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视域下新闻思维与新闻语态之嬗变

2014-03-30索燕华纪秀生高瑞峰

关键词:语态思维

○索燕华,纪秀生,高瑞峰

(1.华侨大学 文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2.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3.华侨大学法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从20世纪90年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到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全新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同时人们生存的社会语境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在政治领域,政府职能不断调整、转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贴近群众、服务社会成为转型期政府执政愈加深化的核心理念;在文化领域,文化的发展演进呈现出多元众生、色彩纷繁、大众狂欢的新的文化景观。在社会转型大趋势下,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变革的代言者”[1] 121,亦在这场社会“转型战役”中不断剥离陈腐的传播模式与观念,上演了与社会变革相谐和的“变身”角色。在传媒的诸多“变身”当中,对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具有统摄功能的新闻传播的思维无疑走在了前列,而作为新闻思维的外观承载者——新闻语态①关于“语态”内涵的界定,有人是建立在说话的态度与叙述方式视角上;有人是建立在语言修辞的样态视角上;本文则是建立在更宏观的视角上,包括语言思想内容的指向、语言表达的姿态以及叙述方式等等。亦随之发生了重大蜕变。本文试从社会转型的宏观历史背景出发,来探讨新闻传媒在这一全新视域下其新闻思维与新闻语态的嬗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新闻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一直大多以一种宏大的新闻话语图解着主流意识形态。新闻传播中的主体思维活动往往以政治思维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政治宣传色彩,新闻叙事的语态往往显的僵硬刻板。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广泛而又深入地运行,原有的新闻传播的思维与实践面临着破茧重生的发展局面。在社会变革大语境的推动下,新闻传媒走上了由国家财政支持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市场机制讲求的是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市场规律,为了开拓与占有受众这一消费市场,研究受众心理、生产与满足受众所需要的精神与信息产品无疑成为转型期媒体新的价值诉求。为此,新闻传媒逐渐打破以往单一的宏大政治叙事思维模式而开启了民本大众思维路径,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由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媒介本位向媒介的终极传播对象——受众本位转移。从此,新闻关注的视角开始较多地对准了最广大的社会民众,新闻叙事语态亦由单纯高调的精英宣传语态向着朴实亲切的平民纪实语态转变。

纵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媒体的突变轨迹便可窥见这种转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于1993年开播,它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全新定位开启了中国新闻的“平民”意识与话语形态,从此普通百姓开始走进“神圣”的媒介,走进社会大众的生活视野。到2000年前后,以电视栏目《南京零距离》及各大都市报、晚报为代表,中国媒体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民生新闻”大浪潮。《民生直通车》《守望都市》《新闻夜航》《第一现场》《都市一时间》《都市报道60分》等一大批民生电视栏目都将镜头对准了平民百姓的生活故事与日常图景。2011年后,随着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媒体都将民生新闻的报道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2013年元旦,一向高端大气、“不识人间烟火”的《新闻联播》开始了放下姿态、转变文风的变革,“前所未有”地压缩时政新闻,将视角真正转向了普通人,关注起居民拆迁、菜价上涨、雾霾、就业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且许多民生问题,如雾霾天气、春运购票、大病保险扩容等还成为了《新闻联播》的头条和主打消息,有些民生问题的报道还以多篇组合形式出现,加深加重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国家主流报纸《人民日报》专门开辟“民生三问”、“民生一线”等栏目,报道诸如《如何解开讨薪难症结》《“地沟油”不该上餐桌》之类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成为了社会转型时代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生新闻的兴起是中国媒体新闻话语从上至下流动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民生新闻体现的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情、表达民意的基调与平视百姓、走进百姓、互动百姓的视角[2] 71-72。在内容上以直面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为报道核心,在语态上以恳切平等、“接地气”的交流态度为传播姿态,在目的上以切实为百姓服务、解决百姓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为传播旨归。从“真诚面对观众”到“为老百姓说话”、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老百姓自己讲故事”,民生新闻改变了新闻传媒的生态重心,使新闻思维由以往单纯的泛政治化的叙事向原生态生活下移,平民大众思维、生活纪实语态成为当代传媒最醒目的特征。

