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的探讨
2014-04-01陈飞霞
陈飞霞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图书馆,广东佛山528000)
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渠道更多元、更快捷,三级甲等(简称三甲)医院图书馆作为专业图书馆,读者需求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深入分析医院读者需求不足的成因,对造成需求不足的各因素进行剖析,寻求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成为现阶段医院图书馆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开展这方面的调研,将有利于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可持续性学科化服务有效留住读者。
一、医院图书馆读者需求不足的主因
1.读者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或场所发生改变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已非读者的唯一选择,有多种途径可以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1],读者会衡量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然后进行取舍,最终确定一个相应的途径或场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读者对图书馆需求的功利性明显增强
医院图书馆读者群体的特征性决定了其信息需求的功利性。晋升职称、撰写毕业论文或课题研究的初期和末期,对图书馆有非常强劲的文献信息需求,评过职称或课题结题后,对图书馆的需求随之下降。
3.全媒体时代阅读方式和阅读环境的改变
由于信息产业商组织开发的各种检索存取方便且人性化的数据库的问世,读者在很多情况下无需亲自到图书馆索取信息资料,利用各种编排成熟的搜索引擎,就能随心所欲地下载提取文献,加之休闲式书店、书屋、微信、微博的涌现,以其立体、全方位的开放式阅读环境,便捷灵活、周到时尚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4.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不足
传统的纸质版书刊价格在不断上涨,而医院图书馆购书经费的增幅却很小,有的甚至不升反降[2]。有的图书馆不得不大幅裁减学术书刊的品种,对经典医学专著的购入也非常有限。传统图书馆馆藏的弊端是数量不足、收藏不全,更新慢、利用率低,维护成本较高,数字化图书馆能使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效益最大化,但发展不平衡,各馆差异较大,条块分割,“小而全”现象明显,共享不足。
5.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水平与读者期望有差距
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三甲医院读者群体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高学历人才比例越来越大,知识结构与馆员差异明显,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无法与之同步。个别馆员服务态度欠佳,语言生硬,对读者咨询不够耐心,敷衍了事或直接拒绝,读者来图书馆无法获得满意的答复并感觉受到冷遇,导致其有文献需求时宁愿寻求其他途径解决而不再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决定着读者需求的增减,如何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信息服务效果值得医院馆思考与探索。
二、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出:“图书馆以服务创新应对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图书馆技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知识与信息服务”。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对图书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医院馆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改进信息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进行以学科化为基础的知识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信息时代专业图书馆必须开拓的新领域,也是医院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3]。以佛山医院为例,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博士后培养、研究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临床教学、附属医院建设、科研课题、科研成果、新技术开展、知识产权、论文与著作、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仅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就有17个。而图书馆的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却相对较低,服务模式总体单一,适应性差,创新性不足,现行服务模式和服务效果无法取得学科专家的信任,医院的部分专家学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绕开图书馆而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文献信息。
就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而言,三甲医院馆有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还很多,有些方面甚至需要采取“革命性”的变革。发挥图书馆员自身的能动作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以学科为导向的知识服务是专业图书馆的必由之路。
馆员不但要掌握图书情报学、计算机与数据库检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医学英语阅译能力、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和必要的文化艺术及音乐素养,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医学图书馆所倡导的具有广博知识和技能的“信息学家”[4],成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力支持者,从文献信息角度帮助读者解决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形成一股能有效改变医院读者需求不足的关键力量。
三、学科化服务模式的创新
确立以知识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作为学科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以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对生物医学信息的判断能力,准确搜索、整合有关的医学前沿知识信息,主动嵌入医疗和科研一线,针对不同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提供有利于科研的学科化、知识化服务。虽然国内的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领域有所建树,但医院图书馆却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效果来看,离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化服务还相距较远,在服务水平、服务方式、服务定位和服务体系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1.主动嵌入模式
