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力模型分析的西部高校发展启示——以吉首大学为例
2014-03-31胡菁
胡 菁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425100)
中国西部地区受限于历史、交通不便,生存环境不好等原因,经济相对于中东部而言比较落后。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教育也发展不好,导致高质量的人才输送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发达的教育对于地区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西部高校发展的意义和必要性,运用企业中的五力模型,在分析西部高校的环境后,结合吉首大学实例,为西部高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西部高校面临的竞争力量分析
五力模型分析是由美国哈弗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它是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特征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在该模型中涉及的五种力量包括: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1]
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西部高校的发展受到五种竞争力量的影响,其构成如下:
(一)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民办高校、国外高校、联盟高校
在波特的模型中,新进入者希望在已被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1]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他们办学机制灵活,着重培养实用性人才,而且注重宣传,显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国内高校教育质量受到质疑,国外高校的进入为成绩不佳但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提供选择;一些高校相互利用资源,进行联盟合作提升竞争实力。
(二)替代品的威胁——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
五力模型中第二种竞争力量是替代性产品,即来自其他企业或产业的能够满足顾客类似需求的产品。[1]由于营利性机构提供的教育证书对大学提供的学历替代更显得轻而易举,且价格和绩效方面有所改善;学历教育通过成人高考花费时间和精力比在高校中少;网络信息时代使远程教育得以实现,且企业进入成本也较低;企业大学、技术性的大学、合资大学等各种形式的大学,对于那些想拿到公司的通行证的人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这些学校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办学形式灵活,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西部高校有力的竞争者。[2]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社会
波特五种竞争力量之三是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力量。通过压低价格和提高成本,强大的购买者可能令产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1]高等教育中的消费者主要是学生,以及雇用学生的机构和使用大学研究成果的组织。学生和利益相关者,通过要求更高的质量或更多的服务来对高校实施讨价还价的权力。[3]学生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来完成学业,而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的成本也是很小的,转移成本很低,这样使学生讨价还价的能力增强。因此,如何处理好和顾客的关系、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成为影响西部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2]
(四)供应者议价能力——学生、教学资源的供应商
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是五力模型中的第四方力量。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指的是供应商抬高投入价格或通过降低投入和服务的品质来增加产业成本的能力,以此来挤压产业的利润。[1]在高等教育中,供应者主要是为教育提供资源的人或组织。学生作为特殊的双重角色既是消费者又是作为生源的供应者[3],西部高校在招生中的录取批次一般在第二、第三批,生源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一定限制,加之环境和交通的限制,使得达到要求的学生却不愿意来就读,生源竞争成为西部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另外西部高校希望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种强烈需要使得供应者的议价能力很大。
(五)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现有众多高校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原因在于: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退出障碍较高。[1]西部教育事业趋同化的发展使得学生转换成本低,学校退出壁垒高,造成跨区域以及区域内的现有院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它们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竞争:办学特色,校园环境,教师资源,校园文化,教学配套设施等。
二 西部高校发展的启示:以吉首大学的发展为例
西部高校就是在五种力量的环境作用下寻求生存与发展,为地方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而努力,吉首大学就是代表之一。现以吉首大学为例来探寻西部高校的发展道路。
湘西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9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复成立办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由吉首校区和张家界校区组成。50年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近9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湘战略、加快富民强省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考察时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省委、省政府领导视察时动情地说“如果不办吉首大学,湘西会更落后;吉首大学解决了省委、省政府的西顾之忧”。
吉首大学作为西部高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地域的特殊性即“老少边山穷”,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各省(市)边远地区,山——大山区(云贵高原东端的武陵山区),穷——深度贫困区,这样的地域特殊性使学校区位劣势与基础弱势突出,面临的困难较多;二是使命的特殊性,吉首大学是湖南西部及周边民族贫困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不断满足该区域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切实帮助当地老百姓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则成为吉首大学神圣职责和特殊使命。[4]再看五力模型下的吉首大学,它要受到二类学校中湖南农业大学、南华大学等竞争,还包括重庆、贵州等同类型的少数民族区域的高校的生源竞争,加之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影响,顾客和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而各种远程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吉大的规模发展。因此,为赢得生存与发展,吉首大学在探索发展道路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
