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八里桥之战看甲午海战的失败

2014-04-0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甲午海战军力舰队

魏 明

(军事科学院,北京 100091)

甲午海战与八里桥之战同属一个性质和类型,尽管晚清鸟枪换了大炮、铁甲替代了艨艟、对手换成了日本,但消除和模糊不了东方古代军事形态与西方近代军事形态之间“质”的区别。甲午之败绩,是晚清古代军事形态与日本近代军事形态之间的时代差距在现实的必然体现。本文拟从甲午海战中两军的实战表现、实力差距以及近代军事变革对各自国家近代军事转型进程的推进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八里桥之战看近代东西方的军力代差

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联军之间的一次典型的正面决战。1860年9月,英法联军开进至通州地区,咸丰皇帝下令与之决战。张家湾失守之后,清军与联军对阵于八里桥。联军兵力部署为三路:东路为雅曼指挥的法军第1旅;西路为格兰特指挥的英军;南路为科林诺指挥的法军第2旅。法军第2旅担任主攻任务,总兵力约为五六千人,总指挥为孟托班。驻守八里桥一带的清军约3万人,其中马队近万人,分别部署于八里桥以北的村庄及通惠河边的丛林中,统帅是以凶悍著称的一代名将僧格林沁。9月21日晨,双方遭遇战斗打响了。僧格林沁命部队隐蔽,马队向法军宽大正面实施全线集团冲击,冒着炮火作敌前横向迂回,企图分割、包抄敌军。法军据壕作战,用当时最先进的阿姆斯特朗炮、拿破仑炮与步枪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在整整4个小时的时间里,以刀矛弓箭为主战装备的蒙古骑兵(有少量火绳枪和性能低劣的火炮),以极具冲击力的集团队形,前仆后继地呼啸冲锋。人数虽少但却装备着射程超过千米的步枪和先进火炮的法军,采用开阔地掘壕据守和集中射击战术,将一波接一波蜂拥而至的蒙古骑兵大批射杀在阵地前面。其间,具有强烈牺牲精神的蒙古骑兵也曾一度冲至距法军指挥部不到50 米的地方,但却始终不能形成有利于冷兵器发挥威力的短兵相接的搏杀局面,最终在法军优势炮火的轰击下彻底溃散。[1](P291)短短几个小时,蒙古骑兵伤亡逾万,损失超过全部参战法军的人数,而法军死亡人数只有12 人![2]

怎么看这场战斗?依照古代冷兵器时代最佳阵形和作战方式组织起来的、享有绝对数量优势并具备巨大牺牲精神、代表东方最高作战水平的蒙古铁骑,[1](P293)竟然在体现近代西方军事形态一般水平的数千法军面前一败涂地! 八里桥之战是中、法两国军队之间的一次较量,但却凸显了东西方两种军事形态的巨大差距。这种军事形态的时代差距就是军力代差,即指在军事变革的浪潮中,由于一方借助生产力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突破性发展,对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编制体制、后勤保障等进行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实现自己战时从技术、战术到体制等各个方面在以往战争基础上质的飞跃,从而使其对敌对的另一方形成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3]

二、晚清甲午之败是中日军力代差在实战中的必然体现

审视和分析甲午海战中中日两军的实战表现和实力差距,可以发现,中日两军之间整体上存在时代差距,而时代差距即军力代差注定了清军的必败命运。如果说战争之前中日之间的军力代差是潜隐的,那么战争中双方的实战表现及实力差距让这种军力代差暴露无遗。

1.从实战表现来看,两国舰队的对抗显示出极度的“非对称”性

从实战表现及对抗状况来看,军力代差不同于一般战争中所出现的强弱对比,它有着显著的特征:“非对称”性,即对抗的基础不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拥有绝对优势。如八里桥之战,法军的统帅后来回国之后曾在议会里宣讲表功,遭到了了解情况的一些议员和媒体的嘲笑,他们觉得,就像成年人打小孩一样,即使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从甲午战争的历史事实来看,中日之间的“非对称”性一目了然。

一是败之快。比如说,短短8个月时间,双方胜负即成定局;黄海海战,不过也就5个小时,这可是巅峰决战哪。比如说,体现了当时最先进军事工程技术的大连湾炮台,顷刻之间失守。比如说,号称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淮军在国内镇压起义时所向披靡,但与日军一触即溃。比如说,经营十六年耗资数千万的旅顺口竟一日也不能守!比如说,拥有两艘重型铁甲舰的北洋舰队竟坐困母港束手就擒!比如说,日军围攻“固若金汤”的威海卫基本上是手到擒来,等等,以上这些足以说明双方实力和对抗的“非对称”性。