以借借还还为主流服务模式的“看门”馆员,已无法满足现代医院读者群体对图书馆的需要,现代医院图书馆,需要的是能及时地对本专业学科的前沿理论信息搜集、对本专业学科的知识理论整合的馆员;需要能根据医院临床、教学科研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快速服务的馆员。
专业图书馆的改革与实践表明,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嵌入式服务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藏轻用”、“等读者上门”的陈旧观念一时还难以彻底消除。专业图书馆是面向本行业及其相关领域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的重要学术机构,美国医院图书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将“嵌入式学科化服务”的理念引入医学领域,通过实施临床医学馆员(CML)计划,将以往的被动静态服务转化为主动的动态服务方式,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涵盖了针对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的包括文献、资金、数据在内的多角度全方位信息服务。
目前,医学领域对知识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人本化、个性化、循证化和嵌入式的特点,医院的读者尤其是高端读者群体非常需要图书馆员为之提供贯穿医疗、科研、教学全过程的嵌入式知识服务。馆员要经常深入医院临床科室,了解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动态,主动及时建立读者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临床的循证医学检索、深层次学科知识服务和课题跟踪服务。
2.引导与调研模式
传统的文献参考咨询与传递服务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医院的读者群体希望图书馆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有助于启迪科研思维、有助于科研立题的引导式、调研式文献信息综合情报。医院的各级管理者也需要为他们提供医院管理方面的决策性参考信息。美国的医院几乎都崇尚在医学各领域进行研究,但其科研与医疗的关系却非常紧密,研究成果很快就转化为临床医疗实践中的诊断或治疗新方案,医学馆员在其中担负的文献信息调研工作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图书馆员通过深层次的学科化服务赢得读者的信任,让其觉得在医疗、科研、教学活动中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就能够在网络环境下继续生存。
3.深层次追踪模式
医院图书馆如何跨越“借书还书”和“检索传递”的简单服务阶段,迈向为医院重大科研项目服务的高级阶段,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高层次服务将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含金量,三甲医院每年都会申请多项省、市级甚至国家级的研究项目,如果馆员能从某一专家的课题申请立项开始就为其进行“贴身”的文献信息跟踪服务,参与信息检索、课题查新、项目申报,直到该课题结题,则图书馆员在医院医疗和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隐性知识是医院知识的主体,是医院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医院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对图书馆而言,学科化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反复迭代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不断调整和优化知识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过程,馆员在科研活动中嵌入的程度越深、发掘的隐性知识点越多,则学科化服务价值越高。
4.双向交流模式
以三甲医院图书馆目前的人员数量和知识结构来看,要全面应对全院众多的学科、专科和数以百计的学科专家进行学科化服务尚有很大难度,即使设有1至2名专职的学科馆员,也无法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取得满意的服务效果。这种仅依靠少数几名图书馆员而开展的学科化服务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无功而返。事实上,三甲医院的内、外、妇、儿等学科和各医技科室都有很多年富力强的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对如何获取医学文献并不陌生,且深谙文献信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丰富、专深的学科知识将使之对学科文献具有更准确的把握。从某一角度看,他们是潜在的“学科馆员”和“信息学家”。图书馆员和医院的专家型“兼职学科馆员”联起手来,以“文献阅读或信息研讨会”的形式,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图书馆员学科化,学科专家信息化、循证化,从医学文献信息和医学知识层面作更多、更深入的探讨,使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在医院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区域性联合模式
由区域内某一三甲医院馆牵头,联合区域内医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成立学科化服务实践与研讨小组,及时掌握本单位读者需求的变化及新动向,定期对学科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研讨、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用于指导各馆的业务实践,不断提高学科化服务的质量。
6.外聘兼职模式
医院馆在充分调研本单位学科发展动向和读者信息需求特征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信息需求方案,报请医院主管领导批准后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为各级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让读者更多地了解文献信息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对搜寻和掌握文献信息获取通道的兴趣,创造需求,最大限度满足需求。也可由医院正式聘任某几位专家为“高级兼职学科馆员”,长期指导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学科化服务实践。
四、结语
三甲医院图书馆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始,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调整知识结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医学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加工、综合、分析,创建特色鲜明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多、更深地嵌入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过程,有效扭转读者需求不足的被动局面,提高图情人员在信息时代的话语权,远离边缘化,使医院图书馆真正成为在医院学科建设、发展与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学术性服务机构。
[1]朱萍,白巍.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J].医学信息,2012,25(11):23 ~24.
[2]王菊明.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策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10):40 ~48.
[3]陈艺.融入教学科研应用之中的学科化服务[J].现代情报,2007,27(11):116 ~118.
[4]向菲.美国图书情报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特点[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