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至60年代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与华人社会变迁
2014-03-30杨静林
杨静林
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推动了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华人社会的左翼异常活跃。菲律宾政府惧怕菲律宾共产党与菲律宾华人左翼 (以下简称“菲华左翼”)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影响新政权的巩固。避免“赤化”,铲除菲共及菲华左翼、打压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是战后菲政府维护政权稳固的主要举措。本文探讨了上世纪40至60年代间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在其影响下菲政府的反共排华政策,分析菲律宾华人社会 (以下简称“菲华社会”)由此受到的冲击,认识战后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菲华社会的变迁。
一、战后初期菲律宾共运与菲律宾华人共产党
二战时期菲共出于抗击日军侵略的需要,与菲律宾华人共产党 (以下简称“菲华共”)相互合作,为菲律宾的民族解放和抗击日军侵略做出了突出贡献。菲共在邦板牙组织游击队抵抗日军,菲华侨抗日游击支队 (以下简称“华支”)深入吕宋山区从侧翼配合菲共的正面战场。菲华共在吕宋深山丛林发动当地农民,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土地革命,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扩大共产主义在菲律宾农村社会的影响力,菲华左翼确立起在华人社会的主导地位,菲共也在抗战中得到壮大。在二战结束时菲共领导的革命武装发展到两万人,在中吕宋建立了有一百多万人的根据地。在二战结束前夕,菲共领袖路易斯·塔鲁克接受菲华共的建议,提出在战后菲律宾建立一个新民主国家的政治口号①Sheldon Appleton,“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acific Affairs,Vol.32,No.4,1959,p.378.。
1945年7月菲岛战争结束,美军重返菲律宾,削弱共产党成为美国在菲律宾成立的殖民政府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手段。菲殖民政府宣布菲律宾人民抗日军为非法组织,解除菲共领导的军队,扣留华支的武装②1942年菲律宾华人共产党成立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取中共新四军的“4”字和八路军的“8”字作为支队番号,正式编为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的第48支队。龚陶怡编:《菲律宾华侨归侨爱国丹心录》,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9月23日美殖民政府拨发华支队员遣散费,华支宣告解散。解散后的华支人员一部分返回中国大陆,参加解放战争;一部分留在菲岛,转入华文学校、报刊或商业领域;有少数人仍留在菲共领导的虎克武装队伍,继续参加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10月10日退伍的华支成员成立华支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政治方针”开展运动,该会组织部长郑显玉派陈振经等十几名菲华共党员到南吕宋奎松省成立华支委员会南吕宋分会,南吕宋分会设常务委员5人,执行委员11人。常务委员会下设总务、组织部、外联部、财务部、宣传部等五个部门,并附设秘书1人③Stephen Fitzgerald,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A Study of Peking's Changing Policy:1949 - 197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p.183.。为了适应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新形势,菲华左翼在马尼拉华人社会广泛宣传,声讨蒋介石发动内战,支持中共和平的政治主张,还扩大在菲岛的活动范围,在菲律宾南部先后建立党组织,发展新生力量。菲共领袖塔鲁克拒绝执行美殖民政府解除人民抗日军武装的命令,继续率部在吕宋中部的巴邦加、布拉干、爱西加诸省发动反美、反罗哈斯政府的武装斗争,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土地改革④《菲律宾共产党》,载《人民日报资料汇编》,1948年1月20日。。
1946年菲律宾独立,但美国仍在菲推行殖民主义,长期控制菲律宾的经济命脉,干涉菲律宾的内政外交,这激起菲律宾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菲共为了建立自己的政权,利用民众的情绪发动工人罢工、市民罢市和农民运动,联合菲左翼组织,发动推翻菲政府的社会运动。菲华共将菲律宾的左翼运动与支援中国的解放战争结合起来,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力图开创菲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然而,受苏共和共产国际的干扰,菲共的革命路线与方针发生了转变,即由武装斗争转为议会斗争的方式夺取国家政权。1946年菲共召开中央委员会,决议“不赞成使用暴力夺取政权,通过议会斗争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获取国家政权”①Benedict.J.Kerkvliet,The Huk Rebellion:A Study of Peasant Revolt in the Philippin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p.188.。菲共中央从农村迁入城市,联合左倾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大选。同年4月,菲共与左派的民主同盟合并参加竞选,中吕宋地区的6名菲共党员当选众议院议员。选举结果大大出乎菲律宾政府意料之外,马尼拉当局看到菲共在民众中的影响日渐扩大,为消除后顾之患,便剥夺了菲共当选席位的合法权利,派出警察部队向虎克军控制的解放区发动军事围剿。
