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有改变才能找到新的方向

2014-03-31宋炜

人民音乐 2014年1期
关键词:唱片专辑转型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唱片业受到互联网数字化下载的猛烈冲击,唱片销量逐年下滑,各大唱片公司陷入困境。国内唱片业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以笔者供职的唱片公司为例。上世纪90年代末,唱片的年销售额有一亿左右,到最近几年每年的销售额为一千万左右,足足跌去90%。这绝不是个例,而是传统唱片公司的普遍情况,音像制品已经从大众娱乐消费产品转变为一种小众的文化消费。唱片业无限风光的年代远去了,面对困境,有人说“音乐已死”,有人说“唱片业已死”。

这些感叹,我们只能将其作为对当前唱片业困境的感情宣泄。仔细想来,音乐不会死,它是人类的文化需求,千百年来历来如此,今后还是如此,只要人类存在,就需要音乐的滋养;现阶段唱片业也不会死,前提是需要我们摒弃旧模式中不适应时代需要的部分,探索出新时期下的运作方式,为自己在数字时代争得一方生存的空间。

唱片业在网络时代要生存,转型发展是唯一的道路。唱片业的转型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编辑工作的转型,我们常说“内容为王”,没有为消费者认可的好的产品、受欢迎的节目做支撑,一切都是空谈。作为产品的“生产者”,编辑的思路和能力决定了它的质量优劣,决定着它是否能被市场所接受,因此编辑工作是否适应现阶段的市场需要,对下游的各个环节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辑工作的转型涉及到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在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传统编辑工作模式已显陈旧落后,需要改变。编辑工作基本上包括三个环节,即判断节目市场→组织编录节目→交付出版,其中第一个环节最为重要,判断失误,最后出版的产品就不被消费者所认可。在以前的编辑工作中,对市场的判断往往依靠编辑自身的音乐知识素养,即使有时判断有所偏差,因为整个唱片业的形势比较乐观、唱片出版的强势地位以及音乐产品获取渠道的单一,唱片也能保持一定的销量,不会太差。但是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数字下载兴起,以其免费和便捷性极大地挤压了实物音像制品的市场,音像市场接受程度也趋向极端化,不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就是不接受,销量惨不忍睹,唱片公司血本无归。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对产品的市场判断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更加困难,单靠编辑自身的知识素养往往难以保证其准确性。

在新时期,编辑对整个音乐市场动态的了解和把握尤为重要,这种了解和把握不同于传统唱片业仅仅对音像市场的了解,而是对整个娱乐业要有所了解和参与,这就对唱片业编辑在自身素养之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唱片业本质上属于文化娱乐产业,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应该是它的根本追求,不必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对中国内地的老牌唱片公司来说,几十年的编辑工作模式更倾向于出版社,使它更多地具有出版业的色彩。在互联网兴起后,人人都是出版者,个人可以把自己的音乐上传网络与他人共享,唱片公司出版的强势地位被大大削弱。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出版更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唱片公司融入整个娱乐业,唱片编辑需要了解娱乐业最新动向,知道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举例来说,对当前中国电视节目里最火爆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唱片公司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主动出击与电视媒体互动,最好能够早期参与,掌握主动权,与媒体或经纪公司形成合作关系,从而为将来可能制作的唱片专辑打下基础。编辑不再仅仅是传统模式下的单纯节目组织者,而更应是掌握大量信息,能够与不同媒体、不同类型公司合作的跨行业节目策划者。掌握音乐出版知识、能够搜集了解大量娱乐信息以及具备相当策划和洽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唯有如此,编辑出来的节目才会有立足之地,为市场所接受。

在新时期,市场需求对唱片出版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编辑工作要顺应这种趋势。互联网的兴起使音乐产品能够轻易下载,音像店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而现行政策法规的缺失,又使网络下载绝大部分属于免费性质,唱片公司无法取得收益,仍然还是要依靠传统音像制品来获利。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如何提高出版物品质使之与网络下载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实物唱片,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尽管网络下载极大挤压了唱片销量,但是一些高品质的唱片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销量。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消费习惯的问题,消费习惯有时候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消费者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对唱片有着较深的感情,不愿意轻易改变传统的视听习惯,正如电子读物出现后,很多人仍然保持着传统书本的阅读方式。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唱片本身具有较高的品质,值得收藏。音像制品在互联网出现后,迅速从大众消费品转变为小众的文化消费,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流失了以前占比重很大的快速消费群体,这部分消费群体基本以大中学生为主,主要消费流行音乐,现在他们获取音乐产品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网络下载。这部分消费群体的流失,使得唱片消费者的构成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消费群体以中年以上人群为主,由于这部分人群具备一定的经历和知识积累,出现了唱片消费的专业化倾向,他们对音乐产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会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因为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对自己喜欢的唱片不会过多考虑价格因素,他们往往对网络下载的音乐品质不满意,而选择购买高品质实物唱片,通常兼有欣赏和收藏两种需求。