二是败之惨。中日相比,人员及物质损失的比例差距非常之大。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共有定远、来远、经远、致远等10艘军舰被击沉或搁浅焚毁,总吨位达14 900吨,占北洋舰队总吨数的36%,其余除练习舰康济舰外的14艘军舰全部被掳。曾经亚洲排名第一的北洋海军竟然全军覆没。日本联合舰队中吉野、松岛、桥立等军舰均不同程度受伤,但无一沉没。在人员损失上,不算大量的被俘投降人员(5 206人),清军死亡2 594人,伤572人,日军伤亡350余人,伤亡比例约为9:1。如算上被俘人员,比例约为24:1。战略物资方面,日军获大炮522门,步枪9 710支,炮弹2 617 976发,各种子弹86 740 000发。[4]

2.从军力要素的比较分析来看,清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全方位的

清日之间的实力差距体现在军力要素的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在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自主能力、先进程度、型号统一性等方面,日本要全面领先于中国。第一,武器装备的自主能力差。因技术转移不足,北洋水师的武器装备只能大面积地依靠购买,而日本海军技术已经能够基本自立,相当部分的武器装备都是自主生产、供给和保障的。价格昂贵的新式武器不能及时更新换代。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没有真正吸收、消化技术,所以装备容易损坏,且损害后不会修理。北洋水师的主力舰不能自主修理,要大修还必须到日本,这也是洋务运动没能实现技术转移的最好证明。第二,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低。清日之间武器装备先进程度的差异首先表现于武器装备技术核心的高下。近代军事技术的核心在于加强自我防护的同时提升单位时间和空间里的火力与速度。铁甲舰、速射炮、无烟弹、快船、鱼雷技术等代表了当时技术的发展趋势,但除了铁甲舰,其他方面大清远远逊于日本,而铁甲舰重防御弱于进攻,优势有限。在当时,火力打击能力和机动性是比排水量和装甲更为重要的东西,而这两面,北洋水师远远不如日本联合舰队。火力打击能力方面:据资料记载,甲午战争时清日两军火力打击能力差别很大,炮火总数日本舰队比北洋舰队多51%,其中速射炮的数量日本舰队是北洋舰队的6、7倍,北洋舰队12公分口径的速射炮1门也没有,只有小口径速射炮27门,而日本联合舰队装备新式速射炮192门,而且是无烟弹药。[5]据战时目击者回忆:“‘定远’、‘镇远’两舰仅发一炮,而‘吉野’三炮已约有40弹丛集我舰,……且我舰甫开一炮,烟历十四分钟不散”。据估算,甲午海战时,日本舰队的火力打击能力是北洋舰队的4倍。机动能力方面,因受燃煤以及航速很低的老旧舰船的拖累,清日两军机动能力差别也很大,从而制约和影响了整个舰队战术和主力舰战力的发挥。根据史料记载,日本舰队的平均速度高于北洋舰队1里,里是海里,1海里大约是1 800多米,这个平均速度的差距是很吓人的。甲午海战之前的八年间,北洋舰队新式快船一艘也没有添置。另外,日本舰队鱼雷艇偷袭战术的运用屡屡得手,这方面北洋舰队也不如日本舰队。第三,武器装备型号的统一性差。北洋水师武器装备的来源杂、更新慢、型号不统一,制约和影响了整个舰队战术的运用和战力的发挥。

二是作战样式、作战理论等方面。与技术转移失败一样,因缺乏对近代海战样式以及海陆军协同作战理论的深入认识,清军的战略战术消极而落后,这与日本以海战为核心制定进攻战计划、以海陆协同为基础作出兵力部署形成鲜明对比。清军避战不成后仍消极防御,不明敌情,丧失战机;指挥调度无力,难以集中兵力;加之战术陈旧保守,最后处处被动而全面失败。日军情报先进,主动把握机会而赢得时间;保持兵力优势,积极展开进攻;加之战术正确灵活,最后一路顺利而大获成功。

三是编制体制、后勤保障等方面。清朝海军衙门形同虚设,四只舰队各自为政,而日本海军实行联合舰队编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国海军的作战能力;清朝陆军采用“营哨”制,不能统一指挥,而日军实行师团制,有高效率的指挥管理;清军只有步、骑、炮兵,且配置无统一标准,而日军除步、骑、炮兵之外,还有独立的辎重兵和近代新式工兵。在后勤保障及组织管理上的区别从而导致了清日双方战力的重大差距。

三、中日军力代差的原因:晚清军事变革的短板导致了军事转型的失败

19世纪中叶,远东的中国和日本,处境是差不多的,中国鸦片危机,日本黑船来袭,在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日两国面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局面。因此,中日两国50、60年代差不多同时迈上近代变革和转型的道路。但一样起点,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军力代差呢?