同时,菲华左翼在菲华社会的政治影响力也为菲政府所不容。菲国会议长提松公开称,“与中共在东亚大陆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相比,菲律宾华侨华人与菲共之间的联系给菲律宾国家安全构成更大的危害”②Chinese in Philippines Threats the Security of Philippines,Manila Bulletin,June 7,1950.。蒋介石集团为了维系其在中国的统治,将“剿共”政策延续到海外,试图借他国力量清除中共。1946年5月,在菲总统罗哈斯访美之前,“国民党驻菲公使”陈质平向罗哈斯透露,苏俄支持菲律宾的虎克运动,菲华共充当二者的联络人,将矛头直接指向华支退伍军人协会③Yuk-wai Yung Li,The Huaqiao Warriors:Chinese Resistance Movement in the Philippines,1942 - 1945,Philippines: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Press,1996,p.166.。
壮大中的菲共成为菲政府的心腹之患,美国与菲律宾政府联合镇压大、中城市的工人运动。由于菲共错误估计自身的力量,在城市暴露菲共领导的左派组织及人员;在农村采取“投降主义”路线,解散武装力量,导致菲共和工人组织无力反击政府军的突然袭击。菲共力量遭到重挫,菲华共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此外,国民党在菲的特务机构向菲政府挑拨菲华左翼与菲共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菲国内形势的发展对菲华左翼在菲开展政治活动极为不利。解除武装的菲共遭到血腥镇压,与菲华共密切联系的《华侨商报》、华人工会及一些社会组织被查封④Vict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p.554.。此后,罗哈斯总统宣布菲共领导的人民抗日军和“全国农民协会”为非法组织,菲华共也成为非法组织,被迫转入地下。1948年菲共将人民抗日军改名为菲律宾人民解放军。
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鼓舞了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菲共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的模式在菲律宾具有可行性。菲共扩军宣传册的文章《军队的崛起与反叛》,就菲律宾革命与中国革命进行了对比,“中国经历了十八年腐朽的民族主义者傀儡政府统治,四亿六千万中国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共产主义者的领导下推翻了暴政。我们虽然只有一千九百万人口,但是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铲除我国的独裁者和帝国主义势力,我们最终像中国人一样取得建立民主、自由政府的胜利”⑤Justus M.Van der Kroef,“Philippine 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The China Quarterly,No.30,1967,p.121.。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在塔鲁克的领导下达到了登峰。1950年菲人民解放军活动范围已扩大到27个省,并向马尼拉周边地区发展,武装力量达到3万多人,还拥有500万的支持者①金应熙编:《菲律宾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58页。。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直接威胁菲政府的统治及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
为了防止“骨牌效应”在菲律宾群岛发生和铲除本土的共产党,美国支持菲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实施大规模的安置计划,为投降的菲共分配土地②Alvin H.Scaff,The Philippine Answer to Communi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5,p.98.。还加紧围剿菲人民解放军,迫害工农运动领袖。1950年底,菲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共产党嫌疑犯”,许多菲共党员和亲共人士惨遭逮捕或杀害。1951年9月27日,季里诺总统下令枪杀菲劳工组织副主席加伯多西亚。1952年3月31日,以“图谋颠覆政府罪”判处菲劳工组织主席赫南德兹无期徒刑及该会其他十余名领袖、会员十年徒刑,在4月5日又判处工人运动领导人扶西·那描死刑。1952年菲共驻马尼拉的中央机关遭到破坏,机关主要领导先后被捕。同年12月,领导三千名党员的菲华共政治局也遭暴露③Harold C.Hinton,“Overseas Chinese and Peking”,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No.54,October 6,1955,p.421.。菲华共政治局五人委员会的领导先后被捕④菲律宾华人共产党政治局由五人委员会控制与指导,这五名委员为政治局五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这五个部门分别是秘书部、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和通讯部。被捕五人分别是政治局秘书长兼五人委员会主席庄山,负责发展党员及指导党员行动的组织部长黄礼照,负责共产党教育与宣传的教育部长高曾,负责筹划财经及收集经费的财政部长李为杨,负责联络政治局各部机构的通讯部长李文允。《菲司法部又提控一百二十五名禁侨为共嫌》,《公理报》,1953年5月21日。。菲华共核心机关的破坏与主要领导人的被捕使它遭到致命打击。此后,菲政府地毯式的搜查及迫害使菲华共的工作很难继续开展下去。中共撤回了所有在国外已暴露身份的侨党人员⑤国务院侨办《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秘书行政司档案室编:《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侨务工作》,国务院侨办1992年印,第19-20页。。大批菲华左翼骨干撤离菲律宾,回到中国大陆。菲华社的左派力量逐渐式微,台湾国民党右派势力乘机掌控了菲华社。
