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优质高效运行: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创建优质品牌特色

2014-04-01徐蕾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徐蕾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作为改善全体民生、实现社会进步和追求个人福址中的重要举措倍受关注,尤其是作为社会阶层流动重要工具之一的高等教育,在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对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调整和文化结构创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既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性,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生成性。在产业革命大潮中需要厘清高等教育的性质、功能与价值,厘清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和产业影响,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品牌特色建设,推进高等院校优质高效运行。

一、服务产业结构优化是高校优质运行的时代需求

教育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功能,推动社会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即教育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育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成现实的劳动力,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教育受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决定其服务的对象、内容、过程和方式。同时,教育又是一种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由此实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教育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规律,即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必须有机结合。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先研究了产业结构理念,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揭示了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则是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普遍规律之一。知识与技术创新、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资本规模、需求结构、自然资源、文化心理等都会对一国产业结构演变产生基本的制约因素,不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产生致命的短板。所谓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将形同虚设。高等教育如何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保障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就业能力强中发挥作用呢?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在劳动力结构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竞争、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发展、人才规格的良性全面中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呢?

从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功用来看,大学的本源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性的“基尔特”(universitas),以知识的交流和传递为主要目的,并在与社会的“多孔道融合”中演进出教学、科学、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多项功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层次,既需要遵循教育的社会属性和主体功能,也要发展其文化特质和自主性创生。在当下全球政治的博弈变革、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一体化多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格局下,高等学校的价值和功能也日益多元和创生,高等教育的层次与类型也日益多样,普通高校、职业高校、民办高校、高学历培训结构层出不穷。

正是因为高等教育服务的多维性和复杂性,不能简单或单一用全部产业化来运作,但应明确的一点是,“不应当市场化指的是不应当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则完全移植到高等教育服务中来,但这并不等于高等教育服务不应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相应改革。”问题的真正指向恐怕不在于对教育产业属性的探讨,而在于如何运用产业化的理论改革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提高我国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比如,“运用现代产业的管理制度和运用方式,可以将极大地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改变高校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专业和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和市场需求,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科研方向和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的弊端。”此外,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克服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化倾向和官僚主义倾向的顽疾;运用绩效管理和良性竞争,可以打破高等学校同质化、低效能的发展局面。其实质在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深入变革。为此,必须完成对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之间关系的正确解读;完成对高等教育资源优配的正确解读,兼顾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完成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的正确解读。

高等教育不仅生产具有高素质高智力高技能的人才,而且还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生产劳动力结构,进而影响和调整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结构和精神资料结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发展模式理论”中提出,产业结构变动的75%-80%发生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1000美元的发展区间,其中最重要的积累过程和资源配置过程都将发生显著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取决于我们“能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利实现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在形成教育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劳动密集型和劳动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换回自然资源密集型和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化解丰富的人口资源和相对不足的人均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对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瓶颈约束”,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内涵式发展。如何在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服务个人的发展,既解决产业的优化升级,为绿色生态的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为个人实现价值提供服务,满足就业创业和价值提升的需求,高校的知识生产和价值生成正发挥着不可限量的作用,这也是高校学校在现代社会的责任与功能,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高校优质运行的时代使命。

通过高等教育,可以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需求因素和工资因素的有序变动;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知识结构来优化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和产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可以通过调整高等教育收费来调整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以此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高等教育发挥劳动力结构生产和优化的功能,既能调整和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以满足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能保障和实现现代社会的人的发展权利,将人的按劳动力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发展内在统一在推动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持续发展中,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与此同时,高等学校也在这一过程中也相应地、逐步地调整出适应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结构性优化。

当然,这意味着高等学校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管理体制、学生引领、成果转化、文化发展做出新的变革与尝试。我们需要使高等院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的利益主体,强化高等学校在组织运行中服务社会的功能,在组织变革中遵循经济规律,适应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产业规律增强竞争优势,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学校运作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目的,并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同时,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尊重和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例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可以说,高校通过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实现高等学校在社会变革中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一部分社会功能,也将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优配,兼顾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

二、创建优质品牌特色是高校优质运行的价值选择与核心竞争力

斯特里顿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应依据各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来确定不同的投资率和增长比例,以个别部门的优先增长来克服经济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最终达到各部门的平衡增长,这种理论是把不平衡增长作为手段,而把平衡增长作为目标的一种动态平衡增长理论。就产业而言,每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周期,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产业进入成熟期的标识是:该产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已经建成,各主件和主要的零部件已经自己生产,独立的生产体系已基本建成,在产业演变中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从这个判断标准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后,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进程迈进,已经从成长期开始步入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和作用日益重要的成熟期,并在国民素质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柱作用,而同质化现象普遍和低效能现象严重,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如何借鉴产业发展过程中从产业集聚化、融合化向产业生态化、生成化发展的发展规律是现代高等学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按照波特的五力模型,竞争优势来自于结构性优势、良好声誉、业务系统优势、内在技能和对竞争者的行为约束五项,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必须选择。这表明产业的发展是竞争与协作、调整与妥协并存的复杂进程。脱颖而出、优势发展往往意味着在质量保障和品牌创生中坚持差异化、个性化、优质化的特质服务。即需要用统筹兼顾的长远目光寻求结构化优势以获取竞争结构、顾客结构和政府影响中占有;以良好的社会声誉建立和保持顾客习惯和品牌口碑;以科学协调的组织技能确保适应性、创新性和高效能的运行;以开放兼容的技巧与系统内外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具备自我约束和调整的行为意志力。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细分化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高涨,高校之间在生源上的竞争,在师资力量、科研上的竞争以及在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较量必将愈演愈烈,并基本形成高校间的分化和淘汰格局。为了应对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高校亟须加强品牌建设,塑造品牌形象,以增强竞争优势”。

