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
2014-04-01李越恒
李越恒,贺 克
(1.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2.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的技术发展和突破需求为基础,是指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占用物质资源少、较大的成长潜力和良好综合效益等特点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全局及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21世纪初,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初显革命性突破的端倪,一场依靠知识和技术体系创新驱动的新科技革命,将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一)对技术技能人才“量”的需求刻不容缓
我国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的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将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而涵盖新一代信息产业、环保节能、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内四大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于2015年初步形成良性发展、协调推进的格局,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转型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预计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将占GDP增长值的1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和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提高,所需人才预计将达到 234 万。在此以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工信部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企业每年对高技术技能水平的网络设备工程师、网络安全系统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等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正以71.2%的平均速度递增,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今后5年人才需求量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在我国的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尚不足2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正处于“求贤若渴”之际。
(二)对技术技能人才“质”的需求迫在眉睫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普遍认为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几大部委领衔介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被看作是继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后的新一轮大型产业投资计划,在未来的十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得蓬勃发展,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存在强烈的依赖性,对知识条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所以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背景,这就需要有系统性、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支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对集复合型、创新型和发展型于一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尚存在相当差距,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 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事关高职教育的大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原有职业岗位不断分化,很多新兴的职业岗位应运而生,这些岗位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高校输送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掌握足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但目前仍然有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职场需要,仍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定位于技能,忽视对“三型”人才的培养,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不能与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成功对接,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严重浪费。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是由过去的中专中职院校升格而来,因此在设置专业和课程时,往往照搬以前的专业和课程内容。或者简单仿效普通高校的学科教育,过于关注学科发展的需要,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不能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专业和制定相应的课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不够紧密。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并不考虑地区之间的专业差异性,简单地将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移植”,作为本校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千篇一律的局面。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明显滞后于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 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然而在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学生的技能,忽略人文素质。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各个企业对生产技术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各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除了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质,导致他们面临就业中的重重压力。
三、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一)形成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是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框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综合体现,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也是优化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包含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从岗位需求、职业素质和能力分析入手,基于此,教育部为各高职院校制定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和理念,即在校企合作中以校企双赢或者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共赢为目标,打破过去以院校利益为主体的格局。校企合作不仅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还涉及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等多方面,企业与学校在技术研发、人才使用以及应用研究等各方面深度合作,构建起“校企一体”或双主体型校企合作模式。同时,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的统筹下寻找施展身手的空间,将办学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教学和行业企业对接,提高各行业和广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能“投身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学校一起发展、完善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以不断提高“三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了人才市场上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说明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未能以市场为导向,亟需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由于专业设置是社会(市场)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联系和结合的纽带,所以,高职院校是否能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社会和区域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新专业,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要求,设计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并加强反馈与改进。
(三)构建具有“双教”能力的师资队伍
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支具有“双教”能力的师资队伍,即专任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还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除对教师采取校本培训、在职研修等方式进行培训,更重要的是输送教师进入生产或管理一线接受实地培训。采取顶岗实践、挂职锻炼、考察调研或访问工程师等实地培训模式,鼓励专任教师积极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锻炼,或者让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在企业一线跟踪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了解和掌握生产现状、工艺流程。通过在校企双方间搭建科技合作平台,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社会服务的能力,能帮助企业解决在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或流程再造、工艺改造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通过产、学、研一体的方式,将传统的以理论见长的教师推到研究实践的“前线”,使得教师在创造性的生产实训活动成长为“双师型”和“双教型”教师,形成和提升“双教”能力。
(四)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兴趣与技能,顺应当地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劳动力市场需要为依据,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模块化的、具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学校要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有较为充分的选择和创新的空间。由此设计和开发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对于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项目,不仅要适应高职学历教育的需要,还要适应在职学习者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五)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
应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即主要通过第三方评价,不断改进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评价机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将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在多元社会评价中的责任主体,并形成专门的法规和制度性文件。各高职院校应依据第三方评价的指标和反馈信息,在内部建立起常态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此外,学校要充分重视行业和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地掌握动态的社会评价信息,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通过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构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社会评价保障体系。
(六) 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首先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健全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制度,可单独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举办方为主、多种经营渠道为辅建立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即可采取政府奖励、税收优惠、冠名权宣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等方式,取得社会的各个层面支持,从多种渠道吸引和汇集资金。第二是完善和优化现有的校企合作制度,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积极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的实践机制。“双主体”为省级以上示范院校和知名企业,从先进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类专业入手,搭建示范性的校企合作基地,并进一步形成“双主体”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运行流程。此外,还应积极引导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集团化办学给予充分的政策扶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它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人才输送中的支撑和支持作用,加快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适时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人才培养创新的空间,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对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