1954年5月,塔鲁克缴械投降,菲律宾共产主义遭重挫,菲共在政府军的打压下人员剧减,根据地面积大为缩小。1955年,拉瓦接替塔鲁克担任菲共中央领导人。针对美、菲联军穷追不舍的围攻,拉瓦下令分散菲人民解放军的力量于各农村地区,令在城市工作的地下党进入隐蔽状态。1956年以后菲共停止发动武装斗争,菲律宾共运再陷低潮。1957年加西亚政府发布《反颠覆法》 (第1700号法案),宣布菲共为非法政党并严加取缔,在该法令下被当局扣上“共产党嫌疑”的华侨华人一律被驱逐出境或被遣送台湾。据“台湾驻菲大使馆”统计,至1968年9月15日就有362名华侨以“颠覆罪”遣送至台湾⑥C.Valera Quisumbing,Beijing-Manila Detente,Major Issues:A Study in China-ASEAN Relations,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Law Center&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Manila,1983,p.214.。
二、共运发展与菲政府的排华反共政策
菲华共与中共因战时的合作引起菲律宾政府对华人的猜忌和不信任,战后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涨及中共领导人表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热情,使菲政府视华人为中共的“第五纵队”。菲律宾在冷战体系下充当美国和西方国家反共反华的马前卒,全面推行“菲化政策”,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叶对菲华侨华人进行全面性的政治迫害①黄枝连:《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探索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页。。菲华侨华人处在白色恐怖的恶劣政治环境中,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加剧了菲华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加深了华人与当地人之间的心理隔阂,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华人在战后融入菲律宾主体民族的进程。
(一)战后为防止共产主义的渗透与扩大,政府严禁华人移民菲律宾群岛
战后初期,菲政府认为中国是共产主义革命的策源地,华侨华人和中共在经济上援助菲共。为切断华侨华人与菲共、中国大陆的联系,防止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思想随移民入境,策动菲律宾革命,菲政府严禁中国移民入境,华侨华人合法移民菲律宾的渠道被堵塞。
菲移民局规定患有传染病或在中国有犯罪行为或已经加入中共者,均不得准许前往菲律宾②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上),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21页。。菲政府实施限额移民政策,规定各国每年向菲移民以500人为限。1949年,以遏制共产主义渗透为由,菲政府宣布把中国移民限额再削减90%,每年仅准许50名中国人申请入境。1950年4月菲移民局又发布命令,剥夺华侨前往菲律宾的自由,规定:(1)菲律宾华侨一旦进入中国境内,即不准返菲;(2)在中国大陆的华侨不准返菲;(3)即使菲移民局准许返菲,只要进入中国大陆的人皆不准返菲。菲移民局对从其他地方入境的华侨同样严格控制,规定凡经香港的华侨必须定期到菲驻香港领事馆报到③庄国土等:《菲律宾华人通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91页。。后来,菲移民局干脆把50名限额全部取消,规定除了政府官员与海员外,禁止“任何种类”签证的华籍入境④《菲反动政权加倍勒收人口保证金,又宣布驱逐华侨五千人出境》,载《侨讯》1950年第12期。。
菲政府为了严格限制华侨华人移民菲律宾,制造了“逾期游客案”。1948年至1949年间,中国大陆政权更替之际,两千七百余名中国人持旅游签证经香港去到菲律宾。这批游客被菲当局疑为共产党的支持者,菲政府不准他们在菲永久居住⑤Filemon V.Tutay,Solution to the Chinese Problem,Philippines Free Press,April 5,1958,p.9.。1950年,菲移民局不再延长签证期限,下令拘捕这批游客,还严令禁止游客、过境华侨以任何名义申请入菲律宾。菲遣送委员会向台湾的“中华民国”当局提出遵循外交途径将全部逾期游客遣送至台湾的主张⑥《菲台就“逾期游客案”协商谈判》,《新闽日报》,1965年6月5日。。菲移民局支持该主张,并宣称:“遵循菲政府之反共政策,旅菲外侨不论为永久合法居民,或是临时旅客,被查出有共产党人之实据,均将加以遣配,绝不宽容”①《菲新任移民专员宣称,将继续执行迫害华侨政策》,载《侨讯》1950年第16期。。菲、台双方在遣送问题上各持异议,台方提出“旅菲逾期游客多数在台湾无亲戚,他们需要在菲律宾亲属的支助;台湾人口太多,再增加将影响经济与安全”,表示不愿意接受②Eufronio M.Alip,Ten Centuries of Philippine - Chinese Relations:Historical,Political,Social,Economic,Alip& Sons INC,1959,p.188.。菲政府坚决要求遣返,理由如下:(1)遣配逾期非法居留外侨是国家神圣的权力;(2)已发现游客中有罪犯和共产主义的同情分子;(3)这批游客违犯了菲移民法律;(4)他们与本地劳工进行不公平竞争。台湾当局只能以自身内部情形纷乱为由,请求准许华侨暂留菲律宾。同年10月,菲移民局颁布条令,“临时游客10岁以下者,应纳2000元现金担保及8000元之信用担保,20岁以下10岁以上者应纳3000元现金及7000元信用担保,20岁以上者应纳4000元现金担保及6000元信用担保。同时,还需商会或移民局认可之殷实人士担保其非为共产党,还需协助传召”③《菲律宾移民局制定逾期游客缴纳滞纳金》,载《华侨商报》1950年11月8日。。1951年,菲当局饬令入境者每月到移民局报到,并缴纳10比索的报到费。菲官员每年从逾期游客身上搜刮到一笔可观钱财后,暂准他们留在菲律宾,但因他们无法取得合法身份,在菲律宾的生活十分艰难。有菲律宾华人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写到,“还有游客三千,徘徊在饥馁失业线上,徘徊在犯罪法律边缘,徘徊在惶惑不安的情景中”④李瑞腾:《菲华现代诗中的华人处境》,载杨松年等编《东南亚华人文学与文化》,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5年版第69页。。
