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水浒传》看庄主与好汉的关系

2014-03-31郭雁南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庄主好汉梁山

郭雁南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从《水浒传》看庄主与好汉的关系

郭雁南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有十一位是庄主出身,这些庄主大多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是他们最后都走上了强人的道路,这和他们的金钱、社会威信和地位优势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职业优势,才决定了他们在和官府相对抗的武装起义中的领导地位以及起义的目的。

《水浒传》;庄主;好汉;关系

一部《水浒传》就是一部栩栩如生的社会生活史画卷,其中的“好汉”是故事的主角。宋江所带领的梁山英雄并没有像《水浒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规模宏大,只是一次小小的起义。所以本文所说的梁山好汉并不仅仅局限于梁山一百单八将,而是指有宋一朝像梁山好汉一样的江湖强人。

梁山好汉中有许多家境殷实的庄主,如风度翩翩的柴大官人,文武全才的卢员外,更有巾帼不让须眉的一丈青扈三娘。这些庄主大多拥有良田万顷,庄客上万。欧阳修说:“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59《原弊》,四库丛刊初编,第13册,第21页。所以庄主生活富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无生活的压力,而他们最终走上梁山,这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金钱和时间优势

1.足够的金钱可供仗义疏财

《水浒全传》第九回中,店主人向林冲介绍道:“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作小旋风……专一招接天下往来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咐我们酒店:‘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教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107页。《水浒传》中还有一位庄主托塔天王晁盖,虽然不位天罡地煞之列,但是绝对称得上是梁山好汉。第十四回中介绍道:“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同上书,第155页。

不论是大财主柴进也好,还是本乡富户晁盖也罢,从对他们财主、富户的称呼就可看出,他们所代表的庄主职业首先有充足的金钱支撑去仗义疏财。他们所救助的人有两类:

一类是好汉。所谓好汉为江湖用语,结交豪侠之士在古代文献上通常被记载为结交宾客。据《后汉书·祭遵传》:“祭遵字弟孙,颍川颖阳人也,少好经书……尝为部吏所侵,结客杀之。”*(宋)范晔:《后汉书》卷20《蔡遵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38页。唐朝韩翃《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诗:“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全唐诗》卷245韩翃《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51页。可以证明结交宾客就是结交豪侠。宋代《折狱龟鉴》中记载:“薛颜大卿知耀州,有豪姓李甲者,结客数十人,号没命社。或不如意,则推一人以死斗,数年为乡人患,莫敢发之。”*(宋)郑克:《折狱龟鉴》卷5《惩恶》,上海:商务印书局,1937年版,第66页。说明豪姓李甲凭借自己的金钱和势力结交好汉,好汉大多行侠仗义,敢作敢当,知恩图报。所以李甲利用好汉的特点组成“没命社”,成为乡里一霸。庄主结识好汉,有自己的私人目的,即希望这些好汉能为己所用,使自己的势力更加强大。

庄主救助的另一类是作奸犯科之人。“南川、巴县熟夷李光吉、王衮、梁承秀三族,各有地客数千家……藏匿亡命,人不敢诘。”*(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9,熙宁四年正月乙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22页。李光吉、王笃、梁承秀三族,既然有地客数千家,说明是大庄主,他们藏匿亡命,即收留像《水浒传》中宋江、武松那样有命案在身的犯人。亡命之徒通常也具有好汉的特性。这些人干下作奸犯科之事,受到官府的追捕,无处藏身,庄主收留了他们,他们必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地报答庄主。这些好汉和罪犯往往成为庄主的左膀右臂,通过他们的力量,庄主能够在自己的地盘上树立威信,甚至将好汉组成武装,成为自己树立霸权的工具,自己的族人,周围的乡村农民,也只能唯自己马首是瞻。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庄主不排斥自己向好汉方向发展的趋势。入云龙公孙胜,虽然“家里自有田产山庄”*(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531页。,却主动找到晁盖商议谋取生辰纲一事。这样的事本身就是强人的勾当,而公孙胜却主动要干这样的勾当。庄主结交的好汉鱼龙混杂,有时不免会连累他们。第二回中,九纹龙史进因结交在少华山聚众打劫的三位好汉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被猎户摽兔李吉告发,“一时间要救三人,放火烧了庄院”*同上书,第33页。,弄得家私庄园废尽,最终走上梁山。正是由于这样的职业特点,一些庄主主动向好汉方向发展,另一些庄主因受好汉的连累而成为好汉,使得庄主与梁山好汉越来越近。然而,在官府眼中,好汉大多不遵守国家的法纪,所以庄主成为好汉的过程必然会受到官府的打压。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这些庄主不会坐以待毙,像九纹龙史进就依靠自己的庄客、庄农和自己结交的好汉同官府对抗,而这样的对抗后来被称为起义,而起义的主体是农民。