这意味着高等学校必须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发展,打造文化品牌和社会声誉,将产业的发展和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建构起这所大学在办学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成就出高校无形的、但价值很高的文化资产。有学者认为,“学校特色的创建不仅是学校层面考虑的问题,更是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区域内特色结构进行布局和协调的问题;也不仅是学校自己能够独立担当的任务,更是学校借助多方伙伴的力量,借助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胜任的事情”。这将对高等学校优质高效发展、对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和辐射作用。因而,《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建构优质品牌特色是高校优质运行的价值选择和核心竞争力。

从英、美、澳等国的高校特色创建的经验来看,品牌特色的发展不仅协调了学校内部组织运作的整体与平衡,还可以以特色课程为中心,不断扩展服务领域,辐射校园文化,从而影响和推动整个学校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形成一种“以科带校”“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从他们的创建经验中可以总结得出,优质学校创建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层面通过文化重建、组织变革实现学校内部各要素“整体优化”,从而保证学校不断走向优质的过程。这些对于我国特色学校建设有着重要启示,需要我们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人力资源层面、文化层面进行反思与建构:

其一,明确高等学校品牌建设理念与目标,整体推进品牌特色建设。对于我国而言,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量的保障到质的提升的转型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已从一个愿景进入到实质性操作层面。有品牌特色的高等学校发展既是对人的发展权的尊重,也是教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必须选择。相较于国外,国内高校品牌创建研究多是经验层面的总结,学理性较差;缺乏历史挖掘,缺乏点到面的分析,且存在着品牌创建中的理论含糊和目标缺失。创建品牌特色的目的究竟为何?是真正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录取率”“改善知名度”,显示领导政绩抑或应付行政指令?创建的进程和创建途径是什么?价值澄清与目标明晰是我国高校品牌创建的第一步,必须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每一所高等学校品牌建设理念与目标,找准定位,避免同质化倾向,通过特色项目实验到鲜明的学校特色再到和谐的特色学校,整体推进品牌特色建设。

其二,改革高等学校办学体制,切实落实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既有一般性组织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有其自身特性。品牌特色创建和学校改进有内在的统一逻辑,自主权的实现和制度生成是其创建的有力保障。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高等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要充分尊重和落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服务作为转变职能的核心,转变政府,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和政策法律措施保障校长负责制,切实落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注重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注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章程建设,努力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其三,改进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教育变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变革,这也是高等学校优质高效运行的重点和难点。国外品牌高校创建都是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方面进行,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专业拓展的教学内容、分类创新的教学方式、科学标准的教学管理、严谨规范的教学考评,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构个性化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通过课程选择来发展个人天赋,通过教学来开启每个学生的潜能,通过评估来激活教学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在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打通高校课程教学与企业用人标准间的壁垒,按经济社会对人才品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充实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途径,用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研究、合作和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能力。

其四,改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完善动态的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现代管理理论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整体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率,用有限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即向管理要效益。遗憾的是,直到目前我们也没有形成相对科学规范的评估机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往往是凭经验做出的判断和评价,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反响”轻实质、重模仿轻建构、重推广轻反思,难免导致高等学校建设中的简单化、片面化、同质化和盲目化,这既是高等教育评估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点之一。在高等学校的改进中,我们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实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估活动,进行动态管理。并且在高校组织运行中完善高校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

其五,建立良好的教育伙伴关系。我们要建立一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大学、中小学、企业、社区、家长之间的新型的互动的教育伙伴关系,认真解读时代与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分享经验、协同创新。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类组织间的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1]龚墒.我国重新划分三次产来[N].经济日报,2003-05-23.

[2]王善迈.再评教育产业化市场化[N].中国教育报,2006-04-26(2).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第6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7.

[4]王善迈.再评教育产业化市场化[N].中国教育报,2006-04-26(4).

[5]邬大光,柯佑祥.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6):36.

[6]肖昊.从产业结构理论看我国教育发展[J].前沿,2006,(4):112.

[7]肖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高等教育互动[J].江苏高教,2005,(5):15.

[8]徐同文.大学品牌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冯大鸣.学校特色创建的国际走向——基于美、英、澳相关实践的考察[J].教育发展研究,2010,(6):21.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