新闻思维与语态转变不仅体现在民生新闻上,时政新闻也逐渐打破以往政治叙事思维的僵硬模式,转向民本大众思维角度做贴近性的报道。时政新闻报道一方面减少数量、压缩篇幅,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视角与语态上开始更多采用硬新闻软化手法,如许多政策性的新闻从民生角度去解读报道,从而形成了一种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主流化的思维态势与格局。近年来电视屏幕上报道领导人开会讲话之类的内容少了,而较多的是报道他们走向基层,了解民众生活,问候百姓冷暖,且报道内容更加真实动人。2013年2月6日,《新闻联播》播出李克强视察内蒙古包头市棚户区的新闻。当李克强与一家棚户区的男主人坐在炕头上聊天时,一个未起床的光屁股男孩儿作为背景出现在新闻画面中,这幅未被删减的“不严肃”画面迅速在民间走红,好评如潮。这则时政新闻打破了从前精选画面的刻板的“视察新闻”模式,而代之以新闻内容原生态的真实呈现,这让人们欣喜地感受到时政新闻报道竟然是这样的原汁原味、生动有趣、贴近民众。2014年2月18日,官方媒体首次“破天荒”地发表图表新闻“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用漫画和图表形式梳理习近平自十八大上任后的15个月里繁忙的日程活动安排,此图表新闻一经发布,立马“萌倒”广大网民,各大网站纷纷转载,这一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极大地拉近了普通民众与领导人的距离,带动了社会参政议政的热情。时政新闻报道选取充满大众生活气息的视角和语态,将国家领导人平实亲民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亲切真实的感觉,较好地提高了新闻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在计划经济时期,新闻思维深受故有思维方式的影响,其新闻的导向功能即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表达呈一种主观外显的聚合思维特点,也就是往往以高调的“新华语态”硬性传输教条化的定论性观点。对此,坊间“恶搞”为: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然而市场经济启动与良性运行,以及随之而来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由单一走向多元,个性化诉求也日趋丰富多样,尤为是互联网的出现为社会大众建构了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传递思想的虚拟公共领域,进一步导致受众对传媒长期自说自话居高临下的定论性观点灌输充斥着冷漠与反感。面对转型社会的巨大变迁,传媒审时度势,及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思维理念,在新闻报道的观点阐发上,新闻思维逐渐由封闭的聚合式思维转向了开放的发散性思维,以更广阔的视角多维度、立体化地思考问题、呈现事物,新闻语态于是从高调的主观定论式语态转为较为客观的探究式语态,新闻导向功能由外显形式向内隐方式转变,新闻观点阐述由硬性说教向着柔性渗透、平等探讨方向转换。

这种转变单从新闻标题的拟定便可看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近些年的许多标题采用了发散思维与探究语态,如《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沙漠神话”破灭还是重见?》、《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路有多远》《中职直接通本科,成吗?》。央视《新闻1+1》栏目中的一系列标题《公示,还是暗示?》《高考:“枪手”为何敢撞“枪口”》《谁制造了雷人的官腔?》《公务接待,为何难公开?》等均以探究性的语态阐述事实,表达观点。2009年,在央视全新改版的《朝闻天下》节目中“特约评论员”杨禹的出现,代表着央视新闻评论员制度的建立,随后,《东方时空》《共同关注》《新闻联播》等一系列新闻节目,也开始引入这一机制,这标志着央视由只传播组织化的统一观点的时代向着可以传播个性化的观点时代的转变。带有个性化色彩的新闻评论员的引入,使新闻观点不再仅仅依靠文本和主播的“一锤定音”,评论员的个性解读,甚至现场嘉宾之间观点的针锋相对,增强了新闻的客观探究性,吸引着受众在思考甄别中不断探求新闻事实的实质。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两年的节假日新闻里,央视的“走基层”报道频频采用街头采访方式对某一特定话题进行探讨,从《你幸福吗?》到《你的梦想是什么?》,从《说到祖国让你想起了什么?》到《家风是什么》,可以说是新闻媒体追求发散开放思维与客观探究语态的最典型案例。其中《家风是什么》这一话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共鸣,得到一致好评。关于这个话题,传播者并未预先给出一个主观定论性的答案,而是采用街头“海采”方式,不设防地让每一位被采访者说出自己对家风的理解与感受。节目采访了几千人,最后选择近200人的同期声上了屏幕。节目中,“通篇没有一处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眼,但是几位中央领导的多次批示都认为,《家风是什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案例。”[3] 9-10“海采”其实是相当于一种多样本的社会调查,而《家风是什么》实现了“通过屏幕、版面,去真实鲜活地呈现这个调查的过程,把观点、立场藏在报道里面,由观众自己感知”[3] 9-10的传播效力,实现了新闻观点表达由硬性灌输向温婉渗透的转变。

