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地产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策略分析

2014-03-31徐凤廷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6期

徐凤廷

摘要:合同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加强防范经营风险与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管理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全过程控制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实现房地产企业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是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9-0154-02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依法进行相关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过程行为的总称。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来实现的。房产项目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合同管理风险,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土地管理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为了更好地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和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房地产企业就必须对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合同进行有效管理。

1 合同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作用

1.1 是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基础

合同是一种契约,是当事人之间依法确定、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房地产项目任务委托和承接的法律依据,在实施过程中是合同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合同中规定了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义务,对合同双方起着重要的制约、督促和保障的作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十分庞杂且各具特点,因此合同管理便成为了保障房地产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照合同办事,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1.2 是规范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市场经济是高度竞争的经济体制,为保障各个经济主体能够公平有序竞争,就要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房地产项目的合同签订涉及到多个领域,而且还涉及到企业内部与合作单位之间的多个部门和人员。从房地产企业各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到各级分管领导,再到合作单位的相关部门人员,所涉及的领域及人员相当多。在这个过程中因各方沟通不畅、相互推诿以及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而合同能够约束各方,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因此签订具有法律约束作用的合同,才能够更加规范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维持好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1.3 是防范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

合同管理是房地产企业防范经营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房地产开发经营通常具有投资额大、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国家政策干预等特点,项目自立项、实施至竣工备案验收为止,处处面临着各种风险因素。比如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因双方供求信息不对称,对供应商的选择要考虑各方面风险因素,开发企业往往无法做出最合理的选择。而加强合同管理能够有效判断、规避这些风险,能更好地确保对开发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2 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2.1 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没有制定合理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没有严格的管理流程,造成合同在执行过程,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致使企业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开发项目合同涉及内容较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及法律专业知识。目前很多开发企业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合同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不够完善,防范合同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把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致使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经常遭受到一些本可避免的损失。

2.2 合同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往往对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都比较重视,但合同签订后,在执行和管控方面则经常容易出现疏忽。有一些合同管理人员,仅仅是将合同文件交给项目相关的负责人员,而没有对合同主要条款内容进行相关的交底,这样就导致了合同在签订与执行过程中的严重脱节,致使相关执行人员对合同条款的规定内容了解不够全面,工作责任划分不明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符合合同要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对整个项目进行有效全面的成本控制管理。

2.3 合同内容表达不严谨

合同是保障各方主体利益的根本。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合同签订量较大,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应当反映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思。但实际在合同签订时往往内容不够严谨,在执行过程中增加了不少合同隐患和风险。其一,有的合同条款不完善,合同中常常对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条款内容表述不明确,对违约责任规定得过于简单,意思表达不清晰。在执行中一旦出现违约,容易引起双方合同纠纷。其二,有的合同内容表述不准确,由于没有采用规范的格式合同文本,合同内容表达不够完整,对合同理解容易发生岐义和误解,扭曲了双方的真实意愿,使企业自身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

2.4 合同执行过程监管力度不够

在合同的执行中,必要的监管制度,能够有助于合同的顺利执行,充分降低合同风险。但是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对合同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控,合同管理不科学、不规范,或者管理者监管不够严谨,致使合同管理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合同管理不仅仅只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岗位的责任,而是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这样才能保证合同能够得到全面有效执行,保证开发项目能够按照开发经营目标正常运行。

3 加强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对策

3.1 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合同管理制度是保障合同管理过程及房地产企业正常运行的行为规范。合同工作流程是否健全是保证建设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合同从签订到履行完毕,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涉及到房地产企业的许多专业管理部门,若哪一环节发生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保障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全面高效。其一,制定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岗位权限制度,明确合同主管的责任;其二,制定一整套合同洽谈、编制、审核、审批、监督制度;其三,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工作流程,如:合同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跟踪制度、合同台帐及归档制度、合同考核制度等。同时,还要将这些合同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endprint

3.2 加强实施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实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是贯彻执行《合同法》加强合同监督管理,提高合同履约率,维护行业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有助于当事人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使工程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避免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各类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对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作了全面、准确的规定和约定,可操作性强,有利于防止当事人主观上的疏漏,有利于合同的正常履行,也能有效地防止合同纠纷的发生。因此,在订立合同时,首先考虑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以提高合同质量。对于自行草拟的合同文本,也应参照合同示范文本,避免和有效控制合同风险。

3.3 设立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

房地产企业应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公司内部设立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承担制订本企业的相关合同管理制度,检查监督本企业各类工程合同的订立、审查、履行跟踪等监督管理工作任务。这些机构在合同订立、履行以及协调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负责宣传贯彻有关合同法律、法规,培训合同管理人员;审查合同,防止他人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参与解决合同纠纷;总结推广合同管理经验等。因此,设立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合同管理的纽带作用,从而使工程项目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活动得到有效控制,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 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其一,认真选好合同管理人员。工程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具备合同管理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合同管理技能管理各项活动。其二,抓好合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合同管理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以便保证开发企业合法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其三,积极吸收和采纳国外成熟的合同管理经验。比如可以学习借鉴FIDIC合同条款,不断严密和完善合同内容,减少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提高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水平。其四,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工程合同管理是专业性强、责任大、极为复杂的工作,合同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在更好地在合同管理中发挥作用。

4 结语

合同管理工作,是房地产项目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房地产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意义十分重大。在现如今房地产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只有充分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发项目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

出版社,2013.

[2] 吴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案例选编[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