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投资者视角看非经常性损益
2014-03-30陈光
陈光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 264670)
0 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经济事项变得日趋繁多和复杂。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中,企业利润是投资者用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水平从而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从盈利能力的持续性角度来看,非经常性损益无法代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且不能给企业带来持久可靠的利润,会使企业的盈利质量大打折扣。投资者为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必要充分关注企业利润的来源及构成,去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给企业利润带来的影响,看清企业经营的真实面目。
1 非经常性损益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
我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在九年间经历四次修订,最新定义为: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作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1]。该定义降低了对金额的关注程度,强化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特征的判断和把握。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要求为:对照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综合考虑相关损益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的关联程度以及可持续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并做出充分披露[2]。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和披露要求都体现了重原则轻生硬列举的趋势,这在扩大了非经常性损益内涵和外延的同时,给与企业更大的主观选择空间,也就给投资者的正确判断带来了难度,对投资者如何看待非经常性损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问题的研究,现有文献多集中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方面的理论研究[3,4],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或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摘帽”行为研究[5-7]。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择投资者角度研究非经常性损益,并搜寻实例逐一说明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项目是如何影响企业利润的,指导投资者认清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带来的投资风险,并且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建议,达到确保投资者利益的效果。
2 投资者应着重注意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案例分析
据2012年度沪市954家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统计显示,2012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构成按金额大小排列,占前7位的项目依次是:政府补助;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其中被利用最为频繁的项目便是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综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和内容变迁及对投资者决策的有用性因素考虑,我认为投资者应对以下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重点关注。
2.1 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通常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无关,不能作为经营损益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对于有些企业,政府补助是对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一种价格性补偿,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不应划入非经常性损益。考虑到我国很多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特殊经济背景,政府补助更是时常发生。投资者应当结合企业性质判断政府补助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并针对其金额大小判断企业是否有利用该项目扭亏等利润调节倾向。
长征电气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同比上涨74.24%;实现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上涨13.39%,表面上看业绩良好。但若扣除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则出现营业利润亏损0.16亿元,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占公司净利润的比重高达125.33%。该非经常性损益最主要来源是明细多达17项的政府补助,总计4313万元。另外,长征电气2011年也得到了3130万元的政府补助,有明显持续利用政府补助美化利润行为。2012年其主业亏损主要发生在风电项目上,企业拟继续在风电项目上投资,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对该企业未来盈利能力提出质疑,谨慎投资。
2.2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非流动性资产是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很多会计科目在内的复杂项目,它的处置损益不具有持续性,也不能反映和代表企业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因此,当发现被投资企业大幅度处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某项非流动资产涉及巨额损益时,投资者要留心其处置原因及处置后经营能力是如何延续的,有无新购其他资产或回租,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利用此项目操控利润的行为。
太极集团2013年一季度营业外收入为480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同比增加500%,而公司营业利润亏损1300万元,净利润1100万元。如果没有高额的营业外收入作支撑,公司一季度便亏损。据2013年一季报显示,其营业外收入中4415万元为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37万元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另外,太极集团2010和2012年均出现亏损,2011年因处置非流动资产收入6046万元,成功扭亏,避免了被ST的命运。但细看其2010至2012年年报数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并没有明显增长,投资价值有待考究。
2.3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
当前金融市场日趋发达,金融工具日益复杂。除少数金融机构涉及的与自身经营相关的套期保值业务外,其余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均不具有持续性,不能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均应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中原特钢201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利润约1243.67万元,投资收益高达8121.48万元,其中主要为出售三一重工股权所获收益。据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自12年以来持续减持三一重工600万股,占三一重工总股本的0.079%,扣除成本和相关交易税费后获得的投资收益为7265.20万元,占当期投资收益的90%左右。由于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出现明显下滑,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实际亏损,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3.27%。因此投资者还应考虑其对主营业务的更新改造等经营行为,判断是否进行投资。
2.4 债务重组损益
债务重组势必会产生重组收益,且往往金额较大。当企业发生债务重组时,投资者应警惕两点:一是该企业是否是真的遇到了财务困难而非单纯想利用重组收益美化盈利能力;二是债务重组后,该企业是否仍具备持续经营的实际能力,而非将债务重组作为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ST金泰于2012年底面临破产风险,此时其债务方中矿必拓投资有限公司为讨回部分资金,以1500万元的现金换取其3309.31万元的债权。*ST金泰由此产生债务重组收益1809.31万元,实现扭亏。这次债务重组虽然表面上可以减轻公司经营负担,提升业绩,但公司财务报告显示公司的流动负债达3.04亿元,资产仅4461.48万元,主营业务无力。因此即便重组暂时规避了退市风险,也不具投资价值。
3 投资者化解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的决策建议
3.1 把握经济事项实质,正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合理分析经济事项的非经营性、非经常性和重要性。在判定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时,要看该损益项目是否为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须,结合企业性质看该损益项目是否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重复发生,该损益项目的披露与否是否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有重大影响,从而正确界定各损益项目。
3.2 注重盈利能力持续性,科学计算量化指标
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时,不要单纯依赖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轻率做出投资决策,而要深入分析企业利润的来源和构成。通过关注企业在招股说明书和定期报告中披露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把握非经常性损益给企业利润带来的影响,通过计算主营业务对利润贡献率及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贡献率等指标使不同企业间的利润结构和质量可比。
3.3 完善关注视角,关注非经常性损失
投资者在关注非经常性损益时,往往仅从披露报告的非经常性收益角度考虑。当企业损益中同时存在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失时,非经常性损失对非经常性收益具有抵消作用。非经常性损失对净利润的影响是间接发生的,易被忽略。因此,投资者应充分关注非经常性损失项目,注意其是否本应属于正常损失项目,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计入,而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调整时再次出现。
3.4 提防企业的“少量多次”分割行为和界定变更行为
鉴于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判定和披露中往往把金额大小作为依据之一,投资者要提防企业利用定义的漏洞将巨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少量金额多次计入相同或不同的会计科目,从而逃避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并粉饰利润。同时,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相对滞后,若企业对某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发生变更,是无须对之前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利润做出调整的,企业可能借此调节利润而不易被投资者发现。
4 结语
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提出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且投资者向来就是获取会计信息的弱势人群,因而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对非经常性损益形成自己独特的判断和评价视角。同时,只要有条件,投资者还应深入被投资企业内部考察和了解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经济实质,从而科学地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1] 陈敏.关注非经常性损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Z].证监会2008.
[3] 冯素珍,马静.对非经常性项目的界定与披露研究综述与启示[J].会计师,2008(6):57-59.
[4] 刘雪静.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现状分析[J].财会月刊,2010(8):62-63.
[5] 何小松.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市公司摘帽行为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0-31.
[6] 蒋大富,熊剑.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准则变更与ST公司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154.
[7] 许文静.非经常性损益对ST公司扭亏为盈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