这种新闻思维与语态的转变,一方面是媒介市场发展所需。市场的需要将新闻媒体从“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尊位上拉回到“寻常百姓家”,这使媒介不再是魔弹理论中的“魔弹”,而是必须躬下身子,以受众喜欢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从而实现传播效度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新闻思维与语态的转变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中国社会进入危机多发时期,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风险的发生几率不断攀升,广大民众出现心理震荡、心态失衡现象,如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规避风险、调适心态成为政府与全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现实的呈现者与建构者,必须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来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与途径。2013年,山西广播电视台创办了全国首档电视信访新闻栏目《民生大接访》,这个节目瞄准了信访这一社会转型期的“头号难题”,将“社会治理资源与矛盾双方的百姓诉求汇集在一起,在公众与组织之间寻求新的沟通架构,形成了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公共社区。在这个平等对话的社区里,掌握公共权力的职能部门与上访户、被上访人第一次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开地、平等地当面进行沟通交流、对质对话、释疑解惑。”[4] 58-61这一栏目打通了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可以说,采用多元开放性的思维与多方探究性的语态进而寻得多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民生大接访》成功运作的关键所在,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大众媒体在新闻语言上的“新闻腔”表达,呈现抽绎性与保守性的思维定式,套话、空话、模式化问题突出。这一方面与我国传媒受政治管辖约束、媒体规避风险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我国传媒深受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模糊思想影响有关。这种思维与语态的长期运作形成了新闻报道惯常的表述套路。如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表述:“这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本省(市、区、县、部门)实际,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各方面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5] 122有学者认为,语言对客观事物抽象层次越高,概括范围越大,距离具体事物就越远。上面这段抽象度极高的模式化文字没有传递任何实际信息,成为一种“死线抽绎”,受众对这种毫无内容与质感的高度笼统概述式的语言传播提不起丝毫兴趣。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政治生活不断走向宽松与民主,人民的思想意识不断冲破束缚、得到解放。特别是进入消费时代后,广大受众开始从“受教育者”转向“消费者”。在大众文化引领下的消费者,其接受事物的心态、风格趋向自然率真,乐于接受生动具体、感性形象、富有娱乐性与趣味性的表述方式。传媒为赢得媒介市场化后自主生存的利益博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大众消费的审美口味,迅速转变僵化空洞的传播叙事模式,新闻思维遂由模糊抽象思维转向了精细形象思维,新闻语态也由刻板的抽象概述式语态转变为生动形象、具体鲜活的具象描述式语态。

这种转变首先表现为在新闻的叙事思维中将文学文本的写作特征引入新闻当中。文学手法的引入形成了新闻文学语态丰富多彩的景观,其特征表现为“新闻文本的文学叙事、新闻文本的故事化倾向和新闻文本的情感介入。”[6] 107其中,新闻文本的故事化倾向最为明显。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乔恩·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与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7] 231新闻的故事化、情节化、细节化已成为转型期新闻叙事的共同追求,为此,以“讲故事”形式出现的新闻栏目盛极一时。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大家》《东方时空·百姓故事》《财富故事会》、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江苏卫视的《人间》、江西电视台的《传奇故事》等等,新闻传播俨然进入了一个“讲故事”时代。不仅社会新闻节目讲故事,现在连央视《新闻联播》的“内容提要”有的也以讲故事形式呈现:“几十年老房子破旧拥挤,几家人共用一个五六平米小厨房,四川成都曹家巷居民多年盼拆迁,但十年拆不动,《走基层·为人民服务新观察》今天走进巷口人家,看当地拿什么好办法破解难题。”这则内容提要改变了以往一味追求字数精简而带来的信息缺损问题,它将事件的主要矛盾和悬念提拎出来,极大地吸引观众去关注事件的过程与结果。[8] 5-7新闻文本的故事化选择改变了新闻叙事语态,使新闻报道从原来咄咄逼人布道者俯视的位置,走近受众,代之以尊重、平视的姿态进行故事化叙述,这样就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最大程度赢得受众的认同,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阅读快感。[6] 108

其次表现为新闻叙事由官方话语走向了百姓语言。近年来,新闻语言逐渐摒弃了居高临下、刻板生硬的特征,而代之以平实亲切、通俗晓畅的口语化色彩。201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的《卸掉“弹簧门”解决真问题》一文,针对官场中相互推诿的现实问题写道: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了,但事却仍不好办,或者不真办,问题被拖了下来、群众被推了出去……联系群众要有实效,不能光是“到下面走走、到地里转转”;解决问题要见真章,不能满足于“树个典型、搞个示范”。这段短小鲜活、生活味十足的口语化表述,将一些领导干部只重表面文章而实“不作为”的作风描述得生动形象、具体传神。昔日“高八度”的僵化语言被这“接地气”的柔化语态所取代。近年来,随着“走转改”活动的展开,深入群众、走进群众、“说好家常话”成为媒体的新的一大诉求,“今天有好消息”、“走起”、“啥意思呢”、“过年回家第一句话说啥”这些生动的生活语言竟然也出现在了《新闻联播》中。新闻由“播”到“说”,表面上看是语态的转变,实质上却是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情感贴近与价值认同。