(二)马尼拉当局在菲华社搜查共产党扩大化
菲律宾政府刻意渲染菲华侨华人及菲共的“威胁论”,为了打击共产党和遏制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菲律宾国会专门成立一个下属机构——反菲活动委员会。该机构负责收集菲共及菲华共活动的情报,调查和逮捕境内共产党人,破坏共产党组织。该委员会递交菲国会的报告写到,“菲共和人民解放军得到了菲华共的经济支持,华人与虎克运动给菲律宾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⑤Philippine’s Intelligence Department Report,Manila Bulletin,June 7,1950.。1950年,菲国防部长江隆称,“菲岛有华侨四十万人,依靠合法手续入境者仅十七万人,国防部视其余二十三万人可能是共产党间谍,人民抗日军从华籍共产党那里获得金钱、药品及供应品”。“广大的华侨华人是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支持者”⑥George.E.Taylor,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Problems of Partnership,Frederick Praeger Publisher,1964,p.121.。1957年反菲活动委员会发布的《红色威胁报告》,称菲共组织大约有两千名菲华共成员,还有三万名华人支持者⑦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House of Representatives,Report on Red Threat,1957,p.37.。实际上,战后华侨华人与虎克运动的联系非常有限,菲律宾政府有意夸大华侨华人对菲共的支持,为推行排华反共措施寻找借口①Russell H.Fifield,“Philippine Foreign Policy”,Far Eastern Survey,Vol.20,No.4,1951,p.37.。
为了清除共产党,菲律宾当局在菲华社会策划了一系列血案和冤案。1947年12月27日,菲政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在菲华社中大肆逮捕菲华共可疑分子和亲共人士。菲律宾军警扩大搜捕范围,华侨广受牵连,许多无辜华商被冠以“颠覆罪”遭拘禁,受到残酷刑罚。菲警察机构还与台湾驻菲的国民党机构相互勾结,查封菲华社会左翼刊物,迫害左翼人士及支持者,不少侨商因“通共”罪名而身陷囹圄。菲国防部强行制定遣配三万名“华共”计划,以“威胁菲律宾安全罪”肆意迫害华侨②《菲蒋积极筹划驱除及监禁大批华侨》,载《侨讯》1950年第37期。。1950年5月初,菲律宾警察又在菲华社逮捕、拘讯“共党嫌疑分子”约34人之多。10月,当局以“颠覆政府罪”逮捕170名华人③《菲反动政府滥捕华侨,5月上旬遭拘讯侨胞达三十四人》,载《侨讯》1950年第41期。。1952年底经季里诺总统批准,菲各军区和军事情报处与马尼拉警局情报组联合行动,逮捕共产党,在马尼拉市及近郊、宿务、怡朗、黎牙实比等各省市逮捕华侨共309人,控告他们是菲华共政治局属员或同情者,经常举行秘密会议,宣传共产主义,招募共产党员和为菲共募捐款项,给他们强加“危害菲律宾国家安全”的罪名,并提出要将他们遣配出境,制造出震惊菲华社会的“禁侨案”。这些含冤被捕的华人被剥夺人身自由,长期监禁,直到1953年6月,被囚禁的华人大约只有一半被释放。1959年,菲政府对涉及该案件华人的迫害仍未结束,9人仍被拘留,另有104名华人缴纳五千比索罚金和一万比索的保证金才被保释,“禁侨案”造成一人死亡,另有十一人自杀④Sheldon Appleton,“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acific Affairs,Vol.32,No.4,1959,p.391.。政治迫害的恐怖氛围,使菲华社会人人自危。学者施振民指出:“禁侨案可说是百年来菲华社会最严重的一次灾难,在心理上打击华人社会最深”⑤施振民:《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宗亲与同乡组织在海外的演变》,载洪玉华编《华人移民——施振民教授纪念文集》,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拉刹大学1992年版,第244页。。
(三)菲律宾当局与国民党驻菲党政机构合作严密监视菲华社会
战后,刚独立的菲政府为稳固国内的统治,出台的诸多排华政策或多或少地都烙上了反共的印记,政府官员打着反共的幌子,对广大华侨华人进行政治上的迫害和经济上的掠夺。菲律宾警察威胁或敲诈青年学生、店员或商人,警局侦探专以敲诈华侨为能事,敲诈的方法不计其数。据《马尼拉时报》报道,警察以涉嫌贩卖毒品、犯罪勒索菲华人店主,官员勒索2万至7万比索不等钱财后,被囚禁的华商才得以从监狱中保释出来⑥“Philippines Police Blackmail Chinese Merchant”,Manila Time,July 21,1954.。菲华人华侨难免认为,菲律宾政府当时更为关心是从他们那里搜刮更多的金钱,而不是抓共产党人①Philippine Sociological Review,XIII,1965,pp.249 -259,and Jorge M.Juco,“Some Legal Aspects of Chinese Marriage in the Philippines”,Philippine Sociological Review,XIV,1966,pp.57-58.。