2.有充足的时间和钱财学习武艺

《水浒传》中这几位庄主个个武艺精湛,酷爱学习棍棒之术。托塔天王晁盖:“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同上书,第155页。九纹龙史进不肯务农,“每日只是打熬气力。亦且壮年,又没老小,半夜三更起来演习武艺,白日里只是在庄后射弓走马”。*同上书,第22页。庄主不但自己习武,为了更好地学习棍棒之术,不惜花重金请教师。史进的父亲史太公说道:“不知花了多少钱财,投师傅教他。”*同上书,第21页。史进在不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点评自己的武艺时说道:“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傅,我不信倒不如你?”*同上书,第19页。打虎将李忠是教史进开手的师傅,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后点拨史进学习十八般武艺。

好汉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只有这样才能够担当起保卫山寨,替天行道的重任。从以上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些庄主们不但爱学习武艺,并且也有充足的时间和钱财去学习武艺。他们不用自己去劳作,保证了他们学习武艺的时间;他们大多都没有妻室老小,而且不爱女色;他们有足够的的钱财去请教师教授武艺。庄主职业就为他们学习棍棒之术提供了精力、时间和钱财。假若庄主没有武功,他们必然自身就害怕强人,更不敢招惹、结交强人,自然也就不愿成为梁山好汉,也就不会成为武装起义的领袖。因此庄主努力学习棍棒之术为他们结交好汉,最终走上梁山奠定了基础。

二、有足够的地位和威信结交官吏,聚集自己的力量

《水浒传》中的这几位庄主都是威名显赫,不但好汉们愿意结交他们,政府官员也不敢将他们小觑。柴进“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与他誓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同上书,第107页。因此,豹子头林冲在拜别柴进时,柴进说:“沧州大尹也与柴进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柴进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觑教头。”*同上书,第112页。第十八回中,作为郓城县马兵都头朱仝、步兵都头雷横本来要来缉拿晁盖,却因二人与晁盖交情甚厚,“朱仝有心要放晁盖,……这雷横亦有心要救晁盖”, 怎不使得晁天王逍遥法外。《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赵若陋者,专置哗局,把持饶州一州公事,与胥吏为党伍,以恶少为爪牙,以至开柜坊,霸娼妓,骗胁欺诈,无所不有。然亦官司有以纵之,今不暇尽述其过恶。”*《名公书判清明集》卷11《宗室作过押送外司拘管爪牙并从编配》,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98页。宗室赵若陋若与《水浒传》中的柴进相比,与皇族的关系则更直接,所以他敢于凭借自己的宗族身份,把持饶州公事,结交胥吏,勾结恶少,而官吏迫于宗室的权威,纵容赵若陋甚至与其同流合污。正是因为地方官吏平时对犯法庄主的庇护,使得这些庄主的实力积累逐渐雄厚,最终成为和官府相对抗的力量。

