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要十分重视并发挥好榜样的力量

2014-03-31王佩文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榜样德育

王佩文

摘 要: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都是强调受教育者道德认知的掌握,文明行为习惯乃至人格的养成,不仅仅依靠教育者的“言传”、说服和道理的灌输,更要靠在实践中学习、体验,靠教育者、大人们做出样子,树立榜样,以实际行动昭示青少年学生。

关键词:榜样;德育;榜样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68-01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都是强调受教育者道德认知的掌握,文明行为习惯乃至人格的养成,不仅仅依靠教育者的“言传”、说服和道理的灌输,更要靠在实践中学习、体验,靠教育者、大人们做出样子,树立榜样,以实际行动昭示青少年学生:“人,应当怎么生;路,应当怎样行!”(引自贺敬之著《雷锋之歌》)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模仿开始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这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根本途径之一。

榜样,楷模,是人生的一种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这种需要和追求,那么他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作为本质意义上的人,也将是残缺的。”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的打在人们的心里。”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小学德育工作历来都是十分重视并把向英雄和为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古今中外灿若星辰的英雄和伟人,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精华,因而,世世代代为人们所景仰、学习、效仿,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激励、教育和启迪后人的作用。他们的永垂青史的业绩、光耀千古的精神,是人类道德规范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践行的典范,今天,依然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魅力无穷的楷模。正如法国伟大作家罗曼·罗兰所说:“这些人几乎都经历过一种长期的磨难—或是悲惨的命运,让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或是因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和劫难,而使自己的生活为之残害,内心为之破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人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样飞涌出来。甚至毋需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然而,这些年来,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学习英雄和伟人的活动已由于形而上学猖獗、弄虚作假成风而被严重贬损和扭曲了。

长期以来,我们讲英雄和伟人的事迹,只讲他们从小便形象高大完美,言行举止超凡脱俗,甚至常常有意无意把他们“拔高”、“神化”,而回避讲他们的亦如常人之处;只讲他们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壮举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卓越贡献,而很少讲他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不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曲折过程,很少讲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和伟人的原因。岂不知,“把名人还原为普通人,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这样的榜样教育,由于没有向学生提供全部信息,结果,英雄和伟人“高大”是“高大”了,“完美”也十分“完美”,然而恰恰由于脱离他们生活的实际,也即脱离了英雄和伟人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土壤,实际上吧他们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偶像”,甚至成了一个苍白空洞的思想代号!

这样离开做人的起点和丰富复杂、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的榜样教育,必然会因其失去教育的基础而变成徒有虚名的形式。这种急功近利、企图超越过程直达目标、把英雄和伟人“神化”(实际上是伪化!)的做法,其结果是,只能大大降低道德教育的可信度和实效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

以学习英雄和伟人为主要内容的榜样教育,还受到形式主义的严重干扰。一些以此为目的而举办的德育活动,演变为敲锣打鼓、高呼口号的空洞宣传,变为追求轰动效应和“官赏”效应的表演和言不由衷的演讲、比赛......久而久之,英雄和伟人何以成为英雄和伟人,似乎越来越不重要,因而也就越来越不甚了然起来。于是,一面是学习英雄和伟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一面是对英雄和伟人的业绩、精神品质的漠视和无知。在大人们的到眼下,孩子们亦可以一次又一次激昂慷慨地发誓:要以英雄和伟人为榜样如何如何,然而对英雄和伟人为何许多人,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功勋业绩、人格道德,对他们何以成为英雄和伟人,鲜有能说出一二的。其结果,必然会使孩子们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两套话语体系,说一套,做一套,成为可怕的“两面人”。加之,新闻媒体习惯于作“拔苗助长”式的概括和渲染:“通过开展学习......的活动,使学生们受到了极其深刻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云云,最终导致榜样教育成了一个美丽耀眼的空壳!

与此同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我们更应当重视的,是与学生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另一类“榜样”的作用,即家长和教师的“身教”。我们通常所说的“身教”,多指此。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作为占据着教育学生的起点的家长,以其血缘上的亲和力了和经济上的权威性,强烈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尤其要注重“身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好的样子。这不仅是因为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从向父母模仿开始的,还因为,通“言传”相比,“身教”有着更直接、更明显的作用,且具有随时行和渗透性极强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家庭每一个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的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不是教师,但其对学生的影响常常胜过教师;他们不在学校,却起着学校起不到的教育熏陶作用。英国文学家哈伯特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也是强调家庭教育的特殊重要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榜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榜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五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