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2014-03-30高凤光
高凤光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一类的心血管疾病,它在我国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以及高发病率的特点[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其发展会导致人的血管功能以及心脏等情况发生巨大的改变,病因包括吸烟以及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有着密切关系[2,3]。按照血压水平分类主要分成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以及3级高血压病,按照心血管风险分层主要分为危险、中度危险、告诉危险以及很高度危险等,而进行原发性高血压其目的在于最为有效的降低病患的心血管病死率以及伤残的危险程度。本研究分析厄贝沙坦氢氨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188例,男101例,女87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1.3±2.2)岁;病程2~30年,平均病程(9.2±0.5)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188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试验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次/d,疗程1个月,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患,可以在咨询医生指导的前提下,每天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2次,对照组病患服用雷米普利进行治疗,每天服用2.5~5 mg,疗程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用药后的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1.4 疗效判断 痊愈:舒张压下降大于20 mm Hg(1 mm Hg=0.133 kPa);有效: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无效:10 mm Hg以下。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94,例(%)
2.2 2组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病患各项生化指标中除了肌酐以外,各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生化指标比较n=94,±s
表2 2组生化指标比较n=94,±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血糖(mmol/L)尿素氮(mmol/L)尿酸(μmol/L)肌酐(μmol/L)试验组4.9±0.5*4.4±2.0*235±12*81.2±1.8对照组5.2±0.84.9±0.6238±1678.3±0.6
2.3 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头晕2例,轻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对照组有头晕1例,胃肠道不适3例,轻咳1例,不良反应率5.3%,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年以来,雷米普利作为降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但是这种药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使用该药之后容易导致病患者产生低血压、头晕、肾脏伤害、呼吸道疾病等,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药,主要作用原理是激活患者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降低患者体内的血钾,加强利尿剂作用,达到降压目的,适用于各种级别的原发性高血压病[4]。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和袢升远端,抑制该处钠离子重吸收,减少血容量,起到降压作用。二者联用既从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活的角度改善血压,又从减少容量负荷的角度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还可以相互减少或抵消单药长期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电解质紊乱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有效的降低了病患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尿酸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和各个生活指标[5,6]。相对于传统的雷米普利来说,利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更加安全有效,对缩短病患痛苦的时间,促进病患恢复,保障病患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1 王蔚蔚,王灿,马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 148-154.
2 沈晴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 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0,8: 66-72.
3 李淑敏.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中国实用医药,2011,32: 42-49.
4 张汉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1 例.中国医药,2010,1: 52-59.
5 王华,丁继军.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1,32: 24-30.疗.2011: 12-19.
6 陈利泉.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高血压78 例临床观察.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3: 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