菲情报部门密切监视菲华社会、华侨学校及菲共、菲律宾华人共产党之间的秘密联系,采取调查、审问、封闭手段对付左翼倾向的学校、报馆,还假借搜查军火、鸦片、走私货物、硬币、美钞的囤积、检查密账等搜查华人商铺。反菲活动委员会除了对华人商店进行突击性检查外,还出台了“外侨登记法案”,要求工作变更的华人必须到警察机关登记,规定旅菲之外侨,于迁移其居所之前二十四小时,应通报移民局备案,如不及时向当局报告,将以“走私”、“可疑分子”等罪名被搜查或逮捕,一旦被马尼拉当局认定是共产党员嫌疑犯将被驱逐出境②《菲移民局刁难华侨,迁居必须事先呈报》,载《侨讯》1950年第14期。。台湾国民党驻菲外交机构协助菲政府效仿中国的保甲制度在菲华社会成立“街坊办事处”,它的主要职能是“纠正该街通共之倾向与行动,严密侦察共产党地下活动”。
1950年12月,菲国防部炮制了“许志北事件”,指控富商许志北的“资共罪行”:第一,捐赠2万美金给中共,补助中共在南洋开展共产活动的经费;第二,在1946年资助菲律宾人民解放军10万比索③Sheldon Appleton:“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acific Affairs,Vol.32,No.4,1959,p.392.。1951年菲律宾国防部清算许志北在菲律宾的财产后,秘密将其押往台北。许志北在台湾被监禁长达十年之久,1961年含冤病逝。“许志北事件”后,菲律宾排华反共浪潮越演越烈,此后拥有一千二百万比索 (折合六百万美元)家产的华侨商人陈礼波,亦以“共产分子”的罪名,被季里诺政府遣送台北④陈浩然:《中菲关系史初探》,泉州菲律宾归侨联谊会1991年印,第85页。。
(四)严格管制侨汇,阻断中菲两地经贸联系
菲律宾成为美国经济上封锁中国的重要一环。1950年12月20日,季里诺总统下令禁止任何军事或民用物资输往中国;菲海关及驻外领事皆不准给予驶往中国港口的菲律宾登记船只颁发出口许可证;禁止华侨向中国侨乡汇款,斩断菲律宾和中国大陆间的一切公、私金钱往来⑤《在美帝牵线下,菲傀儡对我实施“经济封锁”》,载《侨讯》1950年第22期。。马尼拉当局就侨胞赡养家属的生活汇款设置重重阻碍,须事先申请许可证,还规定每人每月不准超过50比索。在每月汇款时,又限定每月三日以前,将汇款连同许可证缴交中兴银行转送菲律宾中央银行核办,如果过期,便做逾期处理⑥《菲反对当局阻碍侨费,限定日期过期作废》,载《侨讯》1950年第7期。。1951年又规定:“凡未曾于1949年汇款赡养故乡家属之华侨,今后将不得申请执照汇款赡家,而前已发给此种执照,亦拟于十二月起取消,作废无效。曾于1949年汇寄赡家费之人,其每月所汇寄之额不得超过1949年每月平均汇寄之额,同时亦不准许一人以上汇款予同一收款人”⑦《菲反动当局再订苛例限制侨胞汇款赡家》,载《侨讯》1950年第15期。。
(五)严格监视侨校,提出接管侨校的要求
1947年,中国国民党当局与菲政府签订的《中菲友好协议》在侨校方面规定,于法律允许范围内,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对方境内自由建立学校。依据该协议,国民党政府取得监管菲律宾华侨学校的权力①Justus M.Van Der Kroef,“Philippine 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The China Quarterly,No.30,1967,p.124.。直到1957年,菲律宾侨校华文课程的设置直接由台湾“教育部”管理,基本课程设置、教材都与台湾一致②Sheldon Appleton,“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acific Affairs,Vol.32,No.4,1959,p.384.。台湾当局通过长期把持侨校的管理权,在战后不断地向侨校输入教师和灌输反共思想,把侨校教育体制纳入“反攻”中国大陆的战略体系之内。这与菲律宾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国族教育相抵触,为了整合华文教育,菲政府提出监督和控制侨校,台湾当局则拒绝把监管侨校的权力让给菲政府。
菲政府以“共产主义渗透侨校”为借口,清查侨校,试图清除侨校里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师生。1955年7月,据反菲活动委员会递交菲众议院的报告:“潜伏在宿务华侨学校的共产党分子向师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该校华文老师和校长驱逐出境”③刘芝田:《中菲关系史》,正中书局1980年版,第927页。。菲众议院对外谎称华侨配合菲律宾人民解放军战略转移,帮助共产主义势力向政府机关、学校及其它社会组织渗透。菲情报协调署专门组成一个侨校委员会,调查华侨学校问题,当时关闭侨校的舆论甚嚣尘上。菲教育部的工作报告称,“如果政府不实施侨校的严格监管,华校将成为意识形态宣传的温床”④Justus M.Van Der Kroef,“Philippine 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The China Quarterly,No.30,1967,p.133.。为了阻止侨校传播共产主义,菲政府制定督管侨校的政策:(1)新设立之侨校立即停止核准,一律不准开办;(2)各华侨学校将课程计划译为英文,呈送教育部;(3)与台湾合作,由台湾派出技术人员为菲律宾教育部提供协助,监督华侨学校,派出特别调查员,清除华侨学校中的共产党渗入者,一旦发现华校有共产主义宣传活动,便下令立即调查⑤《菲当局在“防共”籍口下拟从严监督或关闭华校》,载《侨讯》1955年第743期。。
1956年1月,菲政府出台《督察侨校备忘录》,规定侨校课程设置及管理都必须接受菲政府严格督察。1957年,菲教育部正式接管侨校课程的管理。1958年,菲教育部委任沙西洛为私立学校管理局长,他强行推行督察侨校的政策,认为督察侨校除了有助于菲政府有效管理外侨学校外,还可防止共产党渗透⑥《菲律宾华校监督权》,载《大中华日报》1958年7月2日。。即便菲教育部已经对侨校教师的政治背景进行了严格审查,但菲情报部门仍认为马尼拉侨校教师大多有共产主义倾向⑦Sheldon Appleton,“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acific Affairs,Vol.32,No.4,1959,p.384.。
三、菲律宾反共排华政策对华人社会的影响
菲律宾当局强硬的反共政策削弱了菲华共、菲共的势力,阻碍了中、菲两国正常的移民与贸易,致使马尼拉与香港间的非法入境、走私活动猖獗。由于战后缺乏新移民大规模进入菲岛,菲华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改变,菲华社会逐渐从移民社会转型向定居社会。此外,菲华社会内部派系斗争的白热化导致战后菲华社会的分裂,台湾国民党得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控制菲华社会的政治认同。具体言之,菲律宾当局战后反共排华的政策造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激化菲主体民族和华人之间的族群矛盾,阻滞菲、华融合