第三表现为网络用语的鲜活呈现。近年来,网络媒体成为信息发布、意见交流的“热”平台,网络语言具有的通俗性、鲜活性,草根性,日益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和追捧,这使网络流行词不断在社会发酵、产生巨大影响。如“囧”、“山寨”、“房奴”、“灌水”、“宅男”、“愤青”、“屌丝”、“吐槽”、“卖萌”、“坑爹”、“土豪”、“女汉子”、“打酱油”、“Hold不住”等大量网络热词多成为社会大众口耳相传的“畅销货”。面临网络媒体的强大吸引力,传统媒体放下身段,积极融入并借鉴使用网络语言。如2010年11月10日,风靡网络的“给力”一词荣登《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舆论哗然。而一向正统的央视《新闻联播》也生动地用起了网络新词,如《中国梦:朝着百姓的美好向往,走起!》《“航母style”走红 祖国强大振奋人心》,就连1314这样的谐音流行语也出现在2014年元旦晚上的《新闻联播》中。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文本还是主播的口语化表达,新闻已经开始主动亲近这些曾经不屑一顾的网络用语,改变新闻语态概念化、程式化的“新闻腔”,主动拉近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距离。网络语言的鲜活运用使大众对传统媒体有了亲切感,实现了同一场域下的思维理念的认同,使受众感觉到在媒体的传播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我不是“局外人”了。时下,以《新闻联播》为表率掀起的改文风活动,或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的新闻语态,让我们觉得新闻离我们不远,它就发生在我们中间。

结 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思维与新闻语态的积极嬗变,使新闻主体在社会变革语境下构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传播生态景观,而转型期形成的消费社会语境是这场变革中突破意识形态禁锢与传统思维羁绊、形成新的生态景观的强劲内驱力。在这场变革中,新闻叙事剥离了僵硬的政治外壳,演绎着从“精英新闻”到“平民新闻”的叙事狂欢、从俯身说教向温婉渗透的语态转换。一度遭受扭曲的新闻本质不仅重新抚平了历史的皱褶,而且在内涵上也走向了新的意义空间的拓展。比如新闻语态在新闻娱乐功能上的开掘。不过,应该引起警惕的是,随着消费社会语境所衍生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蔓延,新闻娱乐化的叙事开拓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意义过剩”。比如,为实现吸引眼球之目的而导致的新闻“媚俗语态”的出现。此外,在传媒商业逻辑运作下以推销产品为目标的“叫卖语态”已经出现在电视媒介中[9] 10-1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运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日益成为支配人们进行价值选择的主体意识形态。由此,已经深度融入市场逻辑的新闻叙事,定会催生出更多的游离其新闻本质的语态乱象,特别是在以广播、电影和电视等单向播放型媒介向网络双向交流型媒介迁徙的新媒体语境下,人人都成了新闻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新闻叙事空前爆炸,这也导致了大量负面传播现象如网络民粹主义、标题党、瓦釜效应(注重无价值而丢弃有价值,即“黄钟毁弃,瓦釜雷鸣”)[10]不断叠生。对此,主流媒体必须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新闻语态表征新闻本质的叙事责任,在新闻思维与语态的不断转向与变换中,坚守真相崇拜的新闻理念,在消费社会的声色犬马中不迷失心智,不随波逐流,这是传媒必须经受得住的历史考验!

[1] [美] 韦尔伯·施拉姆.中国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 胡智锋,李 刚.变革:困境与开拓——由《零距离》升级改版看中国民生新闻的新突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6).

[3] 杨 华.强化宣传意识 淡化宣传痕迹——《家风是什么》创作体会[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3).

[4] 许凌云,阚乃庆.新的媒体语境下中国公共新闻的思考与探索——以《民生大接访》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7).

[5] 刘志宣.新闻写作技艺:新思维·新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刘文辉.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 李 风,肖 彧,栗 颖.《新闻联播》“改文风”的点滴心得[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9).

[9] 高红波.转型期中国电视语态的变迁[J].声屏世界,2008,(12).

[10] 杜骏飞.大众传媒的瓦釜时代[N].南方周末,2007-05-17.

猜你喜欢

语态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广播新闻的融合传播——兼谈《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的新语态
“媒介技术论”语态下的宗教形态与传播
动词的时态、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