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日报》在抗战中的宣传技巧
2014-03-30薛明玉
薛明玉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亚洲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战争环境和舆论动员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基于抗日战争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的推进,国民党抗战方向也前后扭转了三次,《中央日报》的宣传侧重点也随之发生三次转变:
第一阶段:1937 年7 月7 日至1938 年10 月,“对内妥协、对外专制”的宣传阶段。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蒋介石意识到“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函”[1],国民政府也第一次明确摆出对日立场:“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1]1938 年3 月29日,武汉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颁布《抗战建国纲领》,政府进一步放宽了新闻政策,此后《中央日报》的报道角度、措辞更为犀利。
第二阶段:1938 年10 月至1943 年12 月,“相互配合,排挤争权”的宣传阶段。武汉失守以后,国民党制定了《国民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其中特别提出了“国家民族至上,军事胜利第一,意志力量集中”原则。这一原则对新闻政策重新作出了解释,要求新闻机构不得破坏行政军令和行政系统的统一。《中央日报》开始大幅光辉泛化①蒋介石政府要员,公开诽谤共产党为共匪,散布竞争对手的不利信息。
第三阶段:1944 年1 月至1945 年8 月,“欢庆胜利,强调执政”的宣传阶段。这一阶段《中央日报》大力宣传国民党的成功和日军的溃败,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言语和展望,措辞间流露出一种未来中国主人的姿态,如《抗战七周年纪念 蒋主席昭告全国军民》。蒋介石政府把握时局间隙大力争取全国舆论支持,此时的《中央日报》俨然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一 《中央日报》的阶段性宣传目标
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以下简称“《技巧》”)一文中指出了宣传的四个目标:激起对敌人的仇恨、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和瓦解敌人的斗志。1938 年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发表《告同胞书》,文书明确四点内容:认定抗战使命的重大、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加速矛盾百出的敌军的崩溃、依靠全国努力获取胜利果实。这恰巧吻合拉斯韦尔的四大宣传目标。《中央日报》以此为基点,运用精心选择的新闻角度和叙述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受众。
(一)抗战初期:剥开敌人的面具
战争国总是习惯披上伪战外衣发动战争,受侵略国就需要将敌人的丑恶嘴脸公之于众。日本在中国推行种种军事举措却始终不发表宣战书,1938 年1 月18 日,《近卫声明》声称“虽有发布宣战布告的流传,但帝国对无辜的中国民众并不敌视。又因为采取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立场,所以更不需要发布宣战布告。”[2]在拉氏观点中,对立国违背了整个群体的所有道德标准,侮辱了集体的自尊,反战国家就需要持续描述敌人的凶残直至最终胜利。战争初期,《中央日报》便是如此执笔而战。
抗战枪声打响后,蒋政府和日本军方均未挑明关系破裂的事实。1937 年7 月8 日,《中央日报》撰文《日本倘冒不韪容许伪满列席世教 我代表团绝不出席》,以此来争取中国地位,11 日又连续发布消息,铺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现状,激起了国民爱国热情。《日军违约大举进攻 宛平守军奋勇抵抗》、《希特勒对奥施压力 迫令准国社党员入阁 以采暴力方法相威胁》等文也被相继刊登,文章慷慨激昂,字里行间表露出日本的凶残危险,将法西斯国家描述成中国实现国家安全和独立的最大绊脚石。13 日第1 章第3 版《日军继续征调大军 毫无表示撤兵诚意》的第一条简讯写到:“中日约定同时撤兵、但日方毫无诚意、只退去少数部队、经我方催促、反对我军的前进、现局势却又严重。”[3]用词中出现了“毫无诚意”这种偏向性很强的词语,且同版多次强调正义性立场,有“我方未允,日军仍留一部在门外”等文字见诸报端。
(二)抗战中期:团结一起可以团结的力量