这些庄主,要么家境显赫,要么独霸一方。第三十七回混江龙李俊介绍道:“这弟兄两个富户,是此间人:姓穆,名弘,绰号没遮拦;兄弟穆春,唤作小遮拦。是揭阳镇上一霸。”*(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459页。史进害怕少华山强人来薅恼村坊,叫庄客聚集村里三四百史家庄户商议对策,众人都说:“我等村农,只靠大郎做主。”*同上书,第23页。史进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在史家村绝对算得上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史进能够聚集三四百家的史家庄户为自己卖命,足以说明史进在史家村的威信。庄客、庄农也好,村农也罢,他们对史进都是一种依赖和追随的态度,并没有对抗。他们完全听从史进的指挥,甚至不惜为了史进跟官府作对,成为造反之人。据《涑水纪闻》中记载,当时距离梁山不远的“青州临淄麻氏,……富冠四方。真宗景德初,契丹寇澶渊,其游兵至临淄,麻氏率庄夫千余人据堡自守,乡里赖之全济者甚众。”*(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2页。临淄麻氏富冠四方,足以称得上是富户,麻氏凭借自己的实力,不仅可以统帅自己的庄客据堡自守,乡里的百姓也依赖麻氏的保护,足以看出麻氏一族在当地的威信。这说明,庄主与庄客、庄农和乡村农民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并不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庄主有一定的号召力,这是普通乡村农民所没有的,这也就注定在一些武装起义中,普通的乡村农民是没有实力成为领袖的。

庄主结交官吏和聚集自己的力量,使得他们更敢肆意妄为地包庇和收留一些作奸犯科之人。宋江因怒杀阎婆惜投奔柴进,柴进向宋江夸口道:“兄长放心。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敝庄,但不用忧心。不是柴进夸口,任他捕盗官军,不敢正眼儿觑着小庄。”*(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264页。庄主之所以敢于收容这些犯事之徒,一是因为他们与官吏关系较好,官吏有意庇护他们。《宋史·曾巩传》记载:“曲堤周氏拥赀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贵。”*(元)脱脱等:《宋史》卷319《曾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50页。周氏家族财力雄厚,力能动权贵,足以说明周氏家族同权贵们的关系不一般,得到权贵们的庇护,肆意乱为。二是因为庄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官兵也不敢轻易招惹他们。《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南川、巴县熟夷李光吉、王衮、梁承秀三族,各有地客数千家……光吉稍筑城堡以自固,缮修器甲,远近患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9,熙宁四年正月乙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22页。说明庄主不但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还借此权霸一方。幸元龙《松垣集·上京湖置使赵公渝榆柳书》也记载道:“今有人家,庄客环居,恩信素孚,力为藩屏,盗贼不敢窥伺,上策也。”*李埏:《〈水浒传〉中所反映的庄园和矛盾》,《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1期。说明庄主利用庄客建立自己的武装,不仅可以权霸一方,连盗贼都不敢窥视。而这些武装力量的组成一般就是庄客和庄农,庄主利用这支武装力量同危害到自己利益的各种力量斗争,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力量和霸权而与官府对抗,这些对抗往往酿成武装起义。这些武装起义的主体是乡村农民,但是他们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庄主对抗,反而是跟随庄主,为了庄主的利益反抗官府。

庄主不但收留好汉和罪犯,自己也是地方一霸,也爱惹是生非。第三十二回,宋江向武松介绍:“这庄便是孔太公庄上,恰才和兄弟相打的,便是孔太公小儿子;因他性急,好与人厮闹,到处叫他做独火星孔亮。这个穿鹅黄袄子的,便是孔太公大儿子,人都叫他做毛头星孔明。因他两个好习枪棒,却是我点拨他些个,因此叫我做师父。”*(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390页。孔明、孔亮凭借自己的庄主地位,平时就爱舞枪弄棒,聚集一帮庄客和村中捣子与人厮斗。最终二人“因和本乡一个财主争竞,把他一门良贱尽都杀了,聚集起五七百人,占住白虎山,打家劫舍”,*(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722页。成了强人。《宋史》记载:“曲堤周氏拥赀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贵,州县吏莫敢诘。”*(元)脱脱等:《宋史》卷319《曾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50页。周氏凭借自己的势力权霸一方,当地的官吏都惧怕。

