校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 许多普通高校将之当作汉语言文学除外的各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选择学习大学语文的学生众多,其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教材所选篇目除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之外,还兼顾历史、哲学、社会、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知识,对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实现“美育”育人的教育理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公共“大课”课堂上,如果老师善于引导,注重课堂的师生互动和交流,老师和学生们之间很容易形成具有强烈凝聚力的共同体。实践证明,在老师的正确、积极的引导之下,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把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何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任课教师必须坚定树立核心价值观,必须对核心价值观有明确、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教学活动中准确、灵活地加以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强调任课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引导作用。教师应成为最直观的、最有说服力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者和传播者,言传身教仍然是教学的最好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培养拥有主流、核心价值观、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当作自己的天职,但还是有些高校人文教师政治素质不高,价值观模糊,责任心不强,只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谋生手段加以对待。在他们眼里,主流的、政治倾向性强的、正能量强的作品都是政治宣传品,而那些另类的、边缘化的、甚至颓废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另有一些教师,只认可中国传统经典或西方经典作品,对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现当代作品采取轻视的、虚无的态度,对在教学中弘扬核心价值观持某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凡此种种表现都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道”。教师要“传道”,首先要信“道”,悟道,才能把自己所理解的“道”准确、到位地传达出去,教师只有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具备用正确、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去引导、影响学生的思想的能力,具备用经典的名著、具体生动的形象去准确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的能力,才能做学生的思想的导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要加强教材建设,要选择合适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教材和范文进行教学。众所周知,恰当的教材和范文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发挥自己的见解,充分阐释作品的思想、艺术内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正确选择适合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教材和范文也显得尤为重要。现今出版的许多《大学语文》教材偏重古代文化、文学知识的作品的居多,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的作品明显不足,偏重各种实用性知识、甚至科技知识的介绍的偏多,体现高尚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明确的倾向性的作品明显不足,有些教材甚至连一篇鲁迅的作品都不选入,有些教材里1949年以后的文学作品几乎是空白。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化、文学知识的确是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如果当代大学生只注重古代文化、文学知识的学习,不注重现代先进文化思想的培养,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现代意识和独立的人格意识,缺乏这些现代品质就很难成为与时俱进、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在选择教材和范文时应更多的选入红色经典、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作品,甚至有必要组织编撰以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思想的教材以供学生使用,让那些饱含核心价值观、充满鼓舞人心的正能量的作品真正通过课堂教学发挥作用。
第三,要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在民族危亡的时代,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怀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甘愿为祖国和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在建设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一代代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青春之歌,到了新世纪,中国已经走上了全球化的快车道,中国已摆脱了一穷二白的面貌,正以全球瞩目的速度走向小康大同的时代。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在不远的将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高度民主、富强、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但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数还未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公民意识淡漠,有些大学生沉湎于某种“小时代”的小情调中,无心顾及整个时代的变化,更谈不上立志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些思想上的偏差亟需通过教育来矫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胸怀与气度、理想与抱负,教师可以用鲜明的艺术形象或伟人传记或历史材料来激励学生,鼓励他们树雄心,立大志,放眼全球,心系天下,为中国的复兴和崛起而读书,要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和谐、文明等等这些闪光的字眼,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感人的故事情节、诗情画意的场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这些伟大的理想产生向往之情,追慕之意,对社会上的黑暗、腐败、非法、不公产生心理上、生理上的反感,使他们的社会意识从盲目跟随社会风气逐渐转变成能独立思考、审慎判断、不同流合污、具有强烈公民责任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逐渐形成具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充沛的独立人格,自发地对国家的进步、发展充满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将来走向社会、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四,教师要敢于打破“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参与、互动、分享、探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课堂的“主持人”,课堂就是他的舞台,他必须调动自己的所有的智慧和激情,使他的言行举止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把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的一切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表现的敬业爱岗、诚信友善、正直热忱等品质会自然而然地感染、影响学生的品质。教师可以设计与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的、能结合具体教材的作品展开讨论。比如学习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就可以设计“如何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这种话题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在这个话题之下,还可以细分许多小话题,比如造成子君、涓生爱情悲剧主客观原因何在?如果子君、涓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们的爱情是否会圆满、幸福?爱情与学业(事业)是非可以兼得?同居对于当今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哪些?通过这些话题的讨论及教师有倾向性的引导,让学生明白爱情必须以共同的理想为基础才可能持久,过早同居并不有利于年轻人心身的成长,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奋斗战胜困难,最终获得圆满的爱情才是最幸福的人生等道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一次次互动和探讨中学生不断地接受老师的观念,修正自己观念上的偏差,逐渐形成与主流、核心价值一致的思想观念。
第五,要充分利用网络影视资源,延伸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空间。教学绝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封闭空间,而应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发散的多维的教学空间。在当今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成长于视觉化的网络时代,对影视材料的兴趣远大于文字材料的兴趣,这既是他们的弱势,也是他们的优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多媒体视频材料辅助教学已经普及,而在课外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大有可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去主动浏览主流网站,或观赏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和影视剧,比如涉及有关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曲折发展历程时,可以要求学生课外观看长篇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这一类的电视片,让同学们通过直观的方式对中国的曲折奋斗的历程有具体的认识,并要求写一篇观后感作为课外作业计入平时成绩,这种略带强制性的作业不仅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而且使他们在欣赏影视作品时获得教益,这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且符合学生接受心理的方法,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那些被韩剧和网游挤占的大量时间部分被用于主流影视剧的观赏,绝对是改善大学生精神营养、改变大学生观影习惯的明智之举,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要使学生真正拥有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教师长期的、持续的渗透和灌输,需要学生不断的修养和锻炼,除了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外,还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去“综合治理”,只有当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起一整套能担当时代重任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秉承核心价值观,用言行实践核心价值观,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艰巨而光荣,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