无论什么时代,外交都是促进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战时外交不仅传达了国家的原则立场,更是划清敌我界限的重要标杆。“为了保持与同盟国的友好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战争进程中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中心认同盟友崇高的战争目标。”[4]196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总共有47 个国家,其中对中国有巨大帮助的同盟国是美国、英国和苏联。适时,《中央日报》对敌我阵线的报道手段差别立显。
为协调与同盟国的宣传目标并达成一致目的,党报加强了对盟军艰苦抗战的报道。1939 年7月7 日更名为《重庆各报联合版》的《中央日报》第三版大幅登出抗战两周年战况,改版头条大力颂扬苏联作战;同时,《我军抗战二周年前夜 蒙苏痛歼日寇》一文浓墨重彩地描述苏联奇兵出击,在短短两天内歼灭敌机45 架、毁敌坦克50 辆、击毙敌军800 人,而损失极少;同版还商讨了美元贬值和中立法案,探究了战时中国的财政问题及友邦的在华利益,强化了战线认同感。转而看同版中对德国的描述则是“挑衅”、“阴谋”,这种潜在的对比手法,不仅勾勒出敌对国穷凶极恶嘴脸,也引导了民众的接受取向。
(三)抗战中后期:“拉拢”摇摆不定的中立者
与敌对国和同盟者对比鲜明的报道风格不同的是,如何透析中立国的态度成为一大难题。《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文提到:“要想赢得中立国的友谊,就要引导中立国认识到可以从击败我们的敌人这件事中获益。除了一般的策略之外,还要吸引中立国在一些非军事活动上积极合作。如果其他诉求都失败了,就通过描述战争的恐怖、敌人不愿意和解来强化和平主义,或者在两个中立国之间挑起事端。”[4]161这一原则在抗战中后期可见一斑。
1940 年7 月7 日的当天头版由一连串竖条新闻强势组成,以“日本必败论”为中心,铺陈“民意”、“全民抗战”字样加重报纸立场,9 月18 日的头版更是加大“日本必败论”的字样版面空间来强化立场。自抗战第一年起至抗战结束,《中央日报》都遵循着一条传统,那就是在“七七”、“九一八”纪念日将舆论掀到最高潮。报道注意盘点敌我势力和我国财政、外交等问题,审视抗战周年的财政、军事、外交等情况,让中立国和所有涉战国家明确知晓中国现状,表达中国的诉求愿望。1941 年七七纪念刊第2 版以《世界划然二大分野欧亚战事相互连接》统领整版,发布《告友邦人士书》表明我军抗战决心,全版通过斥责法西斯国家的罪行、传达胜利因素、号召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反抗、对战争胜利的构想四个方面,呼吁中立国参与到世界战争中来。遗憾的是,战时所有报道,均未考虑如何消融中立国间的关系,战局一时难以变更。
(四)抗战后期:瓦解敌军,“失败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曾说过“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句话告诉我们“重复”达到一定境界就可以产生质的飞跃。同理,军事家通过重复千万遍“敌军必败”去刺激士兵的自我认知,更有利于同化宣传目标。
如果单纯采取反复刺激的方式,可能会让受众心理倦怠,反被敌军宣传机构利用,极易丧失舆论主导权。因此,拉斯韦尔提出,在渲染对立国穷凶极恶的同时,还需要将宣传的部分情绪嫁接到对我军胜利的幻想和对敌军沮丧及失败情绪的煽动上。
纵观《中央日报》的报道倾向,不难发现一个重要的分水岭:1940 年以前,抗战初期重在刻画日军的侵略本质、揭示日本伎俩或展现残酷的战争,1940 年以后,因历经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冬季攻势,国民军信心猛增,正面消息也陡然增多。如1939 年12 月至1940 年3 月的冬季攻势,其标志着抗战从此化被动为主动,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出击,一扫当时全国低迷之势,振奋人心。此后,报纸多见“继续前进争取最后胜利”、“轴心崩溃世局澄清、抗战四年机运成熟”等字眼。1942 年,开始报道国民政府着手建国大业,部分版面标题为蒋介石、林森亲笔题名,昭告世界中国自信,讥讽敌军必败。
二 《中央日报》的诉求对象与新闻策划
1938 年11 月4 日,《中央日报》社发布了蒋政府的战时新闻政策。以《抗战建国纲领》为根本,确立新闻报道原则,调整新闻宣传机构,并明确规定:“军事方面、应注意与加强抗战必胜的信念、和战局发展的正确认识、同时对于新军的建立、军队的政治工作、及训练壮丁、动员民众予以积极报道和推动……经济建设方面、应注重于财政经济政策之调整、与生产建设之进行。”[5]
(一)精致分层的诉求对象
政策一经发布,《中央日报》立刻紧贴《抗战建国纲领》和时局变化来调整新闻报道政策。以1937 年9 月18 日《中央日报》第4 版为例,整版上下分为新闻和广告,消息重在刊登抗战资金捐款和工会商行现状,表示感恩目的的同时也印有浓厚的号召募捐色彩。次年同天第2 版中登载了蒋介石《告东北同胞书》全文,消息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加强了政府和民众的心理联系,增强了全国同胞的抗战诉求。
《技巧》第8 章《宣传条件与方法概述》指出:“宣传材料必须能吸引那些最平庸的人,也能吸引最敏锐的情报人员。”[4]164对于国民党来说,要想征求战争舆论和物资支持,诉求对象就应该涵盖军领将士、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学生、农工商各阶级。但在实际诉求运用中,《中央日报》的诉求却鲜少针对农民和工人,他们将战争胜利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政治军事活动者、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身上,寻求一种可以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的物质利益链。这样的举措无疑给国民党军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但仅凭一腔爱国热情实在难以带动国统区下层民众的抗战热情。