1.军事转型适用于“短板”理论

转型是对生物学中转型(transformation)这一概念的借用,意谓整体性的结构变革。[6]军事转型就是指整体性的军事结构转变。转型与变革紧密相联,转型依靠变革,变革是为了转型;因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有时转型是一系列创造性变革的总称。[7]本文的分析对象是甲午海战,而晚清近代军事变革以甲午为界分为前期(洋务运动)和后期,所以本文所指的转型与变革基本等同。

从理论上来讲,军事转型适用于“短板”理论。变革是系统整体的转型。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军事实践是一个整体系统,其力量取决于器物、制度、文化层面诸要素的整合状况和聚焦水平,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整体合力而不是某单一要素的力量。从军事学“整体对抗、系统制胜”的角度讲,军事形态的转型适用于“短板”理论,也就是说,器物、制度、文化等任何一个层面的缺失和薄弱都会影响和制约变革或转型的成败和效果。恩格斯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由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去使用它们。”[8]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超越单纯的技术改良,在军事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平行推动军事体系要素的同步变革,才能加速实现军事转型。否则,就会出现军力代差,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中体西用”的错误观念造成了变革模式的根本缺陷

近代军事转型可分为两种模式:“内生”和“外发”两种类型。“内生”的情况是:技术上的进步将强制性地引起整个军事体系的变革,但这种变革在没有外力因素的干预下,多会按照更新武器装备——采用新作战方式——创新军事理论——改革军队体制编制的顺序次第展开,后一道次序大多是前一道次序的被动适应,如此顺序推进、循环往复就决定一场军事转型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欧洲近代转型是按照历史的正常逻辑自然发生发展的,是近代化原型,可称为“内生的自然生发型”。作为“后发”国家,通过实施改革来完成近代化任务的转型可称为“外发的改革推进型”。作为被迫急剧转型的“后发型”国家,清日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原型国家所经历的漫长的转型进程,唯一途径和最佳选择就是实施“外发”的近代军事变革。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本来中日面临同样的机遇。但可悲的是,因观念不同,中日“同源异流”,走上了不同的转型道路。晚清近代军事变革始终没有突破“中体西用”的窠臼,走的是一条依照升级武器装备——更新作战方式——创新军事理论——调整体制编制的顺序、被动适应的“原型”路线。洋务派领导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9]在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下,晚清近代军事变革一味满足于武器装备的改进,而对落后的军事体制、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却鲜有触及,从而导致清军在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指挥关系、训练内容等所有方面,呈现出新旧杂陈、极不统一的混乱局面;战争观念、军事理论、军事思维仍停留在骑射时代的水平,结果只能是使整个军事体系在古代和近代之间徘徊,始终未能完成近代化的转型。日本则不是这样。与晚清“及表不及里”的变革判然有别,日本在实施近代军事变革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方面积极主动、动力十足、平行推动军事体系要素同步转型的意识明确,是“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从而使日本华丽转身,走上了“外发的改革推进型”模式道路,成功地实现了转型。

可见,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晚清近代军事变革出现了致命的“短板”,与改革及转型的目标渐行渐远,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晚清政府不可能在30多年的时间内完成近代军事转型的基本任务,以消除与后起之秀日本之间在军力上的时代差距。

晚清甲午之败与八里桥之败对比,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按冷兵器时代最佳阵形和作战方式组织起来的八旗铁骑与西方近代军事形态之间的差距,让人们一目了然。但黄海战场上空密布的烽火硝烟(表面上的旗鼓相当),就象历史的迷雾一样,模糊了人们探寻历史真相的视线;北洋水师威武而规整的舰队,加之对手身份地位的“卑微”(东海那边曾经是“学生”的“蕞尔”小国),很容易给人们造成错觉——真以为这是一场相称对等的、势均力敌的近代大海战。其实,尝试以简驭繁的方法和思路——转型时期的军力代差为角度——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晚清甲午之败,是仍徘徊在古代军事形态的晚清与已经实现近代军事形态转型的日本两国之间军力代差在实战中的必然体现。换句话说,清日两国近代军事转型的不同条件和各自作为所导致的军力代差注定了两国在甲午海战中的不同命运。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2]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世界军事革命史(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603.

[3]韩嘉和 熊春保.当今战争形态时代差及原因探析[J].指挥学报,2001,(1).

[4]刘薇.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力量及损失对比[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6).

[5]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海战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59.

[6]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7,(4).

[7]刘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我见[J].人文杂志,1999,(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32.

[9][清]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9.

猜你喜欢

甲午海战军力舰队
无人舰队拼团记
《美国军力指数》探析及其对军力评估的启示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超级舰队
关于军力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
Babyfirst/宝贝第一 R501A 海王盾舰队
诺曼底之战军力对比
沉没的锚链——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近代化之比较
甲午海战纪念馆主体雕塑的创意与艺术处理
海军召开纪念甲午海战95周年学术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