(一)明确办学理念、服务方向,找准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自身办学实际,确立了贴近民众、服务地方、造福百姓的“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吉大学校类型定位为地方性、民族性、教学型的综合大学,办学服务定位为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4]。以这样的总方针来吸引师生的共同建设,传播“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吉大的精神和精髓,“自律、勤勉、和谐、创新”的吉大校风,“以人名校,以业报国”的校训。这样从理念上区别与其他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进入壁垒。
(二)培养特色人才,确立“本土化”的人才观
采取本土化的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优秀的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降低了社会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选择本校的吸引力,同时为新的进入者提高了进入壁垒,与同类学校和重点强势学校形成差异。多年来,吉首大学以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为己任,针对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实际,设立少数民族经济等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性专业,如民族舞蹈、民族体育、民族文学等依托少数民族发展的专业,形成专业特色,以区别其他二类学校。
(三)提高科研水平,确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途径
湘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针对这种现状,把学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少数民族经济学、民族传统体育等学科就是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主攻方向瞄准湘西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社会科学研究主要以区域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为重点,通过人文历史资源的发掘、整理、研究弘扬民族传统,激发民族自信心,并通过这些研究寻找与经济发展对接的有效途径。[4]又如自然科学研究主要以当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米良一号”美味猕猴桃,“湘西晒红烟一号”还有其他湘西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人工选育、栽培及深度研究。这些是基于自身环境,多方面结合产生的结果,对于外来的高校以及民办高校,要复制或模仿是要强大实力的。
(四)提供先进思想与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吉大把民族传统特色与先进文化知识有机结合,在提高落后地区的思想认识、传播传统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竞争者无法相比的,也同时吸引着无数人了解湘西,选择吉大。文化辐射力逐渐加大,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相继举行,来到吉首大学讲学、交流的知名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办学走向国际,已经与美国犹他大学等六所大学建立了协作关系,留学生与教师的互换使得吉大在大湘西地区率先建立起国际交流平台;社科研究在湖南省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凤凰历史文化研究使该县旅游产业异军突起。[4]这些让外界了解湘西的同时也扩大了吉大的知名度,对于引进优秀教师,吸引高质量生源做了宣传。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
在教育管理上,学校针对该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实行“小行政、大教学、活后勤”的管理机制。学校实行了“八心”工程和贫困生能力建设工程,建立了“贫困生基金”和“光彩奖学金”,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样的照顾方式提高了在本地区的人才就读的吸引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黄永玉博物馆,邀请中国爱乐乐团演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 五力模型下西部高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力模型”是波特分析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竞争状态和吸引力的基本工具,是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石。但这一模型本身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它忽略了某些重要作用力,如技术创新、政府政策等在波特的模型中没有得到反映;对企业与五者之间的关系认识片面,只看见竞争关系而忽视了合作的可能,当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新范式如一体化的供应链(纵向)、形式多样的战略联盟(横向或混合)都没有得到重视;“五力模型”是孤立的和静止的,表现在它没有揭示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说明在同一模型中五种竞争者地位的多重性问题,没有解释相关产业的“五力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没有用不同行业的竞争分析模型之间的联系来说明竞争者角色转换问题;“五力模型”忽视了买方的决定性作用,处理与买方的关系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石和起点,在客户经济时代更是如此。[5]
基于五力分析模型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吉首大学的发展实践,在发展西部高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第一,西部高校要明确和归类五种力量的同时,把影响发展的其他内外条件考虑在内,以免忽视小方面而造成大过错;第二,没有普遍适用的环境分析模型,西部高校内部及其环境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不存在“标准的”五力分析模型,每个高校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所受的作用力;第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应和创新才是关键;第四,要注重西部高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以最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发觉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美]C.W,L.希尔,G.R.琼斯.孙忠译.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37-40.
[2]魏小琳.地方高校发展策略:基于SWOT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14:71-75.
[3]张艳敏.高等教育竞争态势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的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7(9):20-23.
[4]游俊.西部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15-18.
[5]刘巨钦,陈应龙.对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理性反思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2004,25(5):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