(二)默契配合的新闻策划
任何一种形式的宣传都离不开有效的符号意义传播。不少文章认为,抗战初期的政府对日军侵略本质认识不清,直接导致《中央日报》呈现出立场不明的报道倾向,妄图与日本和解。事实上,从战略角度来看,这一行为是将最小损失转化为最大利益的最好方式。抗战初期,中国的军事装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统一程度均不敌日本,寻求和解是一种最佳策略,它可以延长中国的备战时间,其效用在重庆谈判中也可窥一二。
战略相持阶段初期,面对日本提出“东亚新秩序”的构想,《中央日报》通达了蒋政府的意愿,将诸多新闻消息以号召文书的形式呈现,表达东亚新秩序构想和敌伪政权绝不会动摇全中国抗战的决心。这一决心以《敌人卵翼之下傀儡 对我抗战不生影响》一文为代表。
文章开篇批判“敌国的表示是不干涉欧洲战事,自称要专力解决‘中日战事’,他所称的不干涉欧洲战事,换句话说,就是不许欧美干涉‘中日战事’,让他可以独霸东亚,建立他所谓东亚新秩序”[5]。下半篇着重号召“我们现在的问题已不在敌人的强弱,或敌人何时失败的问题,实际上敌人是早已失败了,我们以后只在专心一志充实我们建国的准备,健全我们抗战的本身,从积极方面奠定我们胜利的基础,这就是我们目前唯一的根本问题”[5]。但就当时形势来看,这种观点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国民党盲目自信地认为“若在军事方面说,敌人是早已失败,而且已陷于不能自拔的绝境”[5]。用日本侵华尚需两年难以速战速决的孤证,证明日军早已是强弩之末,这种过高的胜利预期是过于盲目的。
三 《中央日报》报道立场及方式的合理性
1945 年4 月至8 月是国民党欢庆胜利阶段,这一时期的社论大气磅礴,在鼓舞士气和争取胜利方面功不可没。1945 年8 月16 日,报纸整版都充斥着胜利的气息,黑体大字高呼《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夸耀国民军战绩《蒋主席胜利之日播讲 正义终于胜过强权》。
如果细看版面安排会注意到:这两篇文章均安排在版面上方,排版方式十分引人注目,但将视线挪到版面右下角时,角落里的《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才是该版重点,它暗含了《中央日报》的“良苦用心”。这种排版方式很容易给受众形成一种胜利最大功臣是国民军的印象。日本帝国主义被赶出中国以后,国共之争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在核心报纸上登出此条消息,显然是公然挑衅——共产党若不去重庆,就是在胜利后别有用心,意图搞分裂;若去重庆,这次谈判显然是国民党拖延备战时间的借口,不利于共产党整顿军队。
不管《中央日报》是否中立地记录了历史,它都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党国印记。战争史是人类记忆的重述者,它回忆的并不是历史事实的本然状态;报刊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它反映了人类记忆中的现实,其意义在于加强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展现人们在战争中的真实心态。虽然存在宣传内容单一、地方色彩淡薄、派系斗争明显等问题,但作为机关报的《中央日报》理应会受立场限制而带有一定情感偏向,为确保政府战争目标的顺利实现,它只能忠诚地记录“自己眼中的历史”。因此,在考察《中央日报》的宣传技巧时,应注意考量宣传技巧中包裹的鲜明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
注释:
①该词来源于李和李在《宣传的完美艺术》中提到的其中七种宣传技巧之一。“光辉泛化”指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接受或赞同它,比如,广告宣传语“金牌产品”、“皇冠产品”等。
[1]蒋中正.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R/OL].(1937-07-17)[2014-11-13].http://baike.baidu.com/view/14019 191.htm.
[2]近卫文麿.近卫声明[R/OL].(1938-01-18)[2014-11-13].http://baike.baidu.com/view/950422.htm? fr=al addin.
[3]佚名.日军继续征调大军 毫无表示撤兵诚意[N].中央日报,1937-07-13(3).
[4]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技巧[M].张洁,田青,译.展江,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佚名.敵人卵翼下之傀儡 對我抗戰不生影響[N].中央日报,1939-0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