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境界自成高格

2014-03-31吴道铨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

吴道铨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美好的艺术,也是一门高深的科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儿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只有激励孩子,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把他们内在的情感调动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情感调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56-01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好的艺术,也是一门高深的科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儿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只有激励孩子,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把他们内在的情感调动起来。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平等交流之外,更为关键的也是最根本的就体现在教师训练学生语言的高超艺术中。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词不达意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自成高格呢?笔者根据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语言训练的兴趣

语文学科是一个包容无数美的百花园,它与美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教师在处理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训练时,更是应该利用这美,创设情境,注重美育,提高学生语言训练的兴趣。其实,高超的语言训练,不仅表现了美,歌颂了美,而且本身也体现了美。如对古诗《暮江吟》的教学设计是:先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孩子凝神细听,接受那种宁静、幽美的扭转的感染;然后,让孩子们微微闭眼,边听接受配乐朗读边遐想江南美景,努力进入诗歌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又给孩子们的朗读配上音乐,并当堂把读得特别有感情的小朋友的朗读录下来,放给同学听,再组织评议。就这样,通过听、读、评,在培养感受美的能力的同时,进行了语言训练。在这样的课里,所见的常是这种活的语言训练,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或比较,或触发,或鉴赏,总是多角度地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取体味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使学生进入一种语言学习的奇妙境界。

1、激活思维,增强学生语言训练的深度

曾记得王燕骅老师谈起他的语言训练艺术,总会反复强调“语言艺术无一不依赖于思维”这一观点。我认为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语言训练的基础。敏锐地启动并不断地加速学生的思维运转,正是语言训练艺术的魅力所在。如教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临结束时让学生写盆金桔。引导观察之后便让学生展开“看着一盆金桔,有什么想法?”的课堂讨论。第一个发言的同学说:“看着这盆黄澄澄的金桔,我真想摘一个吃吃。”接着发言的学生便都从“吃”这一点上去考虑了。于是,教师引导改变思维方向:“谁能谈一点吃以外的别的什么想法吗?课堂出现沉默,静待学生的思路峰回路转。片刻之后,学生活跃起来,发言此起彼伏,但思维角度又从“吃”金桔转到了“画”金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换角度,学生的思考便更上层楼……就这样,语言训练随着思维浪潮的汹涌而显得气象万千;课,在教师娴熟的调遣下,犹如一股闪着七色彩虹的流泉,奔涌向前,令人目不暇接。

2、巧施方法,提升娴熟语言训练的效率

教无定法,但不是没有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巧施方法,进行恰当的点拨或指导,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语言训练的方法很多,笔者在这里提两种常见且效果显著的方法。

(1)创设语言转换的机会

著名教师左友仁曾这样说过:“语文课堂训练的重要方法应当是语言的转换训练。”我的心头一闪,便把“语言转换”这四个字定格在脑海里,并一直在思考关于“语言转换”的定义、特征和课堂操作等问题。如,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换成学生的个性语言:把情节分析转换成研究语言,把语言积累转换成读写能力等。在这样的语文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语言转换”训练落到实处。

在教学《惊弓之鸟》这篇文章,我一反重在理解故事情节,领会课文主旨的做法,设计了以语言转换训练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案。我单刀直入,直奔重点,在引导学生读议,搞清大雁因惊吓而掉下来的经过的基础上,板书提示“‘嘣→害怕→往上飞→伤口裂开→掉下来”的大雁飞行曲线图,然后要学生凭借板书,以“因为……所以……”的句式,分几步作语言转换叙述。如,(1)“受过箭伤的大雁,因为听到‘嘣的一声,以为箭又向它射来了,所以它非常害怕”(2)“因为它非常害怕,所以就拼命往上飞”,……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由因导果的句式后,教师再拿出“那是因为”的卡片,要求学生由果溯因,作逆向的转换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先果后因的句式。

像这类“语言转换”训练,在教师的语文课里,常有因文而异、富有创意的设计。

(2)注重在训练过程中实施学法指导

主张“在训练过程中实施学法指导”,更是巧妙地融训练与学法指导为一体,即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把训练的着力点落在指导学法上,就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而成为语言训练的重要特色。

如教学《风车的故事》,没有采用“内容疏通”、“情节分析”的做法,而是做了如下的安排:(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节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一句一句写下来的?达到读懂内容、理清句序的目的。(2)听老师读课文,要学生注意听“教师读的与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读时有意漏读“每天”、“钻”等词语,训练学生听力,进而讨论这些词语的运用。(3)再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略去“丁丁当当”、“吱吱地”等词语的一段话,引导体会象声词词不达意的作用。(4)书面作业。用括号省去上面的词语,请学生填,并思考这些词语与后面牛顿所表现的“得意”、“难受”有什么联系。(5)回顾学法,指导迁移。要求学生按上述方法学习课文后一段。

显然,阅读教学要从“情节分析”中跳出来,必须荡起“训练语言和指导学法”的双桨。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艺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