菲律宾当局为遏制共产主义而采取的族群迫害政策,为战后华人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设置了诸多障碍;通过反共宣传,丑化华人形象,滋长菲律宾民众极端的排华情绪;在华人入籍和职业领域的限制,无形中扩大了菲主体民族与华人之间的心理鸿沟。菲、华族群矛盾的尖锐阻碍菲、华族群的融合,严重影响了菲律宾社会的长期稳定。据统计,1946年至1948年平均每年有154名华侨申请加入菲籍,1957年至1960年平均每年有905名华侨申请加入菲籍①Jay Taylor,China and Southeast Asia:Peking’s Relations with Revolutionary Movements,Praeger Publishers Inc,1975,p.179.。即便华人完成了艰难的入籍程序,仍被菲律宾人视为二等公民,在职业、政治地位上饱受种族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菲政府严禁华人涉足医学、会计、律师、进出口代理商等有关菲国计民生的经济行业。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菲律宾人对华人有负面的看法,视华人为只会赚钱的“经济动物”②Antonio S.Tan,“The Changing Identity of the Philippine Chinese,1946 -1984”,in Jennifer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Eds.,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Ⅱ,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p.188.。菲律宾雇主利用政府的歧视性政策拒绝雇佣归化的华人③Antonio S.Tan,“The Changing Identity of the Philippine Chinese,1946 -1984”,in Jennifer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Eds.,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Ⅱ,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p.188.。不断受到挤压的政治环境增加了华人的生存压力,迫使华人携资离开菲岛,移民香港、东南亚和北美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从1950年9月到1951年6月仅9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000余名华人申请离开菲律宾④参见《华侨商报》1951年6月22日的报道。。继续留在菲岛的广大华侨华人长期生活在排华的恶劣困境中,难免产生失落感,对华人在菲律宾的前途感到迷茫。菲律宾华人诗人的作品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绪:“有叶/却没有茎/有茎/却没有根/有根/却没有泥土/那是一种野生植物/名字叫/华侨”⑤施颖洲:《菲华新诗来龙去脉》,载《亚洲华文作家》1984年第15期。。由于菲律宾政府反共排华的族群政策为华人融入主流社会人为地设置阻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菲华融合相当缓慢,直接影响了战后菲律宾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由于长期饱受政治上的歧视与迫害,菲律宾华侨华人远离政治,专注于经济上的发展,导致了他们长期缺乏政治诉求和政治权力,处在了菲律宾国家政治的边缘。
(二)正常的移民、贸易受阻,使得非法入境及走私活动猖獗
由于菲律宾与中国大陆之间正常的贸易被阻断,从中国大陆经香港进入菲律宾的走私贸易兴起。菲律宾新闻界报道的1966年“中国红大蒜走私”事件,引起菲律宾国内一片哗然,菲国防部控诉华侨华人在吕宋北部富加岛进行大量的走私贸易①“Chinese Engaging in Smuggling Trade”,The Philippines Herald,June 23,1966.。菲国家情报协调局对外声称:“红色中国商品进入菲律宾得到了外来人的财力支持”,反菲活动委员会称:“来往于马尼拉和香港之间的走私商们利用举办奢华的聚会邀请官员,贿赂丰厚的财物,走私影响着菲律宾的关税系统,这些走私贸易所得用来资助共产主义活动”②《澄清对华人入境政策不变》,《华侨商报》1964年6月3日。。还有少数华人从事其他的经济犯罪活动,都被马尼拉当局与共产党联系在一起。
华人在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走私发展成有组织的集团活动。代理人频繁地来往于马尼拉、香港两地,在香港购买菲律宾市场所需商品,这些商品在香港打包,然后汇寄给在菲律宾的中间联系商或有职权的菲律宾官员。这些包裹作为私人财物,免交关税,或代理人通过贿赂海关官员而免税通关。每年约有百万比索的货物从中国进入菲律宾,大约百万比索的侨汇由菲律宾华人经香港直接或间接地寄回中国大陆③Sheldon Appleton,“Communism and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acific Affairs,Vol.32,No.4,1959,p.386.。不少中国商品在马尼拉倾销,华人商店陈列着“上海制造”、 “北京制造”商标的药物、罐头、果子等商品④《不法华商走私猖獗》,载《华侨商报》1958年8月2日。。据1965年菲律宾商会报道:“在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已达到相当惊人的数量。由于价格便宜的优势,这些商品在本地市场竞争下非常畅销,我们可以在市面上随时买到中国制造的钢笔、布料、毛织品等,林林总总,货物之多,出人意料”⑤《赤匪商品充斥菲律宾市场》,载《新闽日报》1965年12月15日。。中菲两国正常贸易的突然中断使两国货物、商品流通不畅,奇缺的中国商品在菲市场价格的上涨产生的暴利使不法商人铤而走险,进行商品走私。大规模的走私贸易不仅影响到菲关税系统和财政收入,而且扰乱了菲律宾市场正常的商品流通。