但是《水浒传》第四回中,鲁智深救助的女子金翠莲与一个大财主赵员外做外宅,金老介绍道:“那个员外也爱刺枪使棒。”*(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第44页。赵员外误以为金老“引甚么郎君子弟在楼上吃酒,因此引庄客来厮打”。*同上书,第46页。赵员外既为财主,必然有足够的金钱;主动提出让鲁智深到他的庄园中躲避,并靠自己与智真长老的关系将鲁智深安排到五台山出家,说明赵员外也爱结交好汉,敬重好汉;纠结庄客厮打,表明赵员外不但自己爱使枪弄棒,也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爱和人厮斗。赵员外完全符合前文所论述庄主的职业优势,但是赵员外最终没有上梁山。说明即使完全拥有庄主的职业优势,也并不是必然要向好汉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庄主的职业优势是庄主成为梁山好汉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有这些职业优势一方面使得庄主更易结交好汉,庇护好汉,甚至因好汉的连累,最终成为梁山好汉。另一方面也使得庄主成为地方一霸,为所欲为,因争强好胜而使得事情不可收拾,最终走上梁山。但并不是具备这些职业特点的庄主必然走上梁山,这些优势只是促使庄主向好汉方向转化的必要条件,成为好汉与庄主的性格、家庭家族关系、社会关系等也有很大的关系。正因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那些具备优势的庄主没有向好汉方向发展。

其中一些庄主依靠自己的职业优势,一步一步地向好汉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官府和老百姓眼中,这样的好汉往往就是我们说的武装起义的带头人。普通的农民在民众之中是没有号召力的,如史家庄的乡村农民,也只是靠史大郎这样的庄主做主。普通的农民也不会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即使起义之后也会被官府轻而易举地镇压。所以,一般起义的带头人不是真正的贫苦农民,而是像上文所提到的既有家财,又有实力,既有号召力,又有私人武装的庄主们。

既然起义的带头人是庄主这样的人,那么起义的目标就不可能是反对自己,庄主和庄客、庄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反而庄农要依赖庄主,庄客甚至愿意追随庄主上梁山,如晁盖被迫上梁山时,一些庄客追随晁盖一起上梁山。庄主带领自己的庄客和庄农,组成地主武装,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与官兵对抗。如史进带领庄客、庄农和自己结交的好汉对抗前来抓捕他们的官兵,即使是在白虎山打家劫舍的孔明、孔亮也成为与官府相对抗的力量。因此,真正领导起义的领袖往往是这些既具有号召力,又有自己武装的庄主,他们的目的不是为农民的利益而反抗官府,往往是官府触及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而引起他们的反抗。

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LandlordsandtheHeroesintheWaterMargin

GUO Yanna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Among the one hundred and eight heroes inWaterMargin, eleven of them are born of landlords, most of whom have plenty of money and assets to live comfortably. But they take the road of outlaws in the end. It has a great relevance with their advantages in money, social prestige and status. It is precisely this occupation advantage that decides their leadership in the armed uprising against government and their purpose of the uprising.

WaterMargin; landlords; hero; relationship

2014-03-25

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科研立项课题《从职业、家庭家族、社会关系看水浒英雄的聚义》(201301010)

郭雁南(1988-),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I207.41

A

1008-469X(2014)04-0055-04

猜你喜欢

庄主好汉梁山
“知心姐姐”孙二娘
“24条好汉”为临氢装置保驾护航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上大梁山(外四首)
梁山车展:最容易忽视的五款亮点产品
走一走“好汉桥”
御剑
我所看见的美好
戴松高:一个好汉三个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