这部分消费群体成为主力后,实际上对唱片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也需要重点关注这种需求,提高唱片品质。其主要着力点应该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唱片录音、后期处理和生产的新技术有所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这方面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编辑虽说不需要个个精通,但是对基本情况应该有所了解,结合市场需求形成自己的判断,例如知道制作一张专辑是否有必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什么风格的专辑适用何种技术处理,应用这种技术后会对产品品质有哪些提升等等,这是在传统的音乐编辑工作中很少涉及的部分,但在新时期,由于消费者对唱片品质的要求提高,要满足这种需求,从编辑环节就需要从节目整体对此加以考虑。

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唱片消费往往带有收藏的性质,购买者或是因为录音的珍贵性,或是因为唱片内容、文字的丰富翔实,或是因为唱片包装或装帧设计的独特新颖等这些因素而选择购买,因此编辑在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经常只有一份唱词的做法,除了把握唱片本身的音乐内容,更要加大专辑文字的信息量,从历史溯源、音乐风格、作曲及演奏的动机和背景等各个方面围绕音乐内容加以阐述说明,使购买者能够全面了解专辑音乐,这样的信息也往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此外,编辑对于装帧设计也要足够重视,深层次参与设计工作中,向设计人员说明自己的意图和期望达到的效果,应当认识到装帧设计也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是提升节目品质的重要手段,对于通常认为的设计属于下一阶段的工作,与编辑本身关系不大的认识要转变。endprint

唱片出版与新媒体结合是大势所趋。编辑人员要随时关注业态发展。唱片业诞生一百年来,经历了胶木唱片、黑胶唱片、盒带和CD几个主要阶段,载体不断在变化,唱片生产手段也随着时代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始终属于行业内的改变,整个唱片业基本保持着原有形态。进入网络时代后,以实物为载体的音乐内容能够从数字化下载中轻松获取,而且这种获取音乐的方式超出了唱片行业所能掌控的范围,这就使得整个唱片业陷入迷茫之中。面对这种大量消费者流失的情况,传统唱片业如何应对?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音乐内容网络数字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唱片业只有转型跟上这种趋势别无他法。尽管这种转型是痛苦的,因为它打破了多少年来的业界形态,在新的业界形态还没有探索成功前,我们显得很无助;这种转型也是艰难的,传统从业人员的意识能否转变,能力如何提高,以及转型的经费成本,都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解决。但是跟上时代发展趋势,把自己置身于互联网之中,这一步是传统唱片业必须迈出的。

目前的网络下载其实质是音乐内容从以实物为载体转变为以数字为载体,内容仍然为消费者所需要,只是获取的方式改变了,也就是说,唱片业编辑的工作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需要更多地与新媒体结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编辑工作在新时期里与新媒体结合的紧密程度,采用新媒体手段的多样化,直接关系到能否吸引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只有占有这部分市场,唱片业才能重新找回它曾经旺盛的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对新媒体运作方式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应该成为这个职业的一种基本要求,例如唱片公司可以开发设计针对手机用户的APP客户端,通过这个平台,编辑可以随时发布专辑的最新信息,同时整合专辑发行信息而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手段快捷迅速,这其中编辑人员的对新媒体的应用素养就显得至为关键。

目前,音乐内容的数字化下载在国内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这其中既有音乐版权得不到保护的问题,也有唱片公司与网站及运营商合作模式的问题。根据相关报道,目前国内数字音乐市场用户超过4亿,存在年均400亿的潜在消费额,这块巨大的蛋糕音乐作者和唱片公司所分得的份额却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残酷的现实让唱片业徒唤奈何,显得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尽管当前大环境存在种种问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法规的逐步健全,这种无序状态必将结束。我们要认识到音乐内容网络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唱片业要适应这一趋势,尽快朝这个方向转型。对于一些传统老厂牌来说,要在数字时代生存下去,一个基本的途径是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传统的编辑、宣传、发行和物流整合到这个平台上,开辟自己新的主战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前唱片业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它带来的是整个行业变革性的结构调整,编辑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是与整个业界的转型结合在一起,互相作用的。这种转型早走早主动,越晚越被动,抱残守缺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只有主动转型,才会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遇,只有转型成功,才会让荣光早已消褪的唱片业重新走出一片广阔天地。

宋炜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编辑部主任

(责任编辑 金兆钧)endprint

猜你喜欢

唱片专辑转型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大自然的唱片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坏唱片
转型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