(三)菲华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华人社会的转型
在中国出生的移民构成了战后菲华社会的第一代华人,他们大约于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移民菲律宾,第二代华人是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在菲出生的华人。因正常的移民受阻,在菲出生成长的华人在数量上逐步超过了在中国出生的移民,改变了菲华社会的人口结构。据1957年菲保安军调查,土生土长的华人占保留中国国籍的菲华人总人口的53.35%。在过去十二年间没有中国新移民获准进入的情况下,十四岁以下的华裔99%以上都是在菲土生土长的。在1957年出生的2915名一周岁的华裔婴儿,只有十七人不在菲出生①于长庚主编:《海外华裔典范于长城》,华侨商报社1997年版,第79页。。据统计,至1970年,75%的华人在30岁以下,其中90%以上的华人在菲出生,35岁以上的华人只有15%在菲出生②[菲]陈守国:《菲律宾五百年的反华歧视》,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89年版,第39页。。1972年菲律宾移民局统计显示,菲华人总人口有60万,仅有15万是在中国出生的移民,另有45万是在菲当地出生的③Jennifer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Eds.,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Ⅱ,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p.180.。可见,由于缺乏新移民的补充,随着在菲出生的华人数量占华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在菲当地出生的华人逐渐构为菲华社会的主体。
此外,内衍下的菲华社会的性别结构渐趋合理。据统计,1948年,12万华侨华人中男性有82572人,女性有39130人,女性占总人口的32%。1952年,经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调查登记、各地商会及侨团协办统计,全菲华人118728人,女性40130人④福建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编:《福建华侨华人·菲律宾卷》(第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1960年华侨华人总人数为181626人,女性增加了近一倍,达到了78000人,女性占总人口的43%⑤《泉州华侨史料》编委会编:《泉州华侨史料》(第一辑),1984年,第142页。。战后菲华人社会内部女性人口的自然增长使男女比例大致相当,打破了战前菲华人社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状态。
菲律宾当局在文化联系、政治交往和社会关系等方面严禁菲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有来往,菲华侨华人与中国侨乡的联系中断,他们失去了与祖籍地的情感交流,不得不接受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而土生的华人在教育和生活方式上深受菲主流文化的影响,且长期与当地人接触,与之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加之,该时期中国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华侨华人对公开返回祖籍地有了顾虑,在观念上逐渐从落叶归根向落地生根转变,菲华社会开始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过渡。
(四)菲华社会派系斗争的白热化与国民党对菲华社会的长期把持
战后,中国的国共内战与意识形态之争延伸到海外的菲华社会,菲华社会因党派、政治主张的不同,产生了政治认同的分化。国共两党在菲律宾华人社团、华校和华文报纸争夺阵地,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为了加强自身的力量,采用各种方式吸收菲华人青年⑥龚陶怡编:《菲律宾华侨归侨爱国丹心录》,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菲华社会的商会组织、宗亲团体和华文学校、华文媒体在政治立场上分成左、右两派。
战后菲华人左翼运动异常活跃,依托马尼拉中华商会争取社团、工会、农会及学生的支持,创办《华侨导报》等报纸,公开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声援国内解放战争。台湾“驻菲大使馆”和国民党驻菲总支部在菲政府的配合下,打压菲华社会左派势力,菲华社会内部亲共派与亲国民党派发生冲突。菲华社会左翼团体被迫解散,左翼华侨青年撤回中国,菲华社会左翼的式微使得亲台湾国民党的右派很快占据其撤离后的政治空间,不断强化对菲华社会的控制。1954年,在台湾扶持下菲华工商联合会及其分支机构宣告成立,菲华商联合总会取代“马尼拉总商会”,成为菲律宾华人最高代表机构,对内筹办菲华社会事务,对外维系与菲政府、台湾的关系,成为菲华社会政治的主流①[菲]黄栋星:《菲华大班——陈永裁》,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14-215页。。面对20世纪五十年代排华浪潮,菲华商联合总会以台湾为后盾,领导菲华社会维护华人的合法权益,声名大振,菲华商联合总会的地位更为巩固。
但台湾当局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得以长期控制菲华社会:第一,在20世纪40年代初末至70年代早期,大国对峙和菲政府的反共反华政策使菲政府与台湾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菲政府拒绝与中国大陆建立任何正式或非正式联系,使后者无法有效保护菲律宾华人利益。菲华人华侨只能拉近与台湾的距离,借助台湾政府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此外,菲律宾刚刚独立,不健全的国家机器无法对菲华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台湾国民党乘机扩大在菲华社会的影响力,影响菲华社会的政治认同。第二,在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中,台湾为了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十分重视对菲华社会的笼络与控制。国民党在菲华社会建立了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党务机制,国民党党部、商会、侨校和宗联四大集团有力地监管侨社。台湾设“驻菲大使馆”,派出“外交人员”,在菲华社会建立完备的党务机制,先后设立了国民党驻菲总支部及各地14个支部②张存武等编:《菲律宾华侨华人访问记录》,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1996年版,第370页。。国民党积极拉拢菲华青年加入亲台华人社团或国民党组织,最多时党员发展到6000至7000人,大部分为中上层华商和中小学教师③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编:《福建华侨华人·菲律宾卷》(第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国民党的驻菲支部一举发展成为仅次于菲华商联合总会和菲律宾华人反共同盟的第三大组织④Theresa Chong Carino,Chinese Big Businesses in the Philippines: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Change,Cavendish Square Publishing,1998,p.44.。1959年,台湾“驻菲大使”促成反共抗俄同盟会的成立,在菲岛境内成立39个分支机构⑤朱东芹:《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24页。。20世纪60年代,菲华商联合总会、菲华文学校董事会、国民党驻菲支部及反共抗俄同盟会和菲华各宗亲会联合会等五个机构成为菲华社会的核心组织⑥Chinben See,“Chinese Organization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the Philippines”,in Jennifer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Eds.,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Ⅱ,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p.321.。
第三,台湾当局主宰菲华社会的政治舆论,对与其政见相左的声音进行迫害。台湾当局操纵菲华文报纸《公理报》和《大中华报》,鼓吹菲华社会的“中华民国”认同,要求菲华侨保留中国国籍①Antonio S.Tan,“The Changing Identity of the Philippine Chinese,1946 -1984”,in Jennifer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Eds.,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Ⅱ,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p.189.。在国民党驻菲总支部的策划下,以“反菲亲共”罪名,迫害主张菲、华融合的《华侨商报》办报人于氏兄弟,与马尼拉暴力机构联手制造了“商报案”。第四,控制华文学校和社团组织,向菲华青年灌输政治效忠。国民党驻菲支部控制菲华文学校董事会,包办课程设置、教科书、华文教师的聘请和培训等事务,在菲华文学校强调中国文化复兴,重视汉语教学,传授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等课程,灌输台湾的政治思想②Antonio S.Tan,“The Changing Identity of the Philippine Chinese,1946 -1984”,in Jennifer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Eds.,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Ⅱ,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8,p.189.。此外,还操纵菲华商联合总会,利用其控制菲华社会。菲华商联合总会领导人当选必须得到台北及台湾驻菲国民党支部的认可,或者至少不支持共产主义。作为菲华商联合总会领导人不仅要被广大华人所接受,还必须与菲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又与台湾当局维持亲密的关系③Theresa Chong Carino,Chinese Big Business in the Philippines: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Change,Cavendish Square Publishing,1998,p.11.。台湾当局长期把持菲华社会,培植亲台人士,在菲律宾形成了强大的亲台势力。这股力量不仅影响着中、菲外交关系的发展,还影响着菲、台、中国大陆三角贸易、投资与文化交流。总之,台湾在菲华社会的影响时间之久、势力之大、程度之深远,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是罕见的。
结 语
战后,因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中国大陆政权的更迭,菲律宾政府有意将华人与菲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渲染共产主义和华人对菲国家安全的威胁,在打击菲共的同时,将矛头直指广大的华侨华人,在菲华社会大肆抓捕共产党“嫌疑分子”,查封华人商店、侨校,关闭华文媒体,制造血案、冤案,殃及广大无辜的华侨华人,扰乱菲华社会正常的秩序,恶化华人生存的社会环境,严重阻碍菲、华族群的融合。由于对共产主义持有的立场不同,菲华社会的政治倾向出现了分裂,派系斗争白热化。在菲律宾政府的高压政策下,20世纪五十年代菲华共的撤离和菲共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受挫,使国民党得以在战后长期控制菲华社会的政治认同。华侨华人借助台湾,抵制菲政府排华反共带来的外部压力,台湾当局乘机控制菲华社会,培植亲台势力,这股政治力量直接影响了战后菲华社会及